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要把找工作这个话题写完的,却又拖了这么长时间。
我就不给自己找借口了,先汇报一下自己的现状:
在一家德企工作(1月1号入职,已经快满10个月了),位置在朝阳区很中心的地段,并在离公司不到5站地距离处租了间自己的小窝。
早九晚六,基本不用加班;工作量靠自己控制,但是会有绩效考核;五险一金齐全,不买奢侈品的情况下收支刚能平衡(唉,欠爸妈的债不知道何时能还上呢)。
公司提供各种咖啡巧克力奶茶红茶绿茶,但却没有微波炉;所以午饭只能天天公司附近打游击;稍微吃点好的就要小三十。
因为每天运动量不够,为了防止出去旅游的时候体力不支,两个星期前开始每晚步行回家,大概40分钟行程的样子;一开始觉得很累,现在习惯了感觉很舒服。
同事相处比较和谐;领导没有架子,前辈平易近人;工作中虽然有过小挫折,但是最后都能顺利解决;业务上,我的成长很快。
我依然喜欢热闹,喜欢和不同的人聊天儿臭贫,东扯西扯;依然每天自己和自己‘打架’和较劲;但是我的心态不知不觉中成熟了很多,更加明白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
……
说了这么多,估计都有人打哈欠了吧~
http://s4/bmiddle/4ce040b1tccf84a4c5a23&690
照片中是去年还在因水土不服水肿时候的我
还是先继续谈找工作的话题吧,毕竟never late than never!
我找工作一共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总共面试了四家公司;其中第一家在老家山东,是个外资保险公司,我并没有想进入这个行业,只是对他们专门为海归设立的部门有些好奇,去体验一把;但最终感觉只是个噱头。另外三家都是在北京,两家德企,一家英国公司。其实最初开始投简历的时候我并没有来北京,投出好多份简历后一点回音都没有,十分苦恼。这时,我一位已经在北京工作的好朋友告诉我说,很多企业拨手机号的时候一看不是本地号码,直接就放弃你了。我一琢磨,的确很有道理,二话不说就让朋友快递了一个北京的手机卡过来,也偶尔能接到一两个公司打来的电话了。
然而,第一家能真正能吸引我,让我下定决心离家北上的,就是我面试的第一家德企。从开始的无所谓心态,到开始有点患得患失,都是拜这家公司所赐。顺利通过了电话面试和英语口语测试,并商定了第二轮面试的时间,我就开始准备行装了。和妈妈一起去挑选了第一套职业装(因为当时水肿严重,所以还不太舍得买贵的,因为一旦开始不肿就穿不了了…),网搜寻各种面试中可能会被问到的问题,继续看《非你莫属》…然而,这些都无法完全掩盖我毫无面试经验的事实,几个要命的错误和弱点让我和这家公司失之交臂。
首先,到了面试的会议室以后,一位gentleman让我填写表格,我一激动写错行了,于是划去重写;这一点,直接被HR在面试中毫不留情的判为‘不够细心’。
然后,因为当时我在朋友家暂住,被HR问到目前住哪儿的时候,我照实说了,于是被扣上了‘不稳定’和‘不靠谱’的帽子。
最后,大家千万千万记住了,不要一家公司投太多个不同岗位;我当时就是因为不小心投了两个岗位,但只有一个是自己真的想做的。然而,偏偏面试的HR姐姐拿的JB是另外一个我都不记得自己投了的岗位。如此这般,回答对申请的岗位有何了解的问题时,HR姐姐的脸非常难看,然后和我核对申请的job
title,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第一次面试就这么在各种悔恨中告吹了。结束时HR姐姐说如果通过的话,一个星期内会给我电话;但是我当时已经知道自己被判了死刑了。回去后各种后悔各种反省,直到两个星期以后,才又接到了另一家英国公司的面试电话。一开始,我并不想去这家公司面试的,因为我压根就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以为是一家不靠谱的小私企。后来,由于当时实在又没有其他面试机会,我就开始好好搜了搜这家公司的信息;我发现虽然在国内的信息少之又少,但貌似在欧美还是挺牛的。于是,我在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笔试面试各种试之后,终于又和公司谈崩了。原因很简单,他们推荐的部门我不喜欢,我喜欢的部门需要工作经验又不要我;最重要的是,我感觉到如果我接受了他们推荐的岗位,以后也很难能够转到我喜欢的岗位上去。考虑再三,我选择了放弃。
走之前,HR又和我聊了很久,他说能在国外拿到First
class的学位真的很不容易,让我好好努力;他说也经历过和我一样的阶段,心得只有两个字,坚持!怀着无比复杂的心情,我结束了第二次面试的漫长旅程。回到朋友家后,正当我还在发呆的时候,我接到了另一家——也就是我现在东家——的面试电话,通知我第二天早上10点钟来面试。记得当时,我还没有从第二次面试失败的郁闷心情中走出来,于是也完全没有感到任何的欣喜或者激动,甚至都没有心情整理下思绪准备准备。
最好的事情永远都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当时谁能想到这竟然就是我的起点呢。
http://s9/bmiddle/4ce040b1tccf8636ab3db&690
公司走廊大厅
给我进行第一轮面试是两位漂亮的女HR。由于当时还在对前一天的事情耿耿于怀,我连紧张都没有感觉到。面试内容无非就是自我介绍,然后HR根据你的介绍问一些具体的问题。可能是越不紧张反而发挥的越自然吧,我顺利通过第一轮面熟,进入了第二轮部门总监的面试。我在会议室中等的视乎,突然有点回过神来了;我又有了新的洗完呀!仿佛经历了漫长的黑夜后终于又看到了曙光,我开始有些期待了呢。
总监非常亲切,声音很有磁性,给人一种稳重踏实的感觉。简单看了我的简历以后,总监一开始问了我一些和专业,和工作有关的问题;渐渐地,我们的交谈从提问变成了聊天,又变成了总监开始和我讲一些行业发展的历史。当时我心里一乐,这是要录取我了么?前后聊了小一个小时的样子,面试圆满结束——说圆满,是因为我感觉整个过程双方都比较轻松愉快;实话说,我心里还真没有底一定会被录取。总监走了以后,HR又进来,大概问了我一下对于薪酬的要求,然后告诉我保持手机畅通,两个星期以内会联系我。
又是漫长的等待。两个星期,多么的漫长……面试之后,我才意识到我刚面试到的公司,的确还蛮合我胃口的;首先是外企,英文不会丢;其次是金融类的工作,和我的专业也能搭上边儿…不琢磨还好,一琢磨我又开始患得患失了。等到一个星期的时候,我终于沉不住气,给当时发给我公司地址的邮箱地址发了个邮件,客气地询问面试结果;然后是更焦急地等待。差不多半小时以后,我惊喜地收到回信,说不用担心,面试已经通过了,让我耐心等待第三轮谈薪酬的电话沟通。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我知道,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或长或短,我要和这家公司同生死共患难了。
这就是我的求职之路。就三段,很简单;但是心路历程是漫长的。我的心得就是,有心的人能迅速从一次两次失败中总结和学到很多东西,而粗心的人可能面试失败很多次以后,依然找不到自己的症结所在。
最后再总结几个小TIPS给比我更没有求职经验的人:
1.“坚持”很难很痛苦,但挺过去就是另一片天;
2.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人都是通过不断的失败磨练出来的,但并不是失败的才能进步的快;学会总结和自我改进很关键;
3. 老板不光喜欢聪明的人,更喜欢踏实的人;写简历和面试的时候,一定不要只泛泛而谈,用数字和事实说话,才是最有力度的。
4.
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一定要清楚地认识自我,然后扬长避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