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话题 |
他们的好日子大抵相似:年少得志,声名鹊起,身价飞涨,香车美女;
他们的噩梦也如出一辙:某一天醒来,发现自己坐在橱窗里,身上还贴着个标签
—此物出售,一行字母赫然清晰。
其实,我只是一名来自伦敦的普通女孩,之所以过着这样的生活,全是因为嫁给了一个足球明星做老婆—今年夏天,维多利亚·贝克汉姆在美国NBC的纪录片里如是说。骄傲如维多利亚都能做出这样的表白,可见嫁给球星是多少英格兰乃至全世界年轻女性的热望。在世界杯或者NBA的赛场上,那些奔跑着的、跳跃着的富翁无不闪烁着熠熠光芒,一年上千万美元的高薪,一周十几万英镑的进账,所谓“日进斗金”就应该这样衡量。除了二世祖之外,他们比绝大多数有钱人要年轻,更比绝大多数有钱人要出名。
年少多金的他们过着“超现实主义”生活:麦克格雷迪开玩笑,说他常常在“飞人”陛下3000平方米的大宅子里迷路,然而他自己却是先于乔丹开上私人飞机的NBA球员;托尼·帕克今年为迎娶娇俏可人儿伊娃耗资250万英镑,可惜伊娃手上那枚价值30万英镑的订婚钻戒,要比当年科比拍出400万美金,买给妻子瓦妮莎的8克拉钻戒略小一点;更不消说贝克汉姆夫妇,这两口子的一举一动都散发出英镑的气息,他们最喜欢彼此赠送名贵限量版跑车,直至塞满“贝金汉宫”的4个超大车库,后来还买了一辆小型法拉利与一辆兰博基尼给幼儿园小朋友布鲁克林当玩具;如今再也不会有人咋舌贝克汉姆剪一次头发花300英镑,鲁尼圣诞节在自己住宅的走廊上挂了5万英镑的花灯,因为那是贝克汉姆的头,是鲁尼家的走廊……似乎他们的世界已经完美了,但总是有些恼人的消息传来—这些富翁将要被卖掉,甚至他们无法反抗!
明星:一块不属于自己的肉
2003年7月13日,一个星期五的下午,两个男人来到撒丁岛的一家餐厅谈生意,其中那个英国人报出一个价格,坐在他对面的西班牙人闻听之后,极力抑制住几乎要舞蹈的面部神经,迅速转身给他远在马德里的老板打电话报喜,谁知电话那头反问道—还能再便宜一点吗?没错,他们交易的商品并非他物,而恰恰是当今最富有的足球明星大卫·贝克汉姆。
当躺在弗格森脚下的那只旧球靴纵身飞起,无比意外又无比精准地贴在贝克汉姆的俊脸上时,意味着必将有一个人从红色曼联的领土上离开,走的当然不会是大英帝国爵士阿历克斯·弗格森,所以贝克汉姆要被出售的消息飞遍全球。
尽管对于曼联,贝克汉姆打15岁起就在这里上演着“我把青春献给你”的感人剧集;尽管对于弗格森,贝克汉姆曾经是他腼腆可爱而又争气的“犬子”;尽管在英国,贝克汉姆是最有头有脸的人物之一……但是,贵为足坛首富的“万人迷”先生几乎是被扫地出门的,曼联当时的态度很明了:“来吧,把他带走!我们再也不能留着他了。”至于自己会被卖给谁,贝克汉姆却一点也插不上嘴,他从最初的忿懑转为幽怨,后来几近悲切:“俱乐部卖我就像在市场上卖一块肉!”
最终皇马以购买菲戈一半的价钱得到了这块肉,贝克汉姆从此由曼联独一无二的太阳变成了皇马银河系里的一枚星星。但贝克汉姆能不去吗?一旦拒绝,他会如同英国媒体所预言的那样,真的“像一块肉在曼联的替补席上烂掉”。
相比足球圈里一手掏钱一手拿货的买卖,NBA球员换来换去的交易就显得不那么爽利,每年转会季节,都是一出出悲喜闹剧轮番上映。今年火箭队摆出恭迎史蒂夫·弗朗西斯“回家”的姿态,但是估计这在弗朗西斯心中并没有那么受用。
当年弗朗西斯来到休斯顿,旋即成为一出场就能引起山呼海啸的超级明星,是火箭队里当仁不让的老大,姚明刚踏上美国口岸时,也只是弗老大身后一名小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