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熙路/2010年成都游记

标签:
旅游情感杂谈 |
分类: 回眸岁月长河中留住的那些瞬间 |

春熙路始建于1924年,因由当时的四川省督办杨森提议兴建,杨森下令把旧衙门全部拆除,在此修建了从南到北一条街,其后又修建了东西两条街,名叫春熙路东段、西段、南段和北段。(以下说明文字均摘自360百科)

最初根据他“森威将军”的头衔将其命名为“森威路”。后来人们取老子《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改名为春熙路,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

“文革”运动开始后,1966年8月24日,春熙路被改为“反帝路”,由于其在成都的特殊地位,这里成为了成都红卫兵活动的主要地点,最后改回了“春熙路”。

同成都市的其他商圈相比,春熙路的最大特色在于汇集了众多品牌的各类专卖店、以及拥有众多的中华老字号商场,是外地游客和本地白领偏爱的购物地点。春熙路商圈中也不乏大型商场、酒店等。

众多“中华老字号”的成都名小吃:钟水饺、赖汤圆、夫妻肺片、韩包子、龙抄手都聚集在春熙路上,同时也聚集了诸如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哈根达斯、bread talk、曼联餐吧等快餐店和众多咖啡厅、茶馆等。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春熙路再现繁荣。1992年9月春熙路历史上的夜市首次开张。据说,那几年,一个夜市摊位转手就可以卖4.5万元。春熙路夜市每米创造的利润达千元。后来根据城市经济的发展取消了夜市,又经过几年的改扩建,春熙路就大大变样了。

2001年5月8日,成都市政府对成都市春熙路商业步行街改扩建工程全面启动。使这条老街焕然一新。这是春熙路百年历史上最具规模、变化最大的一次整容手术。

作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春熙路不仅历来是成都人销金玩耍的重要去处,还传承着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成都人系于这条百年老街的复杂情愫使他们对新的春熙路期望极高。

2002年2月10日,经过精心整治的成都春熙路步行街开街,10万游人蜂拥而至。这天,春熙路在现代商业和城市文脉的叠加中,成为一件精巧的公共艺术作品。

春熙路北口有用花岗石雕制而成的成都风俗浮雕艺术墙,描绘了唐代成都的八大景观:庙会、花会、灯会、采桑、芙蓉、濯锦、织锦、酿酒。

《新周刊》根据养眼、美食、便利、休息、人气和商业六大指数,再次推出“中国商业街排行榜”,被誉为中西部第一商业街、中西部第一商家高地、成都金街的春熙路进入该榜前三甲,仅次于香港铜锣湾、上海南京路,(其后是北京王府井、台北西门町、武汉江汉路、广州北京路、南京湖南路、郑州德化街、哈尔滨中央大街)。

香港《大公报》说:“城市掘金哪里去,春熙路;品味时尚哪里去,春熙路;打望美女哪里去,春熙路……哪里都不想去?还是可去春熙路。”成都春熙路名列第3的理由主要在它的养眼指数和美食指数很高,另外比较高的是休憩指数、人气指数和商业指数。




外地人到成都来如果不逛逛春熙路,就好比到北京不去王府井,到上海不到南京路一样令人遗憾。春熙路不仅是成都的时尚中心,美女打望地,也是美味小吃云集之所。

对于春熙路,《新周刊》表示,这条取“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美意的商业街,已成为成都魅力的代名词,从多方面延伸着她的影响力。

她是成都的时尚公告牌,近一个世纪的商业人气和成都美女都流经这里;它是成都的流行文化站,全国的街头潮流和品牌在这里跳动着同一脉搏。


美女如织让春熙路不同于其他城市步行街的杂驳、无趣,说其“一街独秀”并不过分。


从交通的便捷性上看,规划中的成都地铁二号线很快将把春熙路纳入成都的快速交通网络中。目前,作为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几乎所有公共交通都会通过附近。

从购物的角度看,春熙路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其商业业态非常丰富,不仅拥有大型商场,还有众多精品专卖店,价格从高到低一应俱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