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薄伽梵歌·第十章-表现瑜伽

(2012-12-16 14:18:25)
标签:

奥义

上都

薄伽梵

表现瑜伽

诸神

杂谈

分类: 婆罗门·密宗·禅宗

薄伽梵歌·第十章-表现瑜伽

 

http://s2/mw690/4cde77ddnd0f24283ac91&690

薄伽梵说:

“大力士哟!你既然高兴,

就请听我的金玉良言。

我把它讲给你,

是出于良好的意愿。                                      10.1

 

不论是群神还是大仙,

均不知我的始初,

而我却是天神的起源,

又是大仙们的始祖。                                      10.2

 

谁知我是诸界的大自在,

是非生而且没有始初,

谁就是人中不受迷惑者,

谁就能把所有罪过消除。                                  10.3

 

智、识、无惑、

真理、克制、宽恕、

平静、生、死、畏惧、

无畏、快乐、痛苦、                                       10.4

 

戒杀、平等、满足、

施舍、苦行、荣和辱,

凡此众生的不同气质

皆由我生出。                                            10.5

 

七位大仙⑴ 

以前的四位摩奴

皆为我的思想产物,

而世人却为摩奴所属。                                    10.6

⑴七位大仙:神话传说中的七位仙人。他们是:

摩利支(Marici):生主名。有的神话传说,他是从梵天头部生出来的十子之一;据另一种传说,他是法律的创造者。

阿特利(Atri):传说是许多吠陀赞诗的作者。

昂霁罗(Angira):神话中的著名仙人。传说《梨俱吠陀》的许多诗歌是他创作的。

普乐祀帖(Pulastya):有的神话传说,他是从梵天的头部生出来的十子之一。

普乐赫(Pulaha):有的神话传说,他是从梵天的头部生出来的十子之一。

羯罗都(Kratu):神话传说,他是十生主之一。

婆悉湿陀(Vasistha):神话传说,他是太阳王族的家庭祭司,是几部吠陀、特别是《梨俱吠陀》第七部的作者。在印度的传统信仰中,他是婆罗门尊严和力量的象征。

⑵摩奴(Manu):神话中的人类始祖。神话传说,世界在每一劫末,人类全部灭绝,新的一劫开始,人类又由摩奴重新创生。在《薄伽梵歌》中提到四摩奴;据另一种神话传说,一共有十四摩奴。第一摩奴,名曰“祀洼泱波娑(Svayambhava)”,是梵天之子。他创生了十个生主(Prajãpatayah)。著名的《摩奴法典》(Manusmrti)就是由他写成的。

 

谁真正弄懂了我这表现

真正弄懂了我这瑜伽

谁就能达到永恒的瑜伽之境,

我说的真切而无一点虚假。                                10.7

⑴表现(vibhuti):宇宙灵魂(我)通过神奇的力量(瑜伽)所演化出来的各种现象。

⑵这儿的“瑜伽”是指宇宙灵魂(我)幻化各种现象(实指万物)的能力。

⑶这儿的“瑜伽”是指个体灵魂(我)与宇宙灵魂(无上我)相结合的状态,实指宁静的思想状态。

 

我是万有的起源,

万有皆由我产生。

如此认识我的智者,

敬仰我而心怀至诚。                                      10.8

 

如果时常思念我、谈论我,

把毕生都奉献给我,

且能互相鼓励劝勉,

那就会知足而常乐。                                      10.9

 

对于那些常持瑜伽,

且又虔心敬我的人,

我便授之以智慧瑜伽,

依靠它方能向我趋近。                                   10.10

 

我寓于每个人的内心,

我用明亮的智慧之灯,

照亮他们心中的愚暗,

是出于对他们的同情。”                                  10.11

 

阿周那说:

“您是无上梵和最高住所,

您是神主和最高的净化者,

您不是所生而遍满一切,

您是永恒和神圣的布鲁舍。                               10.12

 

仙人和天仙:那罗陀

阿悉多、提婆多和毗耶娑

他们都曾讲到过您,

而今天您却亲自向我述说。                               10.13

⑴那罗陀(Nãrada):神话中的梵天十子之一,从其足生。又称他是人间琴的发明者。

⑵阿悉多(Asita):神仙名。有一种说法,他就是提婆罗。

⑶提婆罗(Devala):侍神的仙人名。

⑷毘耶婆(Vyãsa):被神化的古代作者。据传说,他是《摩诃婆罗多》和《薄伽梵歌》的作者,意译“广博仙人”。

 

您对我说的这番话,

我全都信以为真。

的确谁都不知您的表现,

无论是鬼还是神。”⑴                                                        10.14

⑴此颂省略了阿周那对克里希纳的两个称呼“凯舍婆”和“薄伽梵”。

 

唯有您亲知您的自我,

万有之源啊!神中之神!

至高无上的布鲁舍!

万有之主哟!世界之君!                                  10.15

 

您的自我显现很神圣,

您借以将那诸界充盈,

您存身赖以这弥漫之态,

请仔细地把它讲给我听!                                 10.16

 

世尊哟!我总在考虑您,

可我不知道如何将您认识,

现在,我当从哪些方面

思考您?啊,瑜伽师!                                    10.17

 

请再将您那表现向我细说,

请再把您那瑜伽对我详谈,

此因为,瞻纳陀那哟!

听者不满足于您那甘露之言。”                            10.18

 

薄伽梵说:

“好吧!我这就给你

概要地讲讲我那神圣表现,

俱卢族的英雄啊!

我广远辽阔无垠无边。                                   10.19

 

我为众生之始,

我为众生之中、末

古塔给舍哟

我为众生心中之自我。                                   10.20

⑴始、中、末(ãdi、madhya、anta):相当于佛典旧译“成、住、灭”。义即众生的生成、生住期和死亡。

⑵古塔给舍(Gudãkesa):克里希纳对阿周那的称呼。

 

在阿提帖中我是毘湿奴,

在光明中我是太阳,

在风神中我是摩利支,

在群星中我是月亮,                                     10.21

⑴阿提帖(Aditya):以伐楼拿(Varuna)为首的集团神名,原来只有七神。但在梵书(Brãhmana)时代,阿提帖神的数目增加到十二个,分别代表一年十二个月的太阳:塔多(Dhãtr)、密陀罗(Mitr)、阿利耶曼(Aryaman)、楼陀罗(Rudra)、伐楼拿(Varuna)、苏利耶(Surya)、薄伽(Bhaga)、毘婆思万(Vivasvat)、普善(Pusan)、娑毘多(Sãuita)、陀湿多(Tuastr)、和毘湿奴(Visnu)。

⑵摩利支(Marici):在这里是指匕风神【摩录多(Marut)】之首。其余六神是普罗婆诃(Prauaha)、毘婆诃(Vivaha)、波罗婆诃(Parãvaha)、乌陀婆诃(Udavaha)、桑婆诃(Samvaha)、波利婆诃(Parivaha)。

 

吠陀中我是娑摩吠陀、

诸神中我是伐娑婆

知根中我是心,

众生中我是知觉。                                       10.22

 

婆苏中我是帕伐羯,

夜叉罗刹中我是维帖奢

群山中我是迷卢山

楼陀罗中我是商羯罗。                                 10.23

⑴婆苏(Vasu):集团神名。由八神组成:水神(Apa)、空神(Dhruva)、月神(Soma)、地神(Dhara)、风神(Anila)、火神(Anala或pãvaka)、晨曦神(Pratyusa)、日光神(Prabhãsa)。其中,火神帕伐羯的地位最高。

⑵维帖奢(Vittess):财神。

⑶迷卢山(Meru):神话中的大山,佛家又称须弥山或妙高山(Sumeru)。据印度教的神话传说,它是赡部洲的中心,好像是一朵莲花的花萼,几个岛屿犹如几片莲叶簇拥在它的周围,它宏伟高邈,天上的群星都围绕着它回旋。恒河从天上降到它的峰顶,并经由四条河流流向周围世界。它全部是由宝石和金子构成。它的顶部是梵天的住所,也是众多神仙和生活在天上、守护着苏摩的乾达婆诸神集会的地方。

   在佛教经典中,把迷卢山描绘成一幅宇宙图。山高八万四千由旬,约有五十六万公里。山顶中央的殊胜殿内住着护法神帝释天,山顶的上空是从烦恼中解脱出来的诸佛所居住的天上世界,这个世界向虚空伸延,迷卢山的山腰由日月环绕,四面为四天王天;山脚周围是由七香海和七金山所环绕。第七金山的外面是咸海,咸海的四方有四大部洲:东胜身洲;西牛货洲;北俱庐洲;南赡部洲。我们人类的居地就是南赡部洲,迷卢山下便是地狱。关于迷卢山的描述、造像和绘画,随着佛教流传地域和部派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大体上是一致的。

⑷楼陀罗(Rudra):以湿婆为首的集团神名,共有十一神、都是湿婆的化身,专司毁灭。

⑸商羯罗(Samkara):在这里指湿婆神。

 

要知道,我是家庭祭司之主:

蒲厉贺斯帕底。帕尔特!

在所有湖泊中我是浩瀚之海,

在众多将领中我是塞建陀。                              10.24

蒲厉贺斯帕底(Brhaspati):天神中的最高祭司。

⑵塞建陀(Skanda):战神。

 

大仙中我是步厉古

语言中我是单一的“唵”声,

祭司中我是默祷祭

群山中我是喜玛拉雅之峰。                               10.25

⑴步厉古(Bhrgu):神话中的十始祖之一,由第一摩奴所创生。关于步厉古,有一段饶有趣味的故事:当仙人们聚会,讨论梵天、毘湿奴和湿婆三位大神哪一个最值得婆罗门崇拜的问题时,发生了意见分歧。于是,就派步厉古去考验这三位大神。他首先到了梵天的住所,见到梵天,故意没有行礼,因此受到梵天的怒斥。后因步厉古恭敬赔罪,梵天才平息了怒气。随后,他又到了湿婆的住处,和前次一样,故意没有行礼,也没有其它任何尊敬的表示,因此,又触怒了这位大神。这位大神报复心很强,甚至想把他毁掉,但他没有以好言宽慰。最后,他又到了毘湿奴的住处。发现他正在睡觉。步厉古故意在毘湿奴的肚子上采了一脚,毘湿奴醒来,看到步厉古,并没有生气,还亲切地问他伤着脚没有。然后,和蔼地给他揉脚。步厉古深受感动,于是便激动地说:“这就是威力最大的神,他能以最强大的宽容和仁慈武器征服一切”。从此,毘湿奴便成了最受崇拜的神。

⑵默祷祭(japayajna):以默祷为祭祀。印度古代的祭祀制度十分繁复,在这里简要介绍如下:

   印度古代的祭祀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家庭祭和天启祭。家庭祭包括受胎礼(Grbhadãna)、成男礼(Pumsavana)、分发礼(Simantaumayana)、出胎礼(Jãtakarman)、命名礼(Nãmadheyakarna)、出游礼(Niskramana)、养育礼(Annaprãsãra)、结发礼(Cudãkarman)、薙发礼(Kesãnta Gadãna karman)、入法礼(Upanayanah)、结婚礼(Vivãha)等;天启祭包括供养祭(Haviryajna)、苏摩祭(Somayajna)等。供养祭又包括置火祭(Agnyadheya)、火祭(Agnihotra)等七种;苏摩祭包括即位礼(Rajãsuya)、马祠(Asvamedha)等八种。

   自《梨俱吠陀》时代起,婆罗门就垄断了祭祀,并且使祭祀越来越烦琐,代价越来越高。到了梵书(Brãhmana)、经书(Sutra)时期,祭祀已经复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祭祀的各个环节都有极详细的规定。例如:火祭只有行祭者(Adhvarya)一人,而置火祭和新满月祭(Darsapurnamasa)则有行祭者、点火者(Agnldhra)、劝请者(Hotr)、祈祷者(Brahman)四人。苏摩祭最复杂,法经规定:苏摩祭须有四位祭官,其中包括劝请者、咏歌者(Udgãtr)、行祭者和祈祷者,祭祀开始,由劝请者唱《梨俱吠陀》赞歌,请神到祭场;咏歌者唱《娑摩吠陀》赞歌,礼赞诸神,赞美苏摩液;行祭者低声吟诵《夜柔吠陀》祭词,司仪式进行;祈祷者为全体监督者,以三吠陀全部知识指导祭事。

   经书训诫:从事祭祀的祭官必须精通一种仪式,必须具备智慧和德行。如果祭祀的某一环节出错,祭祀全部无效。所以祭主为了获得成效,不得不布施祭官。经典还规定了布施的数额。《百道梵书》(Satapatha Brãhmana)规定:苏摩祭需牛百头;《爱达罗氏梵书》(Aitareya Brãhmana)规定:即位礼需牛千头及土地作布施:《迦提雅耶那天启经》(Kãtyãyana Srauta-sutra)规定:即位礼需牛二万头;灌顶礼(Adhiseka)需牛十万头。这些数字难免夸张,但布施的耗资也确实是惊人的。《薄伽梵歌》对这种祭典是否定的。所以,把廉价的默祷祭置于祭祀之首。

 

树木中我是阿湿婆陀

天仙中我是那罗陀,

干达婆中我是吉多罗罗他

成就仙中我是仙人迦毗罗。                              10.26

⑴阿湿婆陀(A`suatha):见15.1注【1】。

⑵干达婆(Gandharva):集团歌神。在《梨俱吠陀》中曾提到单一的干达婆,在天上保护着苏摩;或者,说他是一位神医,掌握着医病的苏摩良药;或者,说他是人类始祖的父亲。他有优于妇女的特殊神力,并有权占有她们。正是由于这种缘故,人们在结婚典礼上都乞请他的保护。到后来,干达婆又被说成是守护天上苏摩的集团神;或是善歌的集团歌神。

⑶吉多罗罗他(Citraratha):集团歌神的首领。

⑷成就仙(Siddha):经过修习而成仙的仙人群体。

 

马群中我是长耳马

须知它生于甘露之浆,

佳象中我是蔼罗婆特

人群中我就是君王。                                     10.27

⑴长耳马(Uccaihnssravasa):神话中的因陀罗的坐骑,是搅海得到的。

⑵蔼罗婆特(Airãvata):象王名。神话传说,东西南北中五方各有一象,蔼罗婆特被想象为东方大地的支持者。

 

兵器中我是金刚杵

母牛中我是如意牛,

生殖者中我是矜达婆

群蛇中我是伐苏启。                                    10.28

⑴金刚杵(Vajra):战神因陀罗的兵器。

⑵矜达婆(Kandarpa):爱神。

⑶伐苏启(Vãsuki):毒蛇之王。

 

水族中我是伐楼拿

龙群中我是阿难多

先祖中我是阿利耶曼

执法者中我是焰摩。                                    10.29

⑴伐楼拿(Varuna):在这里是指水神,西海之王。

⑵阿难多(Ananta):千水龙王,毘湿奴的坐骑。

⑶阿利耶曼(Aryaman):人类祖先。

⑷焰摩(Yama):死神,太阳神之子。

 

兽群中我是狮子,

计度中我是时刻,

飞禽中我是金翅鸟

鬼怪中我是蒲罗贺拉陀                                10.30

⑴金翅鸟(Vainateya):神话中的百鸟之王。

蒲罗贺拉陀(Prahlãda):神话中的鬼怪之首。

 

净化者中我是风,

勇士中我是罗摩

鱼类中我是鲨鱼,

河流中我是恒河。                                      10.31

⑴罗摩(Rãma):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衍那》(Rãmãyana)中的英雄。

⑵恒河(Gangã Jãhnaui):印度最大的河流,被认为是最圣洁的河流。

 

阿周那!我是一切

创造物的始、末、中

论学说,我是纯我之学

对于雄辩者,我则是论证。                                10.32

⑴始、末、中(ãdirantascamadhyam):指万物的形成、存在和毁灭。参见10.20注【1】。

⑵纯我之学(adhyãtmauidyã):关于宇宙灵魂的学说。“纯我”(adhyãtman)在这里是指宇宙灵魂(无上我)。

 

我是字母中的“阿”字母,

我是离合释的相违释

我是无尽无休的时间,

我是形貌遍宇的载持。                                  10.33

⑴离合释(sãmãsika):复合词。

⑵相违释(dvandva):没有从属关系的并列复合词,如“昼夜”、“父母”等。

⑶载持(Dhãtr):同浮载,参见8.9注【1】。

 

我既是吞灭一切的死,

又是将要诞生者的生,

阴性名词中我是声望、吉祥、

语言、智力、宽恕、记忆、坚定。                          10.34

⑴梵文名词有阳性、阴性和中性的区别。这一颂所列举的声望、吉祥等七个名词的梵文词都是阴性名词。

 

赞词中我是普利诃娑摩

韵律中我是伽耶特利之韵,

月份中我是摩伽湿利舍

季节中我是烟花之春。                                  10.35

⑴赞词(Sãman):吠陀赞美诗,指娑摩吠陀。

⑵普利诃娑摩(Brhatsãma):用普利诃底韵律写成的赞美诗。这种韵律由36个音节构成。

⑶伽耶特利(Gãyatri):一种韵律的名称,一颂由24个音节构成。用这种韵律写成的诗也称作“伽耶特利”。在印度神话中,伽耶特利韵律被称为梵天(Brahmã)的声音,只要一吟咏它,就能进入超然的梵界。

⑷摩伽湿利舍(Mãrgasirsa):满月进入鹿首星座(Mrgasiras)的月份,相当于西历11-12月。

⑸烟花之春(kusumãkara):直译“使花开放者”。

 

我是发光者的光辉,

我是欺诈中的赌博,

我是胜利,我是判断,

我是高尚者的美德。                                    10.36

⑴美德:梵文是sattva,音译“萨埵”。这个梵文词在伦理范畴内表示善美。

 

我是诗人中的乌商那

我是仙人中的毗耶娑,

我是般度后裔中的檀南遮耶

我是雅度族的婆苏提婆。                               10.37

⑴乌商那(Usanas):诗人。传说,他是宗教仪律及社会法律的作者;在印度神话中,他又是阿修罗及群鬼的导师。

⑵檀南遮耶(Dhanamjaya):这本来是阿周那的称号,因为克里希纳自称是宇宙灵魂(我)的化身,宇宙万物都是由他幻化出来的。所以,他又称是檀南遮耶。

⑶雅度族(Vrsni):音译是“屋湿腻族”。

⑷婆苏提婆(Vãsudeva):汉译佛经称“婆苏天”、“婆薮天”。见7.19注【1】。

 

我是惩罚者的棍杖,

我是求胜者的良策,

我是智者的智慧,

我是严守秘密的沉默。                                   10.38

 

凡万有之种,

阿周那哟!那都是我,

假如没有我的存在,

也就没有动者和静者。                 10.39

 

我那神圣的表现,

无尽无休,敌人的惩罚者!

这种表现的辽阔邈远

已由我概要地向您述说。                                 10.40

 

任何存在,不论它力量超人,

还是威严壮丽、灿烂辉煌,

它的产生,您要知道,

都是出于我的一份光芒。                                 10.41

 

好了,阿周那!对您说来,

知道得那么多又有何用?

我只需要用我的一部分

即可将那全宇宙充盈。”                                  10.42

上述为光辉的《薄伽梵歌》——尊贵的克里希纳与阿周那的对话,亦即奥义书、梵学、瑜伽论中的第十章,名曰“表现瑜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