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状态——山东70后青年画家学术提名展
(2009-04-16 08:59:34)
标签:
杂谈 |
周末状态
——山东省70后青年画家学术提名展(巡回展之滨州站)
策
主
承
协
时
开
地
策展人:
严纪照
参展画家:(按年龄为序)
谢其云
董海涛
吴国平
李
吴
卢晓峰
刘
刘翔鹏
宋述林
——写在“周末状态——山东70后青年画家学术提名展”之前
严纪照
“一场才华横溢与激情四射的视觉盛宴已经开席,在等待你的饕餮,它给你的精神冲击和内心震动,也许只有你自己才能够说清楚,那么就让我们拭目而来吧!”我更愿意把以上这些原本放在本文结尾处的文字,放在开卷,目的就是告诉大家,这是一次将让观者心里“咯噔一下”的展览。
周末了。逃离了职场、权欲场、名利场的人们,终于找到了一小段将属于自己的时间,将自己的身体解放了出来,你可以睡懒觉、看电视、逛街、购物、登山、游泳、约会等等,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干点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了,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一次短暂的放松,那怕是很短暂的,但这已经很重要了。
周末状态,就是一种放松的、自由的、认真的状态。就是对一种固有状态解构后的重新建构。或者说是对一种原有秩序打破后的重新建立。应在绘画艺术上,就是在对传承的路上的思考和创新,好像是句老话,可是又有多少人认真的听了并思悟?在市场的作用力下,书画已经与金钱共穿一条裤子,扮演了一个面目暧昧的角色,更多的所谓的书画名家,热心于金钱数字的积累,而与艺术背行渐远,成了印刷的机器,不断地复制着低劣的书画,遮蔽了艺术的真面目,也误导着书画的市场和收藏。于是,我们的目光不得不投向更年轻的画家们。在那里我们不仅仅找到了才华、激情,更重要的是真诚,对待自己的内心的真诚,而这真诚恰恰是艺术最重要的基石。
这次参加展览的九位青年画家,有几个共同点,一:他们全部出生于七十年代的齐鲁大地,从71年的到79年的,贯穿了整个七十年代,透过他们异彩纷呈的画面,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年代在他们身上的烙印。上世纪七十年代,应该是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最后的灿烂时光,随后汹涌而至的经济浪潮,吞没了社会的各个角落,实用的物质主义成了社会的主导思想,精神萎缩,艺术则沦为金钱的附庸,令有识之士扼腕而叹。从这角度说,他们是幸运的一代人,在他们身上葆有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浪漫情怀,同时又对市场经济保持了一份清醒的认知,比较理智的廓清了金钱与艺术的关系。他们的绘画中,少了些金钱干扰,更多了些自己的性情,而这使他们离艺术的本质靠近了一步。
二:他们全部是美术专业院校科班出身,大部分都具有研究生学历,甚至博士生。他们大多在毕业后进入了艺术院校、画院、艺术馆等专业的美术机构,进行教学和创作。长期的院校学习和创作,让他们能够系统的对中国传统的经典绘画进行有效的临摹和感悟,对中国绘画史有了一次精神漫游后的重新审视,这包括自身的未来方向。同时,他们也更多的接受到了西画素描、色彩、构成等方面的技巧的学习和碰撞。在传承的路上不断创新和完善,不断调整自己的绘画方向,让画面朝向更广阔的自由发展,具有了学术上的严谨与开放的双重向度。这种野心的葆有,使他们的努力成为一种可能。
三: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绘画天生的热爱。热爱是一切事物前进的动力。出于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出于对艺术的真诚和尊重,他们拒绝随波逐流,不停地在纸上画自己想画的画,这样的作品是从内心流出来了,是精神与艺术一次美丽的邂逅,具有了黄金的光泽,从而,让这些作品具有了无限的空间和存在的理由。
个人的就是大众的。这里的九位青年画家,可能他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毫无疑问他们是值得期待的,是最具潜力和空间的。我们通过这个展览,就是想把这些优秀的青年画家,介绍给更多的朋友。相信具有慧眼的朋友们也一定能从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就是对我们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