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娃娃
娃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53
  • 关注人气:3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功夫,在摄影之外多远?

(2012-10-22 14:18:06)
标签:

转载

分类: 行走江湖
我以前会删掉很多片子,比如从车里拍糊了的。看了小林老师写的这篇,突然发现,也许我留下的照片远不如我删掉的有意境。。。

 

图文 / 小林

 

  在许多针对摄影爱好者的讲座上,摄影老师讲完妙趣横生的摄影技巧之后,赢得阵阵热烈的掌声。这时往往会有不识趣的学员会提问,掌握了这些技巧之后,然后怎么提高呢?老师往往会一脸深沉的回答:这个,功夫就在摄影之外了⋯⋯

 

  此时,老师和学员都会同时陷入让人尴尬的一阵沉默之中,是啊,功夫在摄影之外,大家都知道。之外是多远?到底是些什么功夫?

 

  平时拍照,碰到一个好场景已经不容易了,一拥而上狂拍一轮,反正总能撞到好片吧,好像没功夫啥事。背一大堆器材气喘吁吁去爬山算不算功夫?起早贪黑低血糖晕倒在拍摄现场算不算功夫?花一个月等一张风光大片算不算功夫?打个飞机去非洲航拍野生动物算不算功夫?

 

  这些貌似也算功夫,那么,等我先赚到钱,再打个飞机到南极洲吧,目前别练功夫了,还是明天周末先约个妹妹去公园外拍一下吧。。。

 

  摄影之外的功夫,就像恋人的承诺,明明存在却又如此虚无飘渺。这功夫,得从何练起?

 

纪实:有预谋的偶遇

    

  大多数人拍照,其实是为了旅游的时候手上别闲着,碰到不错的场景,咔嚓一张,遇到景点,留个影,偶尔能拍到光影构图创意都很不错的漂亮照片,发到网上大家觉得都很赞,自觉对得起辛辛苦苦攒下的好几千块买的相机,心理觉得很舒服。

 

  有些因此而发烧的,不顾老婆难看的脸色,又辛辛苦苦攒下好几万块,升级摄影器材,摄影技巧也玩得好了,照片也很好看了,整天想着往外跑,心理也觉得很舒服。

 

  这种状态,经常会持续到对摄影的热情丧失为止。

 

  丧失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拍了不少好看的照片,但是觉得越来越没劲,这种没劲,往往是因为发现照片里面没有自己多少想法,老是重复啊重复,还有什么好拍的呢?

 

  相对绘画而言,摄影的门槛相当低,现成的光影造型,只等着你去咔嚓一下,无需苦练造型基本功与色彩学。但要获得独特视觉的照片,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说,摄影的门槛非常高。

 

  得你自己先能看到这个世界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拍到与众不同的照片。——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往往会被大部分人忽略,你要拍的世界,和别人拍的世界,是一样的,唯一差别的,是你对世界的看法和别人不一样。

 

  还是从旅游摄影说起吧。事实上,在一个地方呆多久,和你能看到多少东西,关系不是太大。更为关键的,是你对那里有多少了解,许多人在一个城市生活了一辈子,但其实他们并不了解那座城市,就像他一辈子也不太了解他老婆一样。

 

  这种了解,可以是去之前的知识积累,到达那里之后的悠然心会。也可以是去到之后,意外的发现在内心的投影。

 

  说起来有点绕,大概意思就是,你可能在以前看过好多书,有许多让你向往的地方,去到实地之后,你肯定会有一些感想,通过镜头语言和摄影技巧,把你这些想法忠实的记录下来,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而我更为推崇的另一种方法,就是如何带着你的预谋去偶遇。

 

  这种预谋,其实就是你的阅历和人生观,人生在世,会思考很多问题,也会被很多问题困扰,这种思考与困扰,在旅途中会与一些新鲜事物碰撞,而冒出一些新的想法,能把这些想法变成你的照片,就算是基本成功了,此时的摄影,其实不会再局限于你去的那个地方,而是你对世界的看法。

 

  很多时候,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走了多远,而在于你看到了多少。

 

  我们常常能看到一些优秀的照片,往往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却没有给出答案,但却能给观者更多思考的空间。这是一种很诚实的摄影方法,不是圣人,也不必冒充圣人,说出你的困惑就好,很多问题其实没有答案的,你要做的是尊重你的观众的智慧。

 

  在某个街头,你看到城管在踢小贩,你打算拍下来,在这一瞬间,你怎么决定你的角度和构图?这个问题很简单,但是也很复杂。如果摄影教程上面教你的,就会黄金分割点啊,减法啊什么的。但是,这个场面里面摄影教程不会教你的是,为什么城管可以踢小贩,这,涉及到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心理学等一系列的背景知识,如果不了解中国社会,不了解中国人的心理,你就无法决定构图中某一块招牌的去留,围观人群的取舍,该小贩露脸还是城管露脸,还是都不露脸只剩下一只拳头。

 

  而这些所有,都需要在你一瞬间决定,这就是摄影之外的功夫。想要你的照片有内涵,首先得你自己有内涵,否则,你拍到的,只是一些浮光掠影。

 

  对于人文纪实摄影而言,人是永恒的主角。除了对你所拍摄的领域的相关知识的熟悉之外,对人性的洞察和人所在社会的独到理解,相当重要。摄影的修炼,其实更多的是人生的修炼。在这样的观察和理解之后,相机不过是记录下你所思所感的一个工具。

 

  你得先看到,才能拍到。

 

  唯有如此,纪实摄影才能摆脱普通旅行摄影中的猎奇性和表面性,而取得人性角度上的广泛共鸣。

 

  于我而言,最看重人文纪实摄影之中,两项最为重要的修养。第一是真实和诚意,这里的真实,绝不是一张照片要不要PS的问题,而是在拍摄中,是否真正直面自己的内心,能让观者能感受到你的诚意。

 

  第二是照片里的悲悯之心,一个只关心自己,而不关心社会和他人的人,是很难拍好人文摄影的。悲悯是人性里最光辉的一面,比如艺术,无论古今中外,悲悯之心是所有伟大艺术品的个性,这一点,在可以预知的人类未来,是不会改变的。

 

 http://s3/middle/543bcbcctcbb4bd9a0cc2&690

  沈阳大东门,等着打散工的中年人。

  去沈阳之前,我不知道大东门是什么地方,但我知道东北下岗工人的往事,在沈阳瞎逛的时候,会看到很多街头有上了年纪的下岗工人聚集在一起,等着被聘去打散工。这位大叔坚忍的眼神和微笑,整齐的发型,微脏的衣服,和胸前挂着的“力工”牌子,刺痛了我,我请他以一个端正的姿势,用富丽的仿古酒店为背景,拍下这张照片。

 

http://s8/middle/543bcbcctcbb4bff61337&690

  我一向对城市老街老巷有极大的热情,因为那里一般会有城市地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的留存。

  福州三坊七巷,是一个我向往已久的地方,我到那里的时候,正在被保护性拆除,荡平之后再建仿古商业街。这是我能找到被拆剩的最后一座牌坊,正是台风过境的时候,水玉巷牌坊,如同风中危然屹立的老人,过两天也即将被拆,消失在历史的尘烟中。

 

 

http://s3/middle/543bcbcctcbb4c52de482&690

  湖南吉首,夕阳里的乾州古城,独自守着老房子的老婆婆。

  对于空巢老人的问题,一直很关注,这似乎在当下中国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这张照片里,没有让老婆婆正面出镜,而把视觉中心点留给了夕阳里颤动的白发和孤独的背景,再给长长的拖影留下足够的延伸空间。

在这里,我拍的其实不仅仅是关于这座城市的照片。

 

风光摄影:拍的其实是内心

 

  风光摄影,在如今的摄影理论界,是一个颇受争议的门类,前几年曾经掀起对风光摄影的大批判,文化界普遍认为风光摄影脱离现实,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和现实关怀,伤害民族元气,可以弃之。

 

  然而,从现实角度来说,很多摄影爱好者拿起相机的初衷,不就是为了旅游时拍些漂亮的风景照片吗?这样一清算,让大伙都去拍纪实,未免有点强人所难吧?

 

  这事,还得从风光摄影的本源说起,风光摄影是中国摄影特有的分类,国际上并无此物。中国传统文化里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加上严酷残忍的专制思想禁锢,导致了尚意的山水画成为了元明以后中国绘画的主流,逸笔草草、崇尚摹古、不思创新的山水画成为了文人排遣郁闷的墨戏,此种中国精神,滥觞到摄影领域,就成了风光摄影。

 

  从这个角度而言,拍摄风光的人,思想里何尝没有隐藏着对现实的默默抗议呢,风光摄影也不过是人们逃离世俗世界的一种释放罢了。

 

  再换一个角度来说,摄影本来就应该是让人去拍内心最喜爱的东西,不能说风光就恶俗,纪实就高尚。所谓分类都不过是人为的。任何题材如果用心做到极致,都会是伟大的摄影。

 

  以上皆为闲话,下面回到正题。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风光摄影拍的从来就不是自然风景,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幸有我来山未孤。”就算一张风光照片里没有人物出现,但拍下这张照片的摄影师是肯定在场的,他对一山一树的取舍,按下的那个瞬间,时时暴露着拍摄者的审美情趣和当时的内心活动。

 

  所以,风光摄影拍的好不好,跟现场风景有多漂亮,其实一毛关系都没有。

 

  有太多的人,拿着昂贵的相机,去到风景如画的地方,却拍出无数平庸的照片。此中最大的误区常在于,他对这个地方的印象,早已被之前看过的优秀照片洗过了脑子,在拍摄时,要不就是毫无感想地按照一些摄影法则构图曝光,要不就是懒惰地使用别人的思维控制自己的拍摄行为。

 

  这种被洗脑的典型症状就是,当你看到一个摄影者自信地说:“没有好景我不拍”。那么可以确认他内心其实早已预设好很多“好”的场景,在这种思维定势之下,他根本不可能再做出多少新的探索,等去到那个大家公认位置最佳的取景点,利用精湛的摄影技术,拍出一张平庸无比的所谓风光大片,如此而已。

 

  要摆脱这种困境,得先从摄影技术之外的个人气质培养做起,因为在风光摄影里,永远不是对自然风光的单纯记录,而是人与自然之间互动时产生的独特领悟,这种领悟一方面来源于你的知识结构,也就是摄影老师挂在嘴上的,多读点闲书,比如一个对佛教文化毫无认识的人,很难想象能拍出一张富有禅意的作品。

 

  另一方面,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重新认识世界,这一点相当重要,把所有的先入为主全部放下,忘记你知道的所有摄影知识和经典照片,尝试用心灵与自然对话,也许你会有很多新的领悟,那么你的收获也许不仅仅只是几张好照片。

 

  拍摄风光的过程,其实也是发现内心的过程。慢慢你会发现你特别喜欢某些东西,特别讨厌另一些东西,有些东西适合你拍摄,另一些你根本不必去理会。

 

  在人生漫长的被教育里,总是要你去遵循别人的内心,你不妨尝试在摄影中,尝试寻找自己的内心。

 

  一不小心,写成了心灵鸡汤,我说点实在的吧。

 

  在拍摄实践中,对场景瞬间的感受、预测和想象,往往能带来更多的创新性。这一点,往往会被意图拍下好照片的狂热占有欲所吞没。

 

  见到一个激动人心的美景,好多人不是先欣赏感受一下,而是端起相机望着取景器一阵狂拍,其实这是一个相当本末倒置的可悲行为,他们对一个地方的欣赏,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隔着取景器的,或者是美景当前,却在手忙脚乱地拨弄着手上相机的参数设置。

 

  这种拍摄行为,还不如不带相机呢。

 

  多感受一下,别急着拿起你的相机。让你狂热的,往往是你心里预设好的“好”照片,你的经验主义里最顽固那部分在起作用,而这样的照片,最不应该拍。

 

  冷静下来,尝试发现一些你之前没有留意的细节,拍些你从未尝试过的角度和题材,这时你会拍的更好,或者拍得更差,但不会是原地踏步,这一点,已经够了。

 

  此外,足够的想象力也相当重要,你可以根据目前的场景,构思一些奇怪的组合,越奇特越好,别担心拍出一张废片,数码相机按快门不花钱。当然,这种情况你的失败率也很高,但当你偶然成功的时候,摄影的乐趣会扑面而来。

 

  当然,风景不会静等着你反复拍摄,总是在瞬息万变之中,对场景变化的预测和预构,往往可以带来更多的拍摄可能,这一点,单靠盯着取景器也无法做到。

 

  最后一点,照片从来都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简单复制,而是人们通过种种技术和非技术方法,对真实世界的一个切片,企图通过这个切片能得到所有的真相,是不可能的。刀柄其实在你手里,这一刀如何挥出,得到怎样的切片,关键全在你自己,而不是相机或这个世界。

 

 http://s7/middle/543bcbcctcbb4cd0fa456&690

  呼伦贝尔草原的夕阳归牧,这是一张充满预谋的风光照片。

  遇到这群羊的时候,是在牧草茂盛的草地上,夕阳的逆光效果很好,但是烟蒙蒙的效果是没有的,同行的摄影朋友开始蹲下狂拍夕阳。

  我突然停止拍照,开始侦查周围的环境,羊群行进方向前方,草地尽头是一片沙地,于是开始跟着羊群狂奔,跑了大概一公里,终于到达沙地区域,果然如我所预测,羊群经过沙地扬起了大片的烟尘,在逆光里迷幻无比。

  拍完这张照片之后,我当即躺倒动弹不得,跟着马狂奔一公里是一件相当累人的事情呢。

 

 

 http://s11/middle/543bcbcctcbb4d030832a&690
  中俄边境临江屯,额尔古纳河畔,有朝阳有晨雾。大多数人在拍牛羊晨牧,或者金黄的白桦林,都是一些能出大片的场景呢。

  这是河对岸无人留意的一片平凡草滩,不起眼没人拍,我却觉得轻雾流动所带来的宁静舒缓,很符合我的心境。

  于是我没用任何技巧,拍了这张我很喜欢照片。

 

 

http://s15/middle/543bcbcctcbb4d603b96e&690

  大兴安岭,到处都是漂亮的白桦林,但我最喜欢的一张,是在车上拍摄的,快门优先,1/30秒,车速80公里。

  对于一个被拍滥了的题材来说,不甘于已有的审美倾向,努力寻找独特的表现,才会有出路,这一点,在风光摄影中至关重要。

 

(@小林-数码生存 www.inkcn.com 版权所有,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