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为南京路很长,长到至少需逛半天;离外滩很远,远到两个地方无法在同一天里去。故上次去世纪大道看东方明珠的时候曾预告说,若美女带我去逛外滩,将写一篇“这也是上海”的游记,若去南京路,将写一篇“这还是上海”的游记。这次美女同时带我去逛南京路、外滩;再坐渡轮、赏滨江,一下子把几个地方全逛了,故游记标题改成“上海就是这样”。
到南京路后,照例先找吃的地方,这次吃饺子,饺子还算不错(以上海标准),不过和北京的饺子比起来还是有差距的(又会被说成伪北方人了,不过我至少还能分清芹菜和香菜,不像某人)。吃完后开始逛街,以一个外地城市命名的南京路,既体现了上海的开放,同时也体现了它的局限。裙子是越短越美,步行街则不是。上海的南京路之于北京的王府井,就像南京之于北京,顶多算个陪都。接着到外滩,江面上是波涛汹涌,马路上是人潮汹涌;江对面是灯火辉煌,江这面是闪光频起。这时才闻到盼望已久的江水的味道,早在南京东路的时候美女就问我闻到江水的味道没有,我说没有,我只闻到汽车尾气的味道。临走时美女特意强调说,这就是外滩,没有沙,只有人。逛完外滩后去坐渡轮,坐在船上看郊区,越看越美,看市区就更美了。又看到东方明珠,还是那么赏心悦目;又一次坐船,还是坐不够。船总共开了不到5分钟,就从江一边到另一边,现在明白了船票只需要2块钱是有它的道理的。最后去滨江大道,真是一江隔出两重天,滨江大道人少,单数的游人更少。坐在江边的椅子上,吹着海风,看着游船从面前缓缓驶过,听着江水有节奏得拍打堤岸的声音,终于明白了为何出现在这里的人多是偶数了。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我说,面朝长江,冬暖夏凉。夜色深了,风大了,还真是有点凉了,于是回家。
长江之于上海,就像紫禁城之于北京,长江给上海带来了带来了流动和商机,紫禁城则给北京带来了威严和历史。上海,长江边上的一个驿站,缺少深度,缺少历史,就像人生旅途中的一站,只可短留,不可常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