紅燈籠
我喜歡紅色,
那種屬於中國人的大紅色,喜氣、熱情的表面下似乎又蘊藏許多心事,
所以我覺得紅色很人性化。
紅色令我想起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
用紅色包裝出中國人舊有的傳統,
用紅燈籠將屋裡屋外照的燈火通明,
來表現迎娶的歡喜,
也用紅燈籠的掛和落來象徵幾位太太的寵幸與失寵,
劇中鞏俐所飾演的四姨太,
原本只是個大學生,
因喪父家境日趨貧寒,
為了生計只好聽從母親,
休學嫁給富裕人家當四太太,
在與上面三位太太的互動下,
看到了人生的百態,
也學習到人性的醜陋面......,
並且將人的愛、忠貞、陰險等表現出來。
人一直以來都扮演著好多角色,
像我,既要在父母面前扮演好女兒,
當哥哥乖巧的小妹妹,
當長輩眼中懂事的女孩,
做ㄧ個善解人意的好朋友,
在小朋友面前做好榜樣,
當一個外表看似光鮮亮麗的歌手,
也當一個不起眼的平凡人,
當好多好多由不同角度所衍生出的角色,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
不管實際或虛幻,
那都是我。
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個紅燈籠,
燭火與紅色的外罩,
就有如內心與外在是如此的矛盾?!
擁有炫麗奪目鮮豔的色澤,
熱愛生命的心,
並且努力發光,
有中國人的臉孔,
也擁有傳統與保守,
但卻也渴望吸收著西方的新資訊,
並告訴自己不該一成不變。
好像我喜歡唱歌,
喜歡吸引人注意,
卻不愛當明星。
有些時候內心明明燒的火熱,
但又因為面子問題或其他因素,
令自己選擇性的欺騙自己,
刻意去掩飾或壓抑自己的外在表現,
只願意讓別人看見自己想呈現,
而絞盡腦汁營造出自以為美好的那一面。
有句話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猜大多數的人都和我一樣,
犯了相同的毛病吧?
隨著年齡的增長,
發覺一切都在無形中悄悄的起了變化,
外表變了,就像天災一樣無法抵擋的襲擊而來,
長高了,長大了,成熟了;
內心世界都從原本的單純,
跟隨著許多外在因素漸漸起了化學反應,
好多事不能再依賴父母解決了,
好多話不能再不經大腦脫口而出了,
開始學著所謂的應對進退,
好多好多……正持續發生,學習中及改變中,
原來從小到大我們都一直在改變著,
從裡到外徹徹底底的改變著。
就像四太太從一個單純的大學生,
漸漸適應妾的生活後,
也學會了千方百計的去挑釁二房三房,
努力使出手段算計他人,
犧牲思想,尊嚴,青春,美麗,
以不惜一切為代價,
換取被捶腳的權力,
點燈,點菜,享受的權力,
爭取成為老爺底下受寵,且擁有穩固地位的高等奴隸。
這真的是她想追求的嗎?
難道她內心沒有充滿掙扎及矛盾嗎?!
戲到最後太太瘋了,
真是一個天大的諷刺,
人有理智時卻不清醒,
只能昧著良心說假話,
當她的心清醒的說出真話時,
卻已瘋了。
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呢?
臉蛋不夠完美,
身材不夠姣好,
只要去一趟韓國的整形街就搞定了;
身體不夠健康,
只要營養均衡,
加上預防,檢查,治療應該沒太大的問題;
但是心理呢?
在我們還沒看心理醫生之前,
在我們還沒瘋之前,
我們清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