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娃娃
娃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6,127
  • 关注人气:3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单反机退回卡片机  --- 摄影于我

(2010-12-31 14:56:37)
标签:

摄影

胶卷

单反

佳能

eos

数码

卡片

松下lx5

杂谈

分类: 行走江湖

留学英国时,我边读书边打工,那时的学生每周打工时间有限,不可以超出。我用生平挣来的第一份收入
(part-time),我记得是一个月三百二十磅,给自己买了人生第一个相机,佳能EOS300,剩下的钱给爸爸在伦敦的皇家御用店harrods买了一份手工巧克力,这好像是当时我去harrods唯一买得起的东西了。

从单反机退回卡片机 <wbr> <wbr>--- <wbr>摄影于我

从此开始了烧钱的爱好,摄影。那时都是用胶卷的,每次拍照算上胶卷,冲印相片就知道,我的辛苦多半都耗

费在此。不像现在数码的都有自动记录,那时都是随身带着小本,拍一张,记录下照片是第几张,参数多少,
等到冲印出来再看效果学习,浪费的片子不计其数, 我的辛苦钱也不计其数。

 

工作之后闲暇时间少了,人也懒了,少了很多做学生时的劲头和兴趣。也总看不过眼自己的作品,单反对于我,
也就流于只是随手拍拍,记录一下旅行的脚步罢了。

不爱学习但还是喜欢看别人拍的有意思的作品,无论是大片还是小景,无论风景还是人物我都喜欢看。
还好我从来不算器材流,否则要烧掉更多的钱。当然这也是因为拍的太烂,自然没理由再去折腾器材。

到后面越来越少的用相机主要是省银子,按照之前的比例,每次旅行最少拍个十卷八卷的,算算冲印费胶卷

费还是算了,尤其在我刚回国,经济上也青黄不接的时候。

 

决定再拿起相机时,还是LG鼓励的,他其实对这个没兴趣,却觉得我因为太花钱而不拍了多少可惜,而且他
知道我终究还是喜欢的。于是他主动提出给我买了个数码单反,还是佳能的EOS450D,我连套头都省了,因为

可以用胶卷机的镜头,虽然焦距短一点28-80mm,但感受数码这高科技带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还是让我又燃

起了兴趣。

 

所拍即可见,多好啊,那时很是兴奋了一阵,和用胶卷相比的差别太大了,总想着如果留学时已经有数码,我
也可以记录下更多的生活点滴。

其实这个有自动记录拍照参数的装备更利于学习,但我似乎已经过了那个劲,只学些浅浅的技术。

 

这是今年去世博拍的,看别人拍的这个手法很有意思,世博各个场馆,几乎不可能等到没人的时候再拍,
也是这个办法可以突出场馆,而忽略如潮的人群。夜暗下来后,拍的有点糊了,因为慢速又加上没有脚架,
但效果我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从单反机退回卡片机 <wbr> <wbr>--- <wbr>摄影于我

这张效果更明显

从单反机退回卡片机 <wbr> <wbr>--- <wbr>摄影于我

以前我偏爱风景,几乎也只拍风景,从来不拍人物,因为觉得拍出来不好看。后来发现风景照再怎么震撼人心,
过后会忘,而人物片似乎是更有灵性的东西,一张好的片子,会很久后还记得那些细节,这样从平面的二维面

就能感受到整个照片传递出来的情绪,风情是件多么神奇的事。


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人物片,尤其是看了一些摄影大赛的作品后,发现很多好片,其实就普通的在我们身边,
比比皆是,只在乎你有没有发现的眼光。

 

某次摄影大赛的大奖:雾化。在巴西与阿根廷交界处的Iguazú瀑布,作者的自拍像。“那天下着大雨,瀑布水流急,大多数旅行团的人不敢呆在雷鸣般的瀑 布旁。”Brittany Brothers说,“我鼓起勇气。给自己拍了张自拍像。拍完后,我全身都湿透了。”Brittany Brothers摄

从单反机退回卡片机 <wbr> <wbr>--- <wbr>摄影于我

我最喜欢的一张:

优秀奖:快乐女孩
Marjorie Lang
在他去印度Udaipur的途中发现了这个快乐的女孩子,蓝色小道上,身着橙色连衣裙的女孩就在那儿唱歌、跳舞。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Marjorie Lang说。Marjorie Lang

从单反机退回卡片机 <wbr> <wbr>--- <wbr>摄影于我

很多去过印度的人看了这张照片都会说,我也看到过类似的场景,却没有想到把它拍下来,其实

很多得奖作品,场景都很普通。


所以我告诉自己,不要觉得不出远门就没什么可拍的啦,不要觉得风景一定都在山长水远的地方


上周刚刚参加了行摄的看片会,听听大家讲讲旅途故事,拍每张照片的想法,感触挺有收获的。也听听构图时

的想法,和实际最终出来的效果。摄者想表达出来的东西,想通过照片表述出的感受,不一定都能表达出来。

我就有过同样的经历,想表达的,似乎最后通过照片不能表达出来,又或者只感到照片的记录,而没有突出主题。

像堂主说的,这需要摄者的很多修为,有点像一个人的底蕴。我深感有理,人生路漫漫,修行也要慢慢来。
我开始看“美学”,抱着这个目的去看,似乎和以前随便翻翻又不同,当然也无法说,我感悟到了多少,
毕竟我觉得黑格尔也不是那么容易看的,感受多少是多少,但至少我现在很看得进去,以前只看画,呵呵

 

//
    在摄影术发明之前人类凭借记忆留住影像,而这种影像仅限制于私人情感,不能转达。19世纪初,法国

人达盖尔发明了摄影术,
    近二百年的时间,摄影改变了人类纪录的习惯,由抽象(文字)走向具象(影像),让人类记忆的情感

变得可能准确不走样地客观传达。于是,人类看到了自己本来局限的世界;人类看到了作为个体以外的空间;

看到了超越自己生命长度的时间内容。
由于摄影术的出现,人类的生活开始充实,变得丰富多彩;眼界开始拓宽,可以瞻前顾后;人类文明由此大

大向前迈进了一步。

    摄影术由于将艺术的最初目标——真实,做到了极致,它遂成为技术与艺术之间的中间使者;它使西方

绘画艺术在此改变了方向,由古典向现代转移。19世纪后半叶开始,艺术家们放弃了对艺术真实的追求,所

提倡的仅剩下了感觉。在这种压力下,摄影默默耕耘了150年,直至上世纪70年代,美国人才率先将摄影作

品收藏于博物馆之中,成为永恒的经典。

    风景,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摄影所表达的是忠实的记录,可能或一定消失的历史,它让遗憾

提醒人类注意我们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事件,人类之所以是人类就是由千变万化的事件组成,好与坏,善与恶,都可以通过影像重新审视,可

以通过时间让后人有机会再度丈量;
    人物,每一张面孔都包括着这个人这个时代的信息,每一个动作都展现这个人这个时代的内心世界,孩子

的面孔是父母赐予的,但成人的面孔则出于后天修炼;
    我年轻的时候酷爱摄影,但从来没有想过以上这些,我仅仅以为将动态变成静态,在静态中展现动态之

美是一个功力,今天我才知道这不光要功力,还要有修养,还要有对世界独特的看法。
                                                   马未都   2010.9.1夜
//
    以上是马未都先生为摄影家逄小威在上海美术展览馆个展所写的前言,觉得对于摄影的理解颇有见地,

很有同感。

 

摄影,不光要有功力,还要有修养。这个修养也相当于我前面讲的底蕴吧,

来自文化的底蕴,美学的底蕴。


虽然还保留着我的单反450D和一镜走天下的镜头,但准备80%的时候用卡片机,顺口说下打算买的卡片机松下LX5,看了别人的试片贴,这个机器出来的效果几乎堪比某些单反了,值得推荐。
20%的时候用用单反,再配个50mm的定焦镜头,专拍人像,周末休息的时候在浦西那些小资的马路拍拍,或者

去邻近的苏杭闲散时拍拍。

 

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弃单反是因为太重,单反加个镜头一般就不轻了,还要专门用个相机包保护着。

上次去欧洲我就觉得重,严重的时候背着相机包,几乎两小时换一边,肩膀疼得厉害。出门旅行,除了相机包外,还得背上其他必备的东西,诸如雨伞,旅行杯,帽子等,十几天下来,肩膀两边都是红肿的。壮实点的男

生大概没啥关系,就这样,还老有人怂恿我再背个脚架,那不要我命嘛。

 

松下LX5

从单反机退回卡片机 <wbr> <wbr>--- <wbr>摄影于我

以后轻松了,拿着LX5继续旅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