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行之 LV包包也装垃圾

标签:
日本旅行见闻趣闻保护 |
分类: 行走江湖 |
非常谢谢前一篇博文的很多评论, 看来听闻并不全对啊。 根据博友的评论, 我推断日本看来不是不给外国男人国籍的, 肯定是我们的那个导游自己没符合啥条件, 他就那么告诉我们的, 估计不是故事的全部.
还有谢谢博友SnowScorpio的纠正,“山口组”写成了“三口组”了,看来还真是孤陋寡闻啊。
(接前篇)见闻5: 烟民的小烟包
团里很有几个烟民, 包括两个导游, 因为他们自己抽烟, 所以在一开始就强调抽烟的人在哪可以抽烟.
并且烟灰是不可以弹到地上的. 呵呵, 这个是头一次听说,尤其是觉得烟灰至少是种不太看得见的污染吧。
导游拿出个小烟包,挺好看的,做工也精致。平常和打火机一样放在包里或口袋里,抽烟时拿出来,烟灰
弹在里面,内里是特别的,不会着火的材料。最后抽完了,在那烟包里可以熄掉,烟头也扔在里面。
碰巧前两天看的日本电影《入殓师》里也看到那个社长抽烟时拿着小烟包。 在便利店有卖,好像一百日
币吧。 本来想买一个送人,末了想想,在中国没那个环境,估计没人会用。 团里的其他烟民在那里的几天都好像用的蛮习惯的。
唉,人家连这么灰飞烟灭的东西都那么注重, 能不干净吗?
见闻6: 垃圾分类很细致
垃圾桶很少见, 在东京机场候车时看到一个, 第一眼望过去, 分了有四到五个扔的口, 好像是玻璃,
易拉罐都有独立的扔入口, 感觉这样扔比较容易知道要扔的垃圾到底属于哪一类.
现在国内很多地方也搞了垃圾分类, 不过我开始的时候总没弄明白我要扔的东西属于哪一类,
比如有的分为有机类, 无机类. 说实话, 还上网去学习了才知道啥叫有机, 啥叫无机.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分不出来.
还有的分为可回收类, 不可回收类, 这个分法明显的东西还是知道的, 但也有不确定的东西. 不过不管怎么分, 我们都会配合的,
反正不知道的都可以"百度".
见闻7: LV包包也装垃圾
在日本的六天行程中, 除了机场, 在途经的路上好像只见过两次垃圾桶. 我本来以为有垃圾桶会让环境干净, 可在日本却不是这样的, 没有垃圾桶比有垃圾桶是更干净. 每天我们都会带好垃圾袋在自己的包包里. 路上吃了东西, 或者喝完饮料的空瓶子, 没看到垃圾桶都要装进包包里. 实在没地方扔, 就带回酒店, 扔
到酒店的垃圾桶里了.
导游说, 所以即使是背着LV包包的人, 垃圾也是要装在里面的. 无一例外.
见闻8: 司机被实时监控
给我们开大巴的是个看似很老的日本人,我们还悄悄问导游他多大年纪,看似有七十多,导游说才刚五十。
不禁又要感叹,日本男人真辛苦啊,年轻时候太太管收入发零花钱,年纪大了还在做这么辛苦的工作。
几天下来,这个司机工作真是认真,不得不服。每次停车,我看他都很认真的拿出本本来记录,我猜应该是记录的停车时间,地点等信息。曾听在日本公司(上海的日本公司)工作的朋友抱怨过,不管干什么,都要填好多表,很麻烦,太细碎。有没有用不知道,但工作态度绝对是值得学习的。
另外导游说他要做到匀速驾驶,如果有急刹车,就是说速度忽快忽慢的话,车上是有仪器记录的,不能做到匀速就不算好司机了。几天下来,感觉还真是匀速呢。看看那么空的街道马路,所有的车都那么首规矩,看来确实没啥急刹车的可能了。
靠近东京台场的街景,那么干净,车那么少
但对于旅游大巴司机必须是超过一定的年纪这个逻辑有点保留。总本能的觉得五六十的人,反应能力肯定不如年轻人,虽然年轻人脾气可能躁一点,但一般有一定驾龄的话都没问题吧。
横滨靠近码头的街道,这里车稍多一点
今天听说日本的猪流感疫情似乎加重了,很多幼儿园和小学都停课了,而且据说并非输入型的病例,有点恐怖。
希望在那边的朋友们都安全,小朋友们要特别当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