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谁来接梅朵卓玛的班?

标签:
转载 |
分类: 烂五烂六 |
接到卓玛老师的电话,大致上要问问我海燕捐的那些厚袜子,因为她上海有同学寄了些稍微薄的,厚袜子她就想发给村里的老人和喇嘛,我没问海燕,既然我们选择相信,一切都由你来安排。呵呵,反而我接到卓玛老师的电话好兴奋。
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在这儿只想说说梅朵卓玛老师。本来她要待到今年八月的,2011年春节前后她姐姐的孩子病了,打一个电话还得骑上两个小时的摩托车到有信号的地方,一直让她很揪心,再者母亲年纪大了,一接通电话老哭,卓玛老师说:看来我是坚持不下去了。可是她已经在那里待了整整一年。
这是她昨天的围脖:
雪下得好大啊!今年三月到现在比去年下的雪多多了。这都四月了,还这样大雪。也不知什么时候会有车,今天堪布来学校,我问他帮我问什么时候有车,堪布就一直笑着说等一下啊等一下啊,然后就走了。色拉在旁边笑着说,一年都不会有车。。。
每每提到要走,孩子们哭了又哭。活佛问她,什么时候再来。她说等我赚多些钱再来。我想这个承诺是许给孩子们的,是许给当批小学的。问及路程,从成都坐车过去得两到三天,如果我还单身,我一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行。
问及她的体验,她说很开心,门口就是生生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虽然冷,有时候没电,也没有信号,但是是很安静很朴实很充实的生活。我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个朋友每次一下班回到家里,老公不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是看报纸,两个孩子在房间忙着打电玩,吃饭的时候得一催再催。后来她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建议每个周末拿一天出来,到乡村度假,那个乡村的房子只提供最原始的生活状态,没有电,也不能带电话。孩子们一起去菜园里摘菜,大家一起做饭,吃饭的时候再点上蜡烛,收获更多的亲情。我想在甘孜支教,大概就是这样的一种生活状态,最大的区别是每天都这样活着。我想更多的是得把那里当一块园地,锄草,播种,浇灌,然后一起守着太阳花开的日子。
每天都去看看梅朵卓玛在干什么:梅朵卓玛*无限地向前
有很多人,想过很多事,也想要做很多事,想着等我哪天发达了我一定一定要怎样怎样,我想梅朵卓玛,她没有多少钱,也没有许下怎样一个未来,Life is only now! 她想到了就去做了,于是也成就了今天的她,一个耐得住寂寞,在甘孜安安静静种太阳花的女人。
春天又来了,谁来接卓玛老师的班呢?
13:59, 2011年4月6日
玛雅2岁10个月18天
深圳
上海“娃娃”的《在海拔3800的地方做义务教师》
北京“行走女侠”的《衣暖相传》
深圳“苑灵”的《行为艺术——《让爱传递》第一天》
深圳“苑灵”的《行为艺术——《让爱传递》第二天》
深圳“苑灵”的《行为艺术第三天——想起我的山村经历》
洛杉矶“Cathay”的《龙婆光荣倒下了,但仍有话要说 Children Need Your Help》
上海“娃娃”的:《在海拔3800的地方做义务教师
洛杉矶“Cathay”的:《最令人感动的圣诞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