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音乐家
——音乐学院招生黑幕
华金声(化名)从事音乐工作数十年,曾经作为歌手登台演出,后来又在某音乐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他的歌声,似乎未为人们留下什么印象,而他的教学工作却大放异彩,因为他的学生已桃李满天下,并且有几个学生成为当红歌星,这些歌星不但是他骄人的成就,而且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使他成了音乐界公认的声乐权威。而既是权威,院长一职当然非他莫属。
华作为权威,对于声乐爱好者资质潜力的鉴定、对于职业歌手演唱水平的评判,具有高度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可以直接决定他们的前途。声乐爱好者的资质潜力得到他的肯定,便有可能进入音乐学院深造,职业歌手的演唱水平得到他的好评,也就距走红不远。于是华府常常门庭若市,欲拜他为师,求他鉴定在声乐上有无前途、评判演唱水平达到什么程度的人络绎不绝。
每天坐在老华家的客厅里等候权威接见的,是那些来自全国各地,梦想成为歌星的男女青少年,其中年龄较小的,大多有母亲陪同。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京城,经济条件好的,住进像样的旅馆,经济条件差的,只有住地下室。他们四处打听,八方托人,以求能见到权威,大多已等待了很久。然而,终于有一天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礼物,踏进华府的大门,仍要耐心等待。因为客厅里经常坐满了求见权威的人。这些求见者中,首先是想让权威鉴定一下,看看有无进音乐学院学习的希望,其次是想让他看看孩子在声乐方面有无发展前途。
老华通常是坐在他的琴房里,和他的夫人一起接见这些求见者。他的夫人姓钱,曾是一名歌手,韶华早逝,早已退出歌坛,自己办起了声乐培训班。由于求见的人多,老华怕耽误时间,很少让进入琴房的孩子唱一首完整的歌曲,而在钢琴上敲几个键,定个调,只让他们唱上几句,听听他们的音色、音域如何,便打断他们的演唱,给出评语。他的评语大多都是:“嗯,还可以”、“唔,还不错。”对于明显太差的孩子,他才作出明确地评语。因为他若是对每一个条件不理想的孩子明确地说“不行”,他夫人的学习班就会生源大减。
老华对一个孩子作出鉴定之后,其家长都想从他嘴里听到更多的评价,但老华惜语如金,不愿多谈,只是说:“你们可以走了。”但当家长带着孩子要走时,他的夫人就会及时把他们喊住,要家长交1800元的鉴定费。这个数字虽然不算庞大,但只让权威听了几句歌,便要收这么多钱,也会令来者吃惊。
这只是刚刚开了个头。对于那些明显不堪造就的孩子,钱夫人收了钱便下逐客令,重复一下老华的话说:“你们可以走了。”以避免耽误鉴定下一个孩子的时间。对于老华点了头,甚至表示欣赏的孩子,她便拉住他(或她)的手,亲昵地说:“宝贝,有前途,要好好干呀!”若是女孩,她甚至将其搂在怀里,抚摸着她的头发,拍拍她的肩膀,“宝贝”长“宝贝”短地喊,夸她是个好苗子。这么一喊一夸,令家长心花怒放,觉得自己的孩子成“星”有望,而当家长那张乐呵呵的嘴无法合拢之时,权威夫人便开口道:“你回去把培训费和入学打点费筹备一下,过两天交来吧。”
“得多少钱?”家长问。
“先交80000吧。”
“怎么要这么多钱?打点费是用来……”
“你看,培训费的每节课500元,一个月4节课,就是2000元。现在距开学还有4个月,培训费共需8000元,如果华老师亲自给你们讲课,一个课时是1000元。这就得个万把块了吧。到时候要考乐理知识、进行视唱练耳等综合素质考评,并不是都由华老师说了算,其他参加考评的教授都要参加打分。考音乐学院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呀,你不事先打点打点,到时一个参加考评的人也能把你孩子的分数拉下来。哪一炉香都要烧到呀!”她这么一说,家长只有点头的分儿,即使家里拿不出这么多钱,也不敢当面拒绝。拒绝了权威的夫人,也就等于拒绝了权威,岂不断送了孩子的前程?至于这些钱,是权威夫妇独吞,还是让参加考评的教授们分肥,只有天知道。而钱夫人说的是“先交”这些钱,孩子家长交了这笔钱,就等于入了套,以后钱夫人再要钱,就不得不东借西凑,忍痛追加。
这段经典的道白,钱夫人已不知重复了多少遍,但内容虽然相同,索要的钱款却是见机行事。她听说一位女孩的父亲是某地的政府官员,心想她家一定有钱,便向女孩的母亲要了28万,并允诺说,只要你们家长舍得花钱,孩子入学没有问题。女孩的母亲一听她打了保票,便和老公通电话商量,老公觉得家里的钱反正多得用不完,当即表态:“给她!”不料那一年,实力强的考生太多,何况其中有的人出手更加大方,这个女孩竟未能入学。女孩的母亲见28万元人民币打了水漂,这才心疼起那一大包钱来。但要又要不回来,起诉钱夫人,又没有证据,和一个同是陪孩子来考音乐学院的女士商量来商量去,无法可想。只好把钱夫人“明年继续努力,到时我们一定会尽全力让她入学”的安慰话当作“止疼药”。
有一企业老板的女儿,爱好唱歌,也由母亲陪着来考音乐学院。钱夫人得知女孩的父亲是个富豪,竟狮子大开口,要孩子母亲拿出80万打点费。不料孩子的母亲是个见过世面的人,当即答道:“我不是心疼这些钱,我觉得花这些钱让孩子进音乐学院不值。要是我的孩子考音乐学院实力不够,全靠花钱买路,我不如花这些钱让她到国外留学去了。”钱夫人遭到拒绝后,并不甘心就此放掉这条大鱼,两天后又打电话给老板夫人,说是交50万也可。哪知对方听她报出价码后,啥话没说,就把电话挂断。钱夫人没想到这个女人居然如此强硬,又主动降价,双方讨价还价,争了几个来回,最后以30万元成交。
每年前来报考音乐学院的孩子,数以千计,声乐权威家的钱柜,也每年都被朝拜者们的鉴定费、培训费、打点费填得满满;而存折上的阿拉伯数字,也早已达到了8位数,并且正在与日俱增,突飞猛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