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的“第一性原理”/[美]奥赞·瓦罗尔苏西译

(2024-02-05 11:44:51)
标签:

财经

管理

教育

时评

文化

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的力量,就是将一个系统最根本、最精华的元素提炼出来,用全新的方式重组。

如果读过商业书,你多半知道柯达衰落的故事。1975年,柯达公司一位年轻工程师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然而,公司管理层没有把这项技术商业化,而是把它雪藏起来,因为它跟公司传统的胶片业务构成了竞争关系。

最终,柯达发觉自己被自家发明出来又搁置不理的技术打得七零八落。虽然柯达后来也进入了数码相机市场,但行动得太晚,效果也太微不足道了。2012年,柯达宣告破产。

但是,在太平洋的另一边,还发生了一个远比这更重要的故事,却甚少被人提起,这就是富士胶片的故事。

随着数码相机的崛起,柯达在胶片业务上的主要竞争对手——也就是富士胶片——正面临同样的难题。富士的核心业务市场,也就是胶片市场,正在急剧萎缩。但与柯达不同的是,富士胶片管理层愿意放下历史包袱,愿意放弃“我们就是做这个的,这项业务就等同于我们”的固执心态。

为了重新想象未来,富士胶片领导层提出一个问题:“我们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也就是说,在我们公司的核心能力中,有哪些可以朝新的方向发展?哪些其他行业能从我们最擅长的事中受益?”

答案是护肤品。

对,你没有看错。2007年,富士胶片推出了高端护肤品牌艾诗缇(Astalift)。宣传语写得十分恰当:“像照片一样定格时光。”乍一看,照片与护肤毫无共同点,但表象是有欺骗性的。原来,保护胶片不受紫外线伤害的抗氧化剂,对人类的皮肤也有同样功效。另外,约占胶片材料成分半数的骨胶原——也是皮肤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质——是护肤产品中常见的成分。

于是,富士公司把过往在骨胶原与抗氧化剂方面的经验综合运用起来,研发出了护肤品的配方。富士胶片原本做了几十年胶卷的部门,重新调整了方向,开始生产护肤产品。2012年,当胶卷领域的老对手柯达宣告破产时,多元化的富士胶片取得了超过200亿美元的年度营收。公司继续重新部署力量,开拓新方向,其中包括健康个护、制药、生命科学。不少新投资并未成功,但少数几个大获成功产品线的利润足以抵消损失。

富士胶片也从没有放弃胶卷行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富士仍然生产胶卷,尽管这一块对公司利润的贡献十分微薄。不过,这一块的份额又开始逐年增长了,因为人们对模拟图像与实体媒介的怀旧情绪,让传统的胶卷产品重新焕发出生机。

这就是“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的力量——将一个系统最根本、最精华的元素提炼出来,用全新的方式重组。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创立之初,YouTube是个视频交友网站。2005年2月14日——那会儿还没人知道“刷手机”是什么意思——YouTube的3位创始人推出了一个网站,让单身族可以上传视频,把自己介绍给适合的对象。“就是3个家伙在情人节闲着没事儿干,才做的这个。”联合创始人陈士骏这样解释道。然而,他们没做成丘比特。于是,他们重新运用那个想法背后的技术,做了另一个产品:让大家可以简单地上传任何主题的视频。

在成为价值160亿美元的公司之前,Slack原本是个名叫Tiny Speck的游戏开发公司。21世纪第二个10年之初,这家公司做了一个名为Glitch的多人线上角色扮演游戏,游戏中内嵌了一个聊天工具,玩家可以用它来沟通。当这款游戏没能获得足够的玩家青睐时,开发者把这个聊天工具拿出来,做成了一个单独的产品。

“第一性原理”思维方式的用武之地,远不止于商业世界,你也可以把它运用在自己身上:找出构成你的原材料,然后重塑一个全新的你。花点儿时间,把组成你的“砖瓦”梳理一遍,包括你的才华、兴趣、喜好,就像乐高的积木块一样。

有一些问题需要认真考虑:是什么让你成为你的?在你的人生中,有哪些持续不断的主题曲?哪些事情在你看来就像玩儿一样,但在别人看来是工作?做哪些事你甚至从没觉得那是一种能力,可别人认为是?如果问你的另一半或最好的朋友,你的“超能力”是什么(也就是你比一般人做得好的事情),他们会怎么说?

基本上我们不大信任自己的超能力,因为它来得挺容易。我们重视艰难困苦,瞧不上轻松易得。我们早已被人说服,认为如果没有感到痛苦——如果不够苦、不够累、不够匆忙、不够挣扎——我们就没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可是在人生中,无须高温高压也能造出钻石,这是有可能的。

仔细分析一下,每一桩你很擅长做的事情背后都需要哪些技能。比如说,你特别擅长组织活动,这不只是意味着你是个出色的活动组织者,还意味着你能够很好地跟别人沟通,激发别人的热情,创造出令人难忘的体验。这些技能适用的场景,很可能比你意识到的多得多。

在我的人生中,一个持续不断的旋律,就是讲故事。孩提时代,自从学会用爷爷的安德伍德牌打字机,我就开始写故事。上小学的时候,我花了好多时间写作——写剧本和故事,还为我创立的杂志撰稿(杂志唯一的读者是我父母)。长大成人后,我做了律师,开始代表客户讲出有说服力的故事。随后,身为教授,我用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智慧。如今,身为作者,我运用讲故事的能力,用令人难忘的方式来传达我的思想。食谱改变了,但核心食材从未改变。

你的“第一性原理”往往就是被你压制得最狠的那些特质——因为它们令你与众不同。

对我来说,玩儿就是这种特质之一。童年时代,我特别会玩儿。当这个特质开始妨碍我融入群体的时候,我用自律压制了它。现在,我依然在重新认识自己爱玩乐的那一面,当我的内在小孩儿跑出来开心玩耍的时候,我的写作最为自由顺畅。

你的内在小孩儿往往握着开启你核心能力的钥匙。想要原创,就要回归原初——据说这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的话。所以,与原初的那个你重新建立联结吧。当你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早在这个世界把各种事实和道理灌输给你之前,早在教育把乐趣从你喜欢做的事情中偷走之前,早在“应该”二字命令你如何运用时间之前——你最喜欢做什么?

孩提时代让你显得“古怪”或与众不同的东西,在成年后会让你出类拔萃。重拾那些遥远的、模糊的记忆,让它们成为启发和灵感,帮你找到现在你最想做的事。

一旦把组成“你”的核心要素解构出来,就从零开始,重构一个全新的自己。但是,不要复制原有的东西。要去重新想象,用崭新的方式把你的核心特质重新组合起来,找出潜在的崭新未来。进入一个全新的职业方向或行业,就像富士胶片和Slack那样;围绕你的核心能力改换目标受众,就像YouTube做的那样。

发现自己的核心特质之后,你会渐渐看见自己身上蕴含的那种惊人的丰盈与复杂。

(摘自《为自己思考:终身成长的底层逻辑》一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