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街头泥泞景点干净

(2014-09-23 00:04:34)
标签:

印度

印度人

寺庙

比哈尔邦

wsmian

分类: 篮球天地

文/吴顺绵

http://s15/bmiddle/001pi0wJty6MfzLbBXoee&690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去过印度,一种是没有去过印度;而去过印度的人又分成两种,一种是永不再来,另一种则从此以身相许,喜欢上印度。”这是旅行者中流传的关于印度的评价。

      我虽在印度生活多年,但至今仍然很难给印度下一个定义。美国作家马克·吐温19世纪末曾游历印度,他总结说:关于印度的任何一个判断如果是正确的,那相反的判断也一定是正确的。可见印度的复杂与难懂。这句话在今天仍然很适用,这或许也正是印度的魅力所在。

 

中国女僧 背着大米来印度

      中国人到印度旅游,第一个让印度人感到惊奇的,并不是网友经常吐槽的什么“不文明行为”,而是“吃”!我曾经在机场接待过两位来印度朝拜的女僧,第一次来印度的她们对这里一无所知,只听说这里的东西吃不下去,所以第一个就想到带米。

      从中国扛几公斤米到印度确实有些奇怪,殊不知,印度是个产粮大国,菩提迦叶的中国寺庙里,大米有得是。所以我建议她们应该带的是方便面,因为大米在路上没办法煮。

      印度人的菜谱和中国人有很大差异,很多蔬菜、瓜果、大豆都磨成粉,或者用水和油熬熟,然后加上各种各样的香料,做成咖喱。人们分辨不出菜里面有什么东西,吃的时候就着一种印度大饼或和着米饭一起吃,而且直接用手进食,结果中国人一看就跑掉。

      我带几位同胞到一家中餐馆吃饭,他们竟好像几年没看到肉一样,点的都是猪肉、牛肉和羊肉,狼吞虎咽。印度人不吃猪肉和牛肉,以素食居多,传统观念是等级越高的越吃素。林先生在吃中餐的时候,还带上他们的印度司机一起,结果吃素的印度司机看傻了,猛说自己不饿,回家再吃。不知道他回家要做多少忏悔和祈祷呢!

 

第一次到印度机场就想回国

       吃是个问题,行也是个问题。印度一直被赋予一层神秘的面纱,加上印度IT业的迅猛发展,每个中国人来印度之前,几乎会带着美好的想象。可惜,这种美好的想象往往都在踏出印度机场时就灰飞烟灭了。

      2008年,当我乘坐的飞机第一次抵达新德里机场时,一种失望之情油然而生,简直就像个巴士站啊,当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买张机票回国。如今,新德里机场已经新建,但是“脏乱差”在机场之外还是没有什么变化。

      印度的“脏乱差”经常让游客寸步难行。我有一次从比哈尔邦的迦耶火车站出来后,刚好赶上大雨过后,前面一片污浊和泥泞,虽然出租车就在不远处,但我动弹不得。这时候出租车司机感到很惊讶,“怎么不向前走了呢?”在我犹豫之间,后面一群印度人哗啦啦地踩过泥泞坐车去了。

 

旅游景点没有商业化也很干净

      虽然说印度旅游的路途多么坎坷,但印度的旅游景点,却既干净又神圣,真的不能叫人赞叹。印度的大部分古迹,基本都是保留原样,没有商业化,游客也不多,真是难得的清净之地,甚至成为印度人谈恋爱的场所。

      菩提迦耶,坐落在比哈尔邦,很多朝圣者却愿意奔着摩诃菩提佛寺而去。那是纪念佛陀的一座寺庙,庙后面有一棵大菩提树,当年佛陀正是在此地悟道。初来的游客会发现,无论你多讲究卫生,还是多矜贵,一律都要把鞋子脱掉,才能踏进寺庙。更加奇妙的是,从寺庙外走进来后,游客变得虔诚起来,也自动地降低了谈话的分贝。更多的人则盘坐在大菩提树下,或者听着僧人和居士轮流念经,或者轻松地闭上双眼,享受安然的宁静。虽然出去之后还是要面对一片污浊,可既然身处庙堂之上,还是多享受一会儿这难得的清净和干净吧。

 

 

本文刊登于2014年09月08日《河北青年报》,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