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踮着脚尖,悄悄地来了。这个元旦,对我来说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不仅仅这是我近六年来第一次和家人一起过新年,而且从新年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可以开始计算“工龄”了。没有想象中的“极度兴奋”,只是有些小小的紧张和担忧。言归正传,继续上次的话题,找工作。
http://s1/middle/4ce040b1hb59fed438c30&690
读书的时候,每当考试前快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我都会看些励志故事和励志片来激励自己,其中我最喜欢的一部片子就是描述美国当代数学家和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均衡的发明者John
Nash的电影《美丽心灵》。这部片子我看了无数遍,每次看完都有更深入的感受。要不是这部片子,毕业时我肯定拿不到First Class
的成绩。因此,就在我求职陷入绝望的时候,我自然地又开始疯狂关注一切有关求职、职场相关的 -
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相关的文章、书籍、电视节目等等。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和中国教育频道的《职来职往》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特别是《非你莫属》,从第一期到现在刚播完的最后一期,我一期都没有落下,而且有些有代表性的求职者我还重复看了两三次;《杜拉拉升职记》从书到电影,我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只播出了一季的美剧《Privileged》开头几集,以及《Friends》中Rachel找工作和跳槽的片段也都被我单独“拎”出来看了好几遍……虽然说这些节目和剧集并不能给我一个非常专业的指导和定位,更不能帮我解决任何实质性的问题,但是不得不承认,只要肯用心,从这些资料中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从职场节目中,通过求职者和老板们的对话,能够总结出一些求职者的“通病”和职场上万万不能有的“小毛病”;更能够学习到得到多数老板称赞的求职者身上的优点和交流方式。通过对各位Boss的“人肉搜索”和场上对选手讲的话,我或多或少从他们身上都发现了一些闪光点,也是他们成功的必备素质。把从节目中看到的这些总结一下,然后映射到自己的身上,对自己进行彻底的“改头换面”,并适当进行练习,你会发现,自己进步的很快。在身边没有专业人士和有经验人士指导的情况下,也只能这么做了。
在这些节目的支撑下,我继续坚持投简历,找工作。慢慢地,我的心又沉了下来,因为我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弱点,最主要的是意识到自己找工作的态度实在是不够“端正”,而且心太“浮躁”。米卢曾经说过,“Attitude
is
everything”,的确是非常有道理。首先,我的简历太简单,而且完全不能突出我自己的特点;听说有些HR每天要看几十甚至上百份简历,一些大公司的HR看的就更多了。我这样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简历,一定会被淹没在茫茫人海中。第二,我没有写求职信,所以很多公司会认为我没有诚意,他们也无法了解到我对目标公司的认知程度,以及为什么对所申请的职位有兴趣。第三,我之前在投简历时既没有去了解公司的情况,有没有去仔细阅读和理解工作的职责和要求。这样毫无目的性的海投,纯粹是在做无用功,不仅浪费自己的精力,而且耽误了很多公司HR的时间。
针对以上三点,我对自己的找工作的方法进行了彻底革新。首先,我将自己的特点在简历中突出出来,让HR第一眼就能够注意到;比如,我最引以为傲的英语口语和First
Class的成绩;我的实习经历。其次,我精心构思了言辞非常诚恳的中英文求职信;然后,我在投简历之前,先认真了解了公司以及招聘职位,确定真的感兴趣了才去投简历。虽然我简历的投递量从一开始每天的十几二十封减为了两三份,三四份,但是我反而有了一种踏实的感觉。在求职的道路上,质量的确比数量更重要。也许正是这种态度上的转变,使我得到了一个让我终于下定决心立刻北上的面试。也是这次面试,让我开始真正接触到“职场”,学到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领略到的财富。
-----To be continued----
PS:上一篇文章被新浪编辑推荐到博客首页和教育频道,有收到了这么多人的关注,我始料未及更加受宠若惊。谢谢多数朋友的鼓励和关心,你们的留言我都认真看了;也希望我能和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共同努力和进步,希望我们能够多多交流,互相学习和鼓励。另外,如果这些文字能够对一些即将踏入职场的人有一丝丝帮助,我都会感到非常荣幸。最后,我想对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看“海归”的人说,也许你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过一些看不惯或者让你们不爽的海归,但是请不要一竿子打翻一群人,这对一直在努力的我们,有点不公平。
大家新年快乐!
Tip 1:细节决定成败
Tip 2: 相同的错误不要犯两次
Tip 3: 熟悉并深刻理解面试职位的J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