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在深闺待人识
五一小长假,各地景区大都人满为患,“人从众”,“看人头”,景点湮没在人山人海之中,这又何苦?假日本为休闲,理应远离喧嚣之地,怎能陷入人声鼎沸之中呢?
如此考虑,五一我来到伏牛山,择一公寓准备小憩几日,也相约三五老友来山里捋槐花吃槐花饺子。伏牛山上的槐花相比洛阳市区开的迟些,又沾了日照时间长的光,吃着就分外香甜。
吃了美食,又想美景,大家酝酿着去哪儿最好?五年前曾来过栾川的巧菊老师提仪去蟠桃山。我和巧菊当年去过,我还写了《蟠桃神仙》发在《洛阳日报》上,“栾川组工”也曾全文发表,传阅着众。
五年了,蟠桃山会不会也会像栾川重渡沟、鸡冠洞、老君山一样车水马龙一票难求?那么好的景观游人如织才对啊!
于是,大家乘两辆车一前一后进了蟠桃山,到了停车场发现只停有不足十辆小车,与来时路过鸡冠洞停车场的壮观场面形成鲜明对比,用“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形容这里竟然十分贴切。
同行七人中有四人是第一次到此,见有诸多车位不免欣喜,常军主任喜不自禁:这次游览,是我们的专场哟!
不能辜负这次专场游!我们沿着石块铺就的山路,顺着哗哗流淌的溪水向沟里漫步。漫步而不是攀登,是指山道平缓,陡峭险峻的台阶很少,而且大多都在道旁的树荫下,你可以两人并排相侃前行。与众多山水景区一样,这里有造型美观的石拱桥,有凌空架起的栈道,有奔腾不息的泉水,当然也有瀑布和深潭。其中的伊源瀑还是栾川境内最大最壮观的。虽然如此,蟠桃山却有它不一样的绝美景致。
伊源瀑
这条瀑布上峦川境内最大最壮观的唯一一条大瀑布
有种瀑布是蟠桃山一绝。你见过薄如蝉翼的瀑布没有?我几乎游览了伏牛山所有景区,这种瀑布只有蟠桃山有,也几乎游历了祖国大江南北,没有发现哪个名山大川有此种瀑布。 绝美瀑布就在桃花潭上。我端坐在潭边鹅卵石上端详着从天而下的瀑布,在手机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你见过这样的瀑布吗?除了蟠桃沟,我还真没有见过。从三十多米的山顶顺势而下,宽若三尺的水幕,不疾不徐,井然有序,款款泻入深潭。它像极了洁白透明的帷幔,一层一层随风漫卷;又像极了广葇海岸线那闪着亮光的海水,一波一波逐浪沙滩;更像白晰剔透的蝉翼,长翅伴随着短翅,筋线分明,振动着鸣响着,没有聒噪的流水声,给人以幽静和清凉。回来后细看视频,发现它更像一对对黄河鲤鱼排着两人对列从天河上一跃而下,相携相伴钻水潭中,激起连绵不绝的白色浪花。这段话连同视频发到朋友圈中,没想到好评如潮,惊叹连连,都在发问:这是瀑布吗?瀑布长这样吗?这才是真正的布啊!
离开桃花潭往右手走就是“三光潭”,是三个紧紧相连的水潭,上潭如日,中潭如月,下潭静缓如辰。常军主任称之为蟠桃山最美之景。然而,他被这三连潭迷惑了,最美的不是这些潭,而是过了潭又过了桥,一处能见微知著的瀑布堪称一奇,它在道旁左侧,可迫而察之。我惊异于它的奇,便蹲着写下了感受:这应是蟠桃山一绝,可称之“微瀑布”。虽然来过多次,仍惊叹于它壮观中的微美。一条长达十五六米厚有七八十公分的棱角分明的整块石头,黄褐色,表面圆滑,阳光下透着晶莹,质感丰富,清亮明澈的山泉漫石而下,条条珠帘闪着银光,水声不绝……,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发到朋友圈中,郑州报社的程总惊奇问道:这是伏牛山哪个仙景?由此可见羡慕者不止我一人。
循溪而上,水尽而见山顶;拾级而上,道尽而见蟠桃。路旁有两个自然形式的巨深洞穴,如果加上蟠桃山南天门洞,洞穴景观堪称蟠桃山第三绝。“老子第一洞”,宽约三丈,深有五丈,老子塑像端坐洞中,相传为老子辞去周官修行得道的地方。“皇石龛”是刘秀被王莽追杀藏身得以活命的石坎,村庄也以此得名。蟠桃山景观第四绝,是奇石。锦鸡石是山岭之上卧状巨石,活象一只雄鸡,头向南方高高扬起,相传为上界”披香殿”吃米山的金鸡下凡落于此地。那盘居山巅的惟妙惟肖的桃型巨石,“竞折蟠桃献寿,雨露罩,春下仙瀛”,岂不就是仙人们争相折下带有雨露献给王母祝寿的蟠桃吗?
蟠桃的鲜美,让我们“垂诞欲滴”,蟠桃山的奇美却少有游人来赏识。同行者皆为之叹息。我想到了乐天诗句,“天生丽质难自弃”,“养在深闺人未识”。我们相信,蟠桃山天生丽质,天下游客早晚会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