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事_逛北大

标签:
北京北大未名湖燕园百年讲堂街舞 |
分类: 行走江湖 |
重温青葱岁月
虽然我人在上海,工作也在上海,但户口不是这里的,还得上北京签证,没办法,想着好久
没去北京了,就当去玩玩啦。再加上一直想去参观一下有名的北大,清华。现在小侄子已经是北
大的研究生了,名正言顺的有个好向导了。
可惜去北大的那一天,乌云密布。
北大未名湖听闻已久,三个人弯弯绕绕,经过几处好像农家小院的雅致小舍,过了一个小山包,就看到
未名湖了。当时阴风阵阵,还没走完一圈,居然已经下起了雨。
那个塔,他说叫博雅塔,再旁边是北大图书馆,北大人叫这个是一塔湖图,一塔,一个湖,一个图书馆,就是
一塌糊涂,呵呵
北大图书馆,乌云下的。
北京的风也超大,看看旁边的自行车全给刮倒了。我因此而留意每次的天气预报,这么大的风,天气预报里
一律是微风,大概北京人习惯了吧。我久居江南,是无论如何没法喜欢和习惯这个刮风的。
一路走走聊聊,没想雨越下越大,三个人只好赶紧走了,说去食堂躲躲雨,顺便吃点东西。
去食堂的路上,又经过那有名的学生宿舍,47搂。我的那本“47搂207”至今还在我的书架上,青春故事我什么
时候都爱看,看了很有年轻的感觉,呵呵
北大食堂之一,阔别学校多年,再次有机会在大学的食堂吃饭,感触良多啊,老已!
桌上贴的广告,有名的燕园,多少年过去了,同学们还是用书包占座,哈哈
前面提过的那农家小舍,听飞飞说是北大的部分教授住的,超超说他们怎么不搬到楼房去住,我和飞飞想法一样,这农家小舍多好啊,住在北大里,闹中取静,这小舍门前还可以种点花花草草,或者种点有机菜,自家供给,怡然自得啊,颇有点迷你版的世外桃源的境界。还不费什么力气。
还有些老旧的,但颇具味道的老建筑,是各个学院用来做研究的,什么国际政治啦,历史研究啦。。。
晚上有幸去北大的百年讲堂看了一场演出,北大的一个街舞社团搞的活动“WO在燕园”,街舞风雷社据说在国内的高校里还是很有名气的啦。原以为这个很平常,后来飞飞说一般北大百年讲堂是很少拿来给这样的节目上的,
这个风雷社成立八年,才第一次有机会在这里表演。看来我运气不错喔。
主持人果然是才思敏捷,有突发的冷场什么的,他马上接茬,几句风趣幽默的话接上来,气氛马上就不一样啦,不愧是北大的学生。
这个是手机拍的,相机没电了。我前面刚好被负责摄像的人档住。
看完大概已经晚上十点过了,飞飞领我到一个很小的小吃部,也在燕园的,是专门吃宵夜的。太开心了,我已经
好久没吃过宵夜了。有饼,有麻辣烫等,他吃了饼,我点了一大碗麻辣烫,然后在旁边等着。做好了后,那个师傅喊着“同学,麻辣烫好了,要辣的还是麻酱?”我说麻酱,同时心里一阵窃喜,有点意外被喊成同学。端
上桌来开始吃,味道真的很不错呢。飞飞突然问我“被喊成同学的感觉如何?”我还以为他没听见呢,这小子,居然听到了。我大方的答“当然开心了,不过说实话也我这样子和同学还是有些差别的吧”他说“你的样子和同学差不了多少”。既然是这样,我也顺便得意一下说“那我也不是第一次被人叫成同学了,只不过上一次也是几年前了,在复旦门口的书店里,被书店老板喊成同学,呵呵”
这一天,逛了北大校园,看了校园表演,吃了燕园食堂,还吃了宵夜小食部,被人喊成同学,虽然阴天下雨,但是收获是很大的。
****
北京去的次数真不多,第一次是大学一年级的暑假和家人一起,把北京该看的故宫啊,长城啊那些个典型的全看了。
第二次是去英国读书的时候,那时武汉没有直飞伦敦的航班(貌似现在武汉也没有),所以必须经过北京。
结果没赶上飞机,一个人。
第三次是2004年公司出差,在望京培训,那日子爽的。每天培训的内容无所谓很简单,主要是吃吃喝喝,每天还拿着不错的出差补贴。一个人住着四星酒店的标间,把闺蜜也叫来一起住,那时闺蜜还在北京工作。晚上她就带着我,开着她的小奥拓到处吃饭,真是开心的记忆。
第四次就是这次了,居然又没赶上飞机。坐飞机也不知道坐过多少趟了,人生发生的两次没赶上全在北京,这
不由得我恨恨的,后面再说机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