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一个忠于职守的点灯人

(2012-11-11 16:46:46)
标签:

杂谈

桑桑

微软雅黑

草房子

曹文轩

分类: 且行且吟

   

       

                       做一个忠于职守的点灯人                 

                                                   /罗艳丽

在那本无限纯真的法国童话里,小王子来到了第五颗行星。他发现第五颗行星很奇怪,它太小了,小到只能容下一盏路灯和一个点灯的人。但小王子看到,在这个没有人住也没有一间房子的星球上,点灯人恪守规定忠诚地在日落之前点亮那盏灯。尽管小王子无法理解,但仍自言自语:“至少他的工作还有点意义。当他点亮路灯时,就好像他使一颗星星或一朵花醒过来一样。这是一个美好的职业,因为它是美好的,所以它也是有用的。”

每当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就在想,我每日每日地来到讲台,将一些所谓的知识倾囊相授,滔滔不绝,口齿生烟,到底有多少会在他们的未来相遇,与生命相接。我每天在这样做的同时,是否也曾有一朵花被我唤醒过,一个生命被我轻抚过?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句话太炫目,太形而上,我找不到它和现实的结合点。我本凡人——只是一个教师,守住自己的一间教室,努力为教室里的每个孩子点亮一盏灯照亮前行路上的阴霾,助他们找到未来的出口,我想,这便是教师工作的意义所在。

因为它是有意义的,所以它是美好的。

 

2

我们班多留守儿童,知识背景,理解水平,行为习惯等缺乏必要的引导和原则性。尤其是一些成长于“暴力”家庭的小孩,没有任何的行为准则和内在的自律感,只要能逃避惩罚,他们便“得过且过”,管你老师的狗屁教导。有时,我真想放弃那么一两个......转念一想,如果这个被放弃的指标落到自己孩子的头上,那会......

我不寒而栗!

任何人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漠视。但一个平庸的老师却常常在这样做而不自知。

送到我们学校来的(我们是民办学校),家长可是都抱了很大的希望。如果花了钱换来的是孩子作业的潦草,读书的厌恶,成绩的下降,他们会伤心愤怒然后转学——尽管有时候孩子的反复也是正常的,但这不能堂堂正正地成为借口。我们除了想方设法,别无他法。

付一博,今年刚转来我班的一个小男孩,一个普通的句子都读不囫囵。尽管学习成绩实在不敢恭维,但他有一个难得的优点——注意力集中,会在一个问题上徘徊良久。基于我们班孩子普遍的注意力涣散这个背景,每逢付一博有非常集中注意力的表现时,我便极力赞扬。同时,我旗帜鲜明地告诉其他孩子,我偏爱他,尤其爱他的注意力,这是一个科学家才具有的品质。而且,你们和他闹矛盾的时候,我优先照顾付一博。

我用公开偏向一个人的极端做法引导孩子向优秀的品质出发。(这也是暗示效应哦!)经验告诉我,品质,才是教学的核心!

3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科普故事,侦探故事等,孩子们会因为阅读经历和认知水平而热上某一类故事,孩子热上某一类故事的时期,称为阅读的敏感期。在孩子的敏感期阅读适宜的图书,会给孩子带来真实美好的阅读体验,对孩子来说,美好的阅读体验比书籍本身更重要。就像《朗读手册》中所说,“我们教孩子热爱与渴望,远比我们教孩子去做重要得多。”

班里孩子的阅读状况“糟糕透了”。除了简单的改编过的小童话以外,几乎没有像模像样地读过一本能称得上“精神底子”的书。有一次,我试着给孩子朗读《圣经》中的“天地初创”的有关片段,孩子们茫茫然不知所云。也难怪,在这个时代,有很多事情都被认为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我只有趣味+质量并行,趣味先行,质量跟上。有时,为了让学生对书籍产生好感,我请《脑筋急转弯》、《小谜语》等进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感受书籍带来的痛快。除了和教材的同步推荐,我常用的办法是给孩子“讲”(有点类似多年以前走村串巷的说书人),讲书中的精彩段落,讲作者的趣闻轶事(李白喝酒的事,老舍小名叫狗尾巴的事,安徒生心酸的童年等)——听书(听成人读或说)能够帮助孩子提早阅读,为进入下一个阅读的敏感期做好铺垫。孩子们感同身受,有了这些铺垫,让孩子走上阅读的路,我交给岁月!

    

曹文轩先生的长篇少年小说《草房子》美丽灵动而饱满,油麻地清一色的草房子,有些另类又善良的男孩桑桑,让每个孩子和曾经是孩子的成年人都“一见倾心”。儿子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从当当网购了这本书。但是无论我怎样陶醉地大声朗读,还是“处心积虑”地讲桑桑的顽皮,陆鹤的秃头,还有杜小康细马蒋一轮,他都不为所动。今年不同了,儿子刚入四年级,就搬来了《草房子》有滋有味地大开大嚼了,不时还给我交流几个问题。《草房子》的魅力,引发了曹文轩个人的魅力。紧接着,曹文轩先生的纯美小说系列陆续进入了儿子的视野。儿子的阅读经历也更让我坚定了在自己的教室里推广阅读的信心。我一定要让孩子们认识到: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可能成绩不是最好的,却是最有前途的。

 

 

  

   小王子去的那个小小的星球每分钟就转一圈,每天面对一千四百四十次日落,那位可爱的点灯人每一分钟都要点一次灯,熄一次灯。他一直忠实地守候着那盏灯。我想我们老师做的不就是一位点灯人的工作吗?三百六十五里路,日日行走,朝朝暮暮,不疾不徐,兀兀穷年,点亮一盏盏心灯,开启一趟趟旅程! 梅子涵老师在为“首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论坛”起草的《南昌宣言》中说:“我们沾沾自喜地被称作为童年阅读的点灯人。我们点啊,点啊,再也不舍得停下了。我们猛然地回头一看,身后虽然还没有浩浩荡荡,可是已经是长长的一列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