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残留余生的小人书

标签:
70后小人书回忆怀旧 |
分类: 雕虫集 |
本文收录至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目06.15——致谢!
几个70年代出生的人没看过这样的小人书?
小时家里没有电视,这样的小人书就是我们的人生启蒙读物。
它让我们觉得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很神奇。
这样的开端,使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相信绝大多数70后的阅读生涯就是这样开始的。
空闲时间在家里东翻翻西翻翻,在一个大纸盒里看到这些小时读过的书,觉得蛮有趣味的,它们勾起了童年的回忆。
记得小时看书大多都是借,别人的也不多,就经常去百货店图书柜台前徘徊,看看封面解解馋。
父亲看我和哥俩馋得厉害,就狠了狠心去给我们买了本。我指名要的,《阿达尼罗》。
这是我此生拥有的第一本书。但是很快就没有了。因为太向朋友们显摆,不知被谁借走了没有还。但是我还记得书里的很多内容。所以,我想这就是书的力量,它可以化进一个人的血脉。后来我才明白,这本书和我后来许多借给别人没有回来的书并没有失去。
像这样的小人书,家里原来是收藏了不少的,但是,时间流逝,大多都不在了,只剩下这几本残留余生,来勾起我的回忆。
这些其实并不是我当年最爱的,小时最喜欢的是上海美术出版社出的《三国演义》系列的。图画得很古典,很漂亮。可惜那些好书都不在了。想想现在对图片的欣赏观念都与那时的启蒙有很大的关系。现在还有一本《白蛇传》
绘画风格和《三国演义》相似,还是很喜欢的。
按理说,小孩子家,应该是喜欢看卡通的,但是,我小时却不喜欢,而是觉得绣像画最有味道。也许这就是我还有下面这样的小人书被保存下来的原因:
这样的风格从来就没有适应过。
那时的小人书我们不叫它们小人书,我们叫画书,很直观。大人们也喜欢看的。下面这本应该是小孩子们喜欢的东西,但我不喜欢。
后来渐渐不喜欢小人书了,一是因为上了学,爱上了文字,开始去看《西游记》,二来,好的小人书渐渐少了,出来了很多电影故事片的小人书,书里的画面直接来自于电影画面。我并不觉得这样的书有多好看。所以,我的大纸箱里还有这样的书偷偷地活着:
《保密局的枪声》这本我还是比较喜欢看的。只是到现在都没有看过这部电影。
小时看过的许多好书都从身边消失了。这是残余的几本。
回想起来,小人书给我的童年带来过很多乐趣。也使我养成了一生不辍的阅读习惯。
对于已经消逝的事物的美好记忆总是让人很快乐,快乐地怀旧。
爱神推荐阅读:
鹊桥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