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一浮《赠丰子恺》:“昔有顾恺之,人称三绝才画痴”

(2010-08-16 14:06:02)
标签:

马一浮

避寇集

赠丰子恺

顾恺之

三绝

分类: 马一浮文存

避寇集·赠丰子恺

马一浮

昔有顾恺之,人称三绝才画痴。

今有丰子恺,漫画高文惊四海。

但逢井汲歌耆卿,所至儿童识姓名。

人生真相貌不得,眼前万法空峥嵘。

护生画了画无常,缘缘堂筑御儿乡。

吴楚名城一朝烬,辗转流离来象郡。

谁言杀尽始安居,此是无常非岁运。

乱峰为笔云为纸,点染虚空如妙指。

晴阴昏旦异风光,万物何心著忧喜。

每忆栖霞洞里游,仙灵魑魅话无休。

石头何预三生业,国史犹争九世雠。

吾欲因之铲迭嶂,不见神尧天下丧。

书契结绳等胶漆,鸡狗比邻相谯让。

琴台汉上已成灰,破垒焦原百事哀。

巴蛇吞象知无厌,黄鹤西飞遂不回。

豪情壮思归何处,梦中勋业风前絮。

岂如华子解操戈,不信留侯能借箸。

伏波山下酒初醒,一别漓江入杳冥。

丹穴空桐堪送老,白龙青鸟惜零丁。

若知缘起都无性,始悟名言离四病。

如江印月鸟飞空,幻报何妨论依正。

画师示现无边身,痴与无痴共一真。

骑得虎头作龙猛,会看地狱变天人。

 

书生按:此诗文本乃一友人所赠,原诗为繁体字本,今改为简体字本。又《马一浮集》第三册前四句断句为:“昔有顾恺之,人称三绝才。画痴今有丰子恺,漫画高文惊四海”窃以为不妥,故此处依义改之,修改理由如下。

理由之一:从诗文对仗关系来看,此处四句实为一联,“五+七”对仗,虽然不是“精对”,但也属于“粗对”(在文学研究中,不知如何命名,姑且这么说)。其对仗形式如下:
    昔有顾恺之,人称三绝才
画痴;

今有丰子恺,漫画高文惊四海。

这是对仗效果,该体裁在古代也有很多,以前遇到几次,但一时之间也无法想起。全诗基本上都以七言为主,但不妨前后各有五言间杂,从诵读韵味上讲,这种诗句也极有味道。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即与此相类:“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理由之二:顾恺之人称“三绝”,三绝者,即才绝、画绝、痴绝,顾恺之不仅才华横溢,精于绘画,而且本人也很“痴”。此处马老是以顾恺之来对比丰子恺,认为丰子恺之漫画、高文,足以比美顾恺之之“三绝”。

有一点需要说明,马老当年可能并未使用现代标点(我无缘得见马老手稿,故只能猜测),而只采用句读或断句,尤其是句读之“读”(逗、点),有时易与污渍混淆。当然,这些都是猜测,但若有必要,此处确有必要再次核对原稿(如果此诗原稿尚存)。只因此处诗文断句确有问题,这与义理或考据无关,而是文字、格律及其内涵之要求。另外,我这几年一直有种想法,以马老文章为例。其书写文章时,可能只用句读,但如今已非马老身处之时代,今人对于标点之要求与当年及古代有所不同。这一点在佛经断句及标点上尤为明显,诵读佛经不必讲究标点细节,只按节奏诵读即可,如八字一句、四字一句,但按现代标点,则前后关系、具体标点必然有所不同。马老文章似也有此现象,故马老当年手稿断句或句读如何,我们自当参考,但也可作调整(从句读转为现代标点,本身就是一种调整),只要没有断破,则改为现代标点之时不妨稍作改变。正如马老所说,此亦一时抑扬,与马老文章大义无关。若如江苏凤凰那两册单行本(《尔雅台答问》《复性书院讲录》)的现代标点,自然大为不妥,因其断句错误已然不少,而标点错误则实在太多,若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则极有可能误解马老之意,以至与其原意背道而驰,不可不慎重对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