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在一号线

标签:
李海鹏佛祖在一号线文化 |
分类: 读书 |
写文章的真正的恢弘志向应该是文字像深涧流水一样优美动听,促进社会进步则只是识文断字者的本分。用这句话来形容李海鹏的这本书:《佛祖在一号线》很合适。
这本书是李海鹏的专栏文章合集。这些文章每篇都不长,没有深刻的理论和新奇的观点,但是却具有吸引人读下去的力量。也许是因为记者这个职业让李海鹏看过了太多的悲惨和残酷,反而让他能沉静下来以平和甚至戏谑的心态写作,也就是“绕着圈子说话,吹着口哨骂人”。他对人性弱点有深刻把握,对社会生活的深层原因有着敏锐的洞察,但他没有选择正面交锋,而是通过嘲笑、讽刺和戏弄来显出那些现象背后荒谬可笑的本质,他的那些看似不正经的语言也许是面对不正经的现实时不得已的应对策略。
作者强调他只是在普及常识重申常识,比如:
好的文明总是尊重小孩子的,而坏文明则往往压制天真。既然对孩子们来说最有价值的生活就是咯咯笑个不停,那么对普罗大众们来说,倘若可以接近这种生活,世界就是美好的。
在改变中国方面,胡适的作用可能还没史玉柱大——有很多人相当崇拜后者的建立在捕捉人性弱点的基础上的商业模式,甚至称其为“天才”。我的看法是,倘若这便是天才,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彻底抽疯了,我辈余生中的任务就是冲它吐唾沫,享受这惟一可以享受的乐趣。
石说,伟大的企业都没什么故事,只有不够伟大的企业才有故事。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也一样,不够好的社会中才会充溢着恶搞的天分。什么叫恶搞呢?我看经典范式就应该是这样的:我穿着一双“阿迪王”,拿着一只“HiPhone”,畅游了一个又一个“波将金村”。
有那么几本好小说,它们最吸引我的内容是父亲怎么教育孩子。一本是《了不起的盖茨比》,那个父亲对儿子说,每逢你想要对别人评头品足的时候,要记住,世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你那样的优越条件。这是说做人要谦卑和公正。另一本是《杀死一只知更鸟》,芬奇先生是一名律师,坚持替黑人辩护而导致家庭遭到残暴的攻击。有一次他给孩子们买了鸟枪,然后说,鹣鸟你们尽可以打,但是要记住,杀死知更鸟则是一种罪过,因为它们不破坏庄稼,不做任何坏事,只是用它们的心唱歌给我们听。芬奇先生是我的菜,我也认为正直和浪漫是绅士的先要准则,至于是否穿得人模狗样倒全没所谓。另外切莫只为了乐趣去做哪怕最小的残忍的事。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便是我的起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便是我的终点。这是作者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