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汉字王国(研究性学习)
(2010-12-16 09:42: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育手记 |
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
研究课题名称: |
《遨游汉字王国》 |
||||||
设计者姓名 |
|
所在学校 |
长安镇新安小学 |
||||
所教年级 |
五年级 |
研究学科 |
语文 |
||||
联系电话 |
15016949494 |
电子邮件 |
Yuxueping1007@163.com |
||||
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 |
|||||||
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都会因为拥有自己民族的文字而自豪。小学生从小就受到汉语言文字的熏陶,但对汉字也只是会写会用,并不完全了解汉字的来源以及特殊的魅力,特别是对于文字的准确性把握不够,常常写错别字,把很美的方块字写得东倒西歪,表现为对汉字的不尊重,同时也发现在一些公共场所也有一些错别字出现,所以本次研究性学习就选此为题。 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为了让学生感受汉字神奇、有趣、古老、丰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对汉字的感情,努力学好汉字,继承和发扬汉字文化的优秀传统,从而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3、课题介绍 我认为本次研究性学习,会通过一系列对汉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同学们对祖国的汉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有了一定的兴趣去继续研究汉字以及提高汉字书法艺术的鉴赏能力。在活动中,学生能通过研究活动培养自主能力和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这次研究性课题,是我们五年级课本上册的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内容,它既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能为以后的继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
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 |
|||||||
1、 认识23个生字。 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体会汉字文化丰富有趣。 策划并开展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 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2、过程与方法:
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通过网上下载或图书馆查阅,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培养学生策划和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 懂得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生活中,都要自觉地维护汉字的规范性,准确使用汉字。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要发扬团结合作的集体精神,为纯洁语言文字做力所能及的事。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倡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对艺术的追求。感受汉字的神奇,提升对祖国文字的深厚情感。 |
|||||||
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
|||||||
|
|||||||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 |
|||||||
《遨游汉字王国》的研究目标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帮助他们了解祖国文字的源远流长,体会祖国文字的魅力,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同时要学会关心和观察周围事物,相互沟通。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意地为规范祖国文字出一份力。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增强合作意思,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与人交际的态度。 1、 2、 3、 4、 5、展示学习成果。 |
|||||||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 |
|||||||
选择开成果展示汇报会、PPT课件以及写调查报告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
|||||||
六、资源准备 |
|||||||
教材,多媒体电脑,网络,图片。 |
|||||||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
|||||||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起止时间 |
||||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 |
认识研究性学习知识。听取教师的讲解掌握学习课题选择的技巧、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和相关的研究方法,并预习相关材料、做好准备。 2、 3、 |
指导老师讲解研究性学习要点。给学生做《研究性学习》的主题讲座。(准备演示文稿) 2、指导学生阅读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对相关的生字认读并理解。 3、提供范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就此话题做深入的思考。 |
1课时 |
||||
第二阶段 课题准备阶段 |
提出和选择课题 |
1、 2、 |
1、 2、 |
2课时 |
|||
成立课题组 |
1、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2、讨论分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性格、爱好、进行分工。民主选举小组长。 |
1、老师通过指导提供学生关于研究学习的课题,供学生选择。 2、老师对每个小组进行分工指导,明确细则。选出相应的负责人进行落实。 |
|||||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
1、根据小组具体分工,由组长制定计划,组员按照计划进行查找索材,调查研究。 2、通过查找索材搜集材料,由组长带领组员讨论,完成方案设计表。 3、各小组完成方案后进行总结,分享,探讨得失,以及应对的策略。 |
1、老师提供研究方案设计表给组长。 2、老师监控课题的进展,指导学生选择最佳研究方法,有效地获取有价值的课题信息,及时了解学生在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2、听取各小组的报告、总结。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和意见。 |
|||||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
1、观察、收集各方面资料自主设计调查问卷,开展社会用字调查,整理并总结。 2、综合整理资料。 3、自主展示,可选择制作PPT课件,或者形成手抄报等形式呈现 |
1、指导、组织开展交流活动。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 2、指导制作PPT课件和手抄报以及指导写调查报告。 3、当学生遇到困难给学生多鼓励多帮助,如果有疑问及时解决。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
3-5课时 |
||||
八、总结与反思(实践后总结、反思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
|||||||
通过调查和研究,学生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都能够在老师指导下积极探究,合作意识强,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口语交际以及与人交际能力进步显著,特别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改善了自己与人交际的方法,每个人都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增强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意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在研究中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比方说展示的内容比较空洞,对研究内容和调查的对象不了解而导致逃避,搜集的资料不够全面,电脑制作不熟练,对自己的生活中用字的调查还存在有错别字现象等。 所以针对以上的现象,教师给予指导;或由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利用班亲会的家长给予正确的指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进行研究。在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及家长坚持肯定学生的进步,让他们在后续的研究工作中迎难而上,做个会学习,会研究的好少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