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美国就读的中国学生如此优秀
——<向>老师们推荐《我在美国上中学——高中卷》一书
袁震东
巩昂著的《我在美国上中学—高中卷》为我们提供了一幅美国一流高中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生活的全景画卷。在这个充满朝气的阳光少年的手里,这幅画是那样的生动、逼真,以至于掩卷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什么在美国就读的华裔学生多数非常优秀?
要回答这个问题牵涉到民族文化、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育传统等许多层面,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许多方面。这里就美国的一流学校的教育谈一些感想。下面是书中提到的,我读后印象深刻的几点。
1.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了选择和挑战。
巩昂所读的依顿派瑞高中是美国西部最大的高级中学,有3400名学生,是明尼苏达州最好的高中之一,而且是一所公立中学。学校处处为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着想,刚进高中第一个遇到的问题是选课。依顿派瑞高中为学生提供了300门课程,让学生选择。学校实行学分制,学生只要根据要求获得48学分就可以毕业。高中学生在学生顾问(Student
advisor)帮助下,设计自己的未来。优秀学生为了将来进名牌大学要选困难的课程,例如巩昂在初中时已学完了高中的数学课程,因此,在依顿派瑞高中,他选择进明尼苏达大学提供的数学强化班。选学了微积分I(单变量微积分)、微积分Ⅱ(线性代数和微分方程)、微积分Ⅲ(多变量微积分)和概率与统计学导论等4门数学课。巩昂是150名数学强化班学生中最后坚持学完全部数学强化课程的50余名高中生之一。他在英语、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领域也都选快班或强化班。
2.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为学生培养业余兴趣、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人际交往准备了广阔的舞台。在课外活动的俱乐部中巩昂结识许多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在暑假里,学校组织学生到社区做义工,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思想。
3.锤炼未来成功者的生存教育。
这种教育包括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对于竞争压力的忍受能力、在平等竞争中创造自己独特性的能力、发挥并表现自己优势的能力。生存教育必读的4本书:《狼群中的朱莉亚》、《手斧》、《蓝色的海豚岛》、《在山的我这边》。这些书用艺术的形式揭示生存的意义。
4.培养学生观察、经验、反思、推理和交流的习惯。
巩昂在书中是这样描述他们的超巨大作业的“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个历史作业已经化作我们身躯的血肉,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它。我们的最后产品凝聚着500个小时的心血和汗水。作完这个作业,我们发现自己长大了,成熟了。”
5.培养优秀的学生需要优秀的教师。
他们的教师教学风格各异,但都十分敬业,而且各有所长。教师的行为给学生巨大的教育作用。安德森老师教了35年的书,学生看到他对学生的信心和热情,证实了他的一句话“只要你爱做,钱自然不重要了”,而这句话深深的影响着学生对人生价值观的认识。巩昂在书中是这样谈论他的美国老师的:“在我的高中生活中,每个老师都以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哲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我发现自己喜欢一门课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内容有趣而更是为老师的教学风格所倾倒。”
优秀的教育模式不仅可培养出大量合格的人才而且应该培养出一批杰出的优秀人才。如
果一种教育模式只能培养中等学生,缺乏培养优秀学生的机制就不能算是一种完美的教育模式。美国在优秀学生培养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巩昂的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生动的材料。
正如中国教育会会长所说,对于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很难说谁好谁坏。“但是确有差异。中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的方式也主要是传授式,重视考试,好的一面是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笔者注:例如数学教学水平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不足的一面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够,因而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笔者认为我国对优秀学生的培养仅限于大学少年班一种是不够的)。美国教育与我国相反,他们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处处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但不太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因而学生具有创造性,但基础知识不牢固,特别对一些不爱学习的学生放任自流,使许多学生学习成绩欠佳。如果把两国的优点集中起来,那就比较圆满了。”
巩昂两岁就随父母赴美国定居,从小受的是美国教育,然而回到家里受到父母的中国教育。从巩昂的成功是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美教育的优点的结合呢?
(作者单位为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原载《数学教学》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