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磐德人物画艺术欣赏

(2009-07-10 08:06:52)
标签:

杂谈

探知生活深处的秘密

           ——王磐德人物画艺术欣赏

                                                      严纪照

    艺术何为?归根到底,不外是引领人们走向真、善、美,让人堕落的慢一些再慢一些罢了。那艺术为何?从本质上,艺术必须走向人,走向人的生活和生命的深处,把那些内在的秘密挖掘和探知并呈现出来,作为对这个世界挽留的一种可能。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家们要沉潜下来,潜入生活的内部,用心来感悟和聆听,然后将其升华并创造成自己的艺术品呈现给世人。

    画家王磐德就是这样一位自觉式的艺术家,他抛弃了那些纯粹的笔墨游戏,而一头扎进了现实生活的滚滚洪流中,尽情遨游。他把目光更多的投向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农村的风土人情、劳苦大众,用心描绘着他们的悲喜生活和坚实生命。站在王磐德的画作前,我们仿佛被带回了那遥远的故乡,找到我们的奶奶、父辈们以及儿时的玩伴,他们依然在那块苦难而又富饶的土地上艰辛的劳作着,他们活的坚实又快乐,他们对生命真谛的理解,令我们即惭愧又心酸,禁不住潸然泪下。

    王磐德十分注重画面的宁静与人物内心情感活动的对比化创作与谐调处理,并善于在静止的画面上传达人物心理的复杂性与动态变化。这种动静结合,相互制约与烘托的表现手法极具含蓄性与艺术表现力,观赏王磐德的作品,能够看出他对这种技巧的运用可谓娴熟谙练,得心应手。

    《秋实》是一幅很成功的力作。将人物置身于金灿灿的玉米和红彤彤的柿子、山楂果之间,在色彩上形成巨大的反差性对比,并通过人物深沉的回忆姿态,在静止的画面上流露出人物的内心动态,深刻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活动。面对丰收和累累果实,一位饱经沧桑的古稀老人,她最想得到的是什么?生活赐予她的又是些什么呢?她所经历的日日夜夜分分秒秒与她身边沉甸甸的果实,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呢?她两眼微启,双唇紧闭,一付回忆往事的神态,我们能够感觉出她要说的话比那些数也数不清的玉米粒还要多,生活给予她的珍藏比柿子和山楂果还要鲜艳。作品贴近生活,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极具艺术表现力和审美感染力。与《秋实》相比,《沂蒙金秋》有着与其相近的画面背景,但由于画家对人物表情的不同处理,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欢快情调,表现了老区人民对于丰收的喜悦和新生活的满足。从这两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磐德先生艺术视角的深度和广度,也不难察觉出其绘画语境及现代要素的丰富性和多重表现力。

    《蒙山不言》这幅作品,用了很大的版面展现了蒙山的起伏连绵,背景色调阴沉暗淡,肃穆庄重,山下是送别子弟兵的一对母子。通过人物的动作与整体形态和背景,我们可以感觉出人物内心深处激荡的感情变化,表现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人民对于革命必胜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作品画面大气壮阔、格调悲壮凝重,艺术氛围浓厚,极具震撼效应,感人至深。

    观赏王磐德的人物画,皆弥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艺术氛围也就因其独特而成功的表现手法自然而然地氤氲于画面之上,给观赏者带来生活的深思和艺术的享受。我们能够感觉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和现时代生活的灵活结合,也能够看出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对生活独具慧眼的鉴识、深入浅出的把握和精到的艺术处理。这一切都是难能可贵的,也是很有成效的。

    关注底层民众,贴近现实生活创作的道路,成了王磐德绘画创作的一个主要向度,同时也让他以自己特有的风格和艺术感染力,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认同,从而跻身于当今的艺术家之林博得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我们对其抱有了更多的期待。

                                    20081012日于泉城自然书舍

(王磐德,1964年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创作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