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家沟太极拳文章天津太极马权友手机博客文化 |
揭秘太极拳裆内三角劲
2014-04-04
…………作者马权友
多年的练拳和比赛,让我感觉到身上有整劲非常必须。它也是整劲防守和爆发力技击的要求。而要想身上有整劲,就得要求下盘要稳。只有下肢稳定,太极拳才能打得既沉稳,又轻灵,才能做到节节贯串,圆活连贯。否则,身不稳,劲松散,腰吃重,不灵活,气上浮,重心不稳,拳打不好,更别提防身了。
…………(马权友)
那么,怎样才能让下盘稳定呢?那就要裆口撑圆,并形成三角劲。只要多练拳、练对拳,熟能生巧,那么你就会发现裆内好像有一个大气球,将裆撑圆了,又好像有几个无型而又有型的三角型在稳固身体,让身上的整劲不松。而气球、气团的圆又笼着三角形的顶角,就如建房中三角龙骨架稳固房屋结构一样。在练拳的同时,最好结合站桩训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马权友)
先说太极拳练习。一是要求外三合,也就是三个相齐相对应,既手足合、肘膝合、肩胯合。身法要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坠肘,含胸技背,松胯圆裆,五趾爪地。运动要求:自然呼吸结合起吸落呼,气沉丹田,劲力下扎,上轻、中灵、下实,上下相随,以腰为轴,内气运转,以气催行,行神兼备。
…………(马权友)
再说桩功练习。桩功是太极拳重要的基本功。练习太极拳除以上说的身法要求外,还要通过站桩练习腰腿上的功夫。如果腰腿功不扎实.练好太极拳就很难。练好了腰腿基本功,就能在打太拳时做到“上轻下重中间灵”。
拳谚说:“百练不如一站。”还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都说明桩功的重要性。
…………(马权友)
桩功练习能使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肢体有力。
桩功练习要求:两脚自然开立.膝关节微曲,重心落到脚下,身体自然放松,双腿半蹲,双手抱圆,掌心向里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收腹敛臀,气沉丹田,自然呼吸。站一段时间后还可做升降,像起式那样,下降、上升。也可做仆步和弓步练习,要求和练太极拳一样。这样持之以恒地练太极拳,再结合站桩练习,就会使裆内三角劲加大,稳固底盘,促生内功弹簧力。
…………(马权友)
《拳论》中说:“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转鸟难飞。”弹簧力就是以裆内三角劲为基础的。三角劲能让太极拳发劲产生很大的能量。提到三角劲,我们先明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如埃及金字塔、钢轨、三角形框架、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顶、三角形钢架、钢架桥中的三角形,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所谓的稳定性是指在承受外界压力或拉力的情况下,三角形与其他多边形构造相比,具有形状不变的性质,即能在较大的力作用下还能保持原状。
…………(马权友)
我们打太极拳、进行太极推手所需的稳定性体现在裆内三角形稳定性。在相对静止情况下,我们的两足、两膝和会阴穴都是三角形的顶角,此时能感觉会阴与两膝是一个三角形,两大腿是两个边长,两膝的无型连线是一个边长。当两膝内扣时,就形成了合裆上顶劲,从而加固了身体的上下稳定;而会阴与膝、足又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样又形成裆内左右两侧两个三角形。大腿和小腿是三角形的两个边,而会阴与足的无型连线是三角形的另一条边。这样形成的左右三角形加固了身体左右移动的稳定性。
…………(马权友)
以上形成的稳定性,还没有达到极点,也就是说,稳定性还可以加强。上面所提到的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会阴穴。这个角如果变成命门穴,从而形成命门与两膝形成的三角形及命门与膝、足形成的左右两个三角形。这样身体的稳定性更大,也会产生更大的爆炸力。这样三角劲的形成是靠松胯形成的。
…………(马权友)
当我们打拳或推手时,两胯放松,重心下沉,两脚如扎入地下,就如建设物打的桩,深入地下。这时,身体的稳定性自然加强。同时,地面又会给我们反作用力,从而加大两腿的支撑力。支撑力上顶,裆口就撑圆,三角形顶角的会阴上移到命门,从而加大裆内气感,促使丹田内气充盈,腰腹混实,命门外撑,内功加大,产生强大腰裆劲。
…………(马权友)
腰裆劲是腰、胯联合发出的劲。众所周知,练太极拳十分重视腰裆劲。因为腰裆跨居于人体中间部位,上下转换连接枢纽,也是调整人体中心,发人致胜的关键。所以,拳论才有“上下九节动,节节腰中发”之说。
…………(马权友)
裆内三角劲让下肢稳固后,腰部就灵活。练太极拳时,四肢和躯干的动作,就可以腰为轴心,即所谓“主宰于腰”。而腰的轴心是腰脊,腰脊“命门穴”是全身的重心所在,起到调节全身平衡的作用,也是人体爆发弹簧力的来源。
…………(马权友)
下面我们说一下弹簧力。裆内三角劲产生腰裆劲,腰裆劲促出弹簧力。
发劲时,顶劲领好,腰劲塌下,两膝微向内合,裆劲沉着合住。这时带脉充实膨胀,自然形成重心下降,小腹充实,气沉丹田。同时,冲脉气旺,裆内之劲贯到足跟,腿劲似植地生根。上下、前后、左右对拉匀称,身法中正,支撑八面,周身团聚,劲力集中,姿势沉着稳固,裆内三角劲彰显。内劲爆犮时,裆内三角力体现为太极动与非动的特性。劲力前冲,足跟顶角蹬地,反作用力促使膝的顶角前进又止,带全身前进又止,促使丹田内气膨胀爆炸,发出弹簧寸劲。
……
总之,练习太极拳和推手,要注重裆内三角劲的形成,稳固下盘,灵活中盘,轻松上肢,让气血充盈、通畅,再用意识引导行气,运劲由腰脊达于四梢。气畅养生,爆发技击。这样,随练功时间的延长,功力也会愈大,渐渐在原有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练就“虎背熊腰”、“膀阔腰圆”的健壮体格,达到健身、防身的目的。
……(马权友)
马权友介绍
马权友系全国公安文联作家会员、天津作家会员、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从师世界太极王、太极金刚王西安大师,已练太极拳30多年,多次在天津和国际太极拳比赛中摘金夺银。中央电视台、天津滨海电视台、《今晚报》等曾报道马权友传授太极拳事迹。国家一级杂志《中华武术》连续刊登马权友多篇有关太极拳方面的文章,被众多太极爱好者收藏。为弘扬国粹太极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全民健身做贡献,马权友工作之余,带徒传授太极拳。想学正宗太极拳真功夫吗?想真正达到健身养生效果吗?想向马权友拜师成为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吗?有意者请速联系马权友。电话:13902184830 QQ:1613388636 马权友太极养生苑QQ群:234245249
邮箱:13902184830@163.com
2014-04-04
…………作者马权友
多年的练拳和比赛,让我感觉到身上有整劲非常必须。它也是整劲防守和爆发力技击的要求。而要想身上有整劲,就得要求下盘要稳。只有下肢稳定,太极拳才能打得既沉稳,又轻灵,才能做到节节贯串,圆活连贯。否则,身不稳,劲松散,腰吃重,不灵活,气上浮,重心不稳,拳打不好,更别提防身了。
…………(马权友)
那么,怎样才能让下盘稳定呢?那就要裆口撑圆,并形成三角劲。只要多练拳、练对拳,熟能生巧,那么你就会发现裆内好像有一个大气球,将裆撑圆了,又好像有几个无型而又有型的三角型在稳固身体,让身上的整劲不松。而气球、气团的圆又笼着三角形的顶角,就如建房中三角龙骨架稳固房屋结构一样。在练拳的同时,最好结合站桩训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马权友)
先说太极拳练习。一是要求外三合,也就是三个相齐相对应,既手足合、肘膝合、肩胯合。身法要求: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松肩坠肘,含胸技背,松胯圆裆,五趾爪地。运动要求:自然呼吸结合起吸落呼,气沉丹田,劲力下扎,上轻、中灵、下实,上下相随,以腰为轴,内气运转,以气催行,行神兼备。
…………(马权友)
再说桩功练习。桩功是太极拳重要的基本功。练习太极拳除以上说的身法要求外,还要通过站桩练习腰腿上的功夫。如果腰腿功不扎实.练好太极拳就很难。练好了腰腿基本功,就能在打太拳时做到“上轻下重中间灵”。
拳谚说:“百练不如一站。”还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都说明桩功的重要性。
…………(马权友)
桩功练习能使肌纤维增粗,肌肉发达,肢体有力。
桩功练习要求:两脚自然开立.膝关节微曲,重心落到脚下,身体自然放松,双腿半蹲,双手抱圆,掌心向里合,含胸拔背,沉肩坠肘,收腹敛臀,气沉丹田,自然呼吸。站一段时间后还可做升降,像起式那样,下降、上升。也可做仆步和弓步练习,要求和练太极拳一样。这样持之以恒地练太极拳,再结合站桩练习,就会使裆内三角劲加大,稳固底盘,促生内功弹簧力。
…………(马权友)
《拳论》中说:“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转鸟难飞。”弹簧力就是以裆内三角劲为基础的。三角劲能让太极拳发劲产生很大的能量。提到三角劲,我们先明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有着稳固、坚定、耐压的特点。如埃及金字塔、钢轨、三角形框架、起重机、三角形吊臂、屋顶、三角形钢架、钢架桥中的三角形,都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所谓的稳定性是指在承受外界压力或拉力的情况下,三角形与其他多边形构造相比,具有形状不变的性质,即能在较大的力作用下还能保持原状。
…………(马权友)
我们打太极拳、进行太极推手所需的稳定性体现在裆内三角形稳定性。在相对静止情况下,我们的两足、两膝和会阴穴都是三角形的顶角,此时能感觉会阴与两膝是一个三角形,两大腿是两个边长,两膝的无型连线是一个边长。当两膝内扣时,就形成了合裆上顶劲,从而加固了身体的上下稳定;而会阴与膝、足又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样又形成裆内左右两侧两个三角形。大腿和小腿是三角形的两个边,而会阴与足的无型连线是三角形的另一条边。这样形成的左右三角形加固了身体左右移动的稳定性。
…………(马权友)
以上形成的稳定性,还没有达到极点,也就是说,稳定性还可以加强。上面所提到的三角形,其中一个角是会阴穴。这个角如果变成命门穴,从而形成命门与两膝形成的三角形及命门与膝、足形成的左右两个三角形。这样身体的稳定性更大,也会产生更大的爆炸力。这样三角劲的形成是靠松胯形成的。
…………(马权友)
当我们打拳或推手时,两胯放松,重心下沉,两脚如扎入地下,就如建设物打的桩,深入地下。这时,身体的稳定性自然加强。同时,地面又会给我们反作用力,从而加大两腿的支撑力。支撑力上顶,裆口就撑圆,三角形顶角的会阴上移到命门,从而加大裆内气感,促使丹田内气充盈,腰腹混实,命门外撑,内功加大,产生强大腰裆劲。
…………(马权友)
腰裆劲是腰、胯联合发出的劲。众所周知,练太极拳十分重视腰裆劲。因为腰裆跨居于人体中间部位,上下转换连接枢纽,也是调整人体中心,发人致胜的关键。所以,拳论才有“上下九节动,节节腰中发”之说。
…………(马权友)
裆内三角劲让下肢稳固后,腰部就灵活。练太极拳时,四肢和躯干的动作,就可以腰为轴心,即所谓“主宰于腰”。而腰的轴心是腰脊,腰脊“命门穴”是全身的重心所在,起到调节全身平衡的作用,也是人体爆发弹簧力的来源。
…………(马权友)
下面我们说一下弹簧力。裆内三角劲产生腰裆劲,腰裆劲促出弹簧力。
发劲时,顶劲领好,腰劲塌下,两膝微向内合,裆劲沉着合住。这时带脉充实膨胀,自然形成重心下降,小腹充实,气沉丹田。同时,冲脉气旺,裆内之劲贯到足跟,腿劲似植地生根。上下、前后、左右对拉匀称,身法中正,支撑八面,周身团聚,劲力集中,姿势沉着稳固,裆内三角劲彰显。内劲爆犮时,裆内三角力体现为太极动与非动的特性。劲力前冲,足跟顶角蹬地,反作用力促使膝的顶角前进又止,带全身前进又止,促使丹田内气膨胀爆炸,发出弹簧寸劲。
……
总之,练习太极拳和推手,要注重裆内三角劲的形成,稳固下盘,灵活中盘,轻松上肢,让气血充盈、通畅,再用意识引导行气,运劲由腰脊达于四梢。气畅养生,爆发技击。这样,随练功时间的延长,功力也会愈大,渐渐在原有身体素质的基础上练就“虎背熊腰”、“膀阔腰圆”的健壮体格,达到健身、防身的目的。
……(马权友)
马权友介绍
马权友系全国公安文联作家会员、天津作家会员、天津滨海摄影家会员、中国武术协会会员,中国武术七段,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从师世界太极王、太极金刚王西安大师,已练太极拳30多年,多次在天津和国际太极拳比赛中摘金夺银。中央电视台、天津滨海电视台、《今晚报》等曾报道马权友传授太极拳事迹。国家一级杂志《中华武术》连续刊登马权友多篇有关太极拳方面的文章,被众多太极爱好者收藏。为弘扬国粹太极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全民健身做贡献,马权友工作之余,带徒传授太极拳。想学正宗太极拳真功夫吗?想真正达到健身养生效果吗?想向马权友拜师成为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吗?有意者请速联系马权友。电话:13902184830 QQ:1613388636 马权友太极养生苑QQ群:234245249
邮箱:13902184830@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