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老人献身慈善事业可歌可泣
无论是退二线的还是退休的,主动或被动的,加入到党的慈善事业中来,真不是为了什么权,因为他们都曾有过权,甚至是很大的权;真不是为了什么钱,因为他们都不缺钱,甚至是有很多钱;也不是为了情,因为他们大都儿孙绕膝,甚至天天欢声笑语;也不是没有了爱好,我们有的人乒乓球打得好、毽球踢得好,朋友多,人缘广。
那,这群花甲老人为了什么?“贱不嗖嗖地”离开休闲快乐二线岗位、幸福悠哉的退休生活,来沉迷于公益募捐,究竟是为了什么?起初,很多朋友问我,其实,我也在问自己。
混吃等死的退休日子真不好过。这是人世间的台词。然而,这也是低层次的认知。我们这群花甲老人没有混吃等死,他们大都有着充裕的退休生活。早上散步、打球,白天读书、写作、吟诗、作画、钓鱼、打牌,晚上微醺、欢聚。这是神仙才有的日子。这样的退休日子,是充实快乐的日子,肯定不是混吃等死的退休生活。那么,什么才是?碌碌无为、没有爱好、无所事事、没有朋友,这样的人才是! 你们既然这么幸福,为什么要加入到没有工资的慈善事业中来呢? 这是一种充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情怀,是献身人生理想的另一种奋斗行为:这就是为困难群众谋幸福!这就是,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生命余热! 这不是一种口号。这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离职后的新的追求。这种追求,是作为党员领导干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的念念不忘,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生生不息!这些追求,已经具体化了对困难群众的募捐救助,具体化了竭尽所能为他们多募集善款实在行动。这困难群众多送些温暖,成了这群花甲老人最现实的梦想。如果真有人是为了手中的那丁点权力为自己谋私贪利或耍威弄奸,那真该“天打雷劈”,那真就应该“哪凉快哪去”!当然,投身慈善,不相信会有这种人。我们也没有看到这种人。
为了本月三天募捐,这群花甲老人几乎穷尽了思路,穷尽了办法,穷尽了“洪荒之力”。 有位花甲老头儿带队到县区考核,紧张繁忙的工作支余,没有忘了慈善,见缝插针与县区主要领导同志互相交流对党的慈善事业的看法并有了共识,短短三天时间,该县区参与人数和募集善款在全市十几个县区中遥遥领先。 在紧张繁忙的考核之余,这位老头儿打电话给主持幕捐活动的另一位老头儿,“可不可以让三家通信运营商发公益短信?”,另一位老头儿马上行动,打给移动公司负责人问清流程好立马落实。这位老头儿的领导水平和指挥能力特别是为慈善事业苦心冥想、呕心沥血的表现,让另一老头儿心生佩服和感叹:如果全市上下不分党政企事,不分民政慈善,每一位领导干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这样心中装着慈善,关键环节支持慈善,我们的慈善工作怎么会全省落伍(倒数第三)?怎么会三天中有县区两天参与捐助的人和钱是零?如果十几个县区都能像这个领先县区一样工作,我们这三天募集来的善款,怎么会只有区区35万块钱?那将是百万之巨啊!
据了解,痛苦的困难群众,中央和省相关部门给予的救助的是一人一万块。35万元,我们能救助几人?1500名困难群众,我们能给几何?杯水车薪啊! 想想吧,这群花甲老人压力有多大啊! 面对困难群众,面对3万人参加的慈善现状,面对35万块善款的窘境,他们在为自己的无能为力而惭愧着。这群花甲老人在不住地叹气,也在流泪! 他们的力量真是有限,他们连自己的人脉,自已的资源,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都用上了,用尽了,用光了,还是这个结局。 这群老头儿这样的努力,这样的表现,究竟是为了啥啊?他们是图个啥啊?是为了让人笑话的吗?不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