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和写中的修炼札记

(2024-10-13 17:24:29)
标签:

文化

分类: 散文

读和写中的修炼札

 

泰戈尔所言,有流过血的手,才能出世间的绝响。一首潺潺淙淙的曲子,不是随意拂拂弦就可以的,需要弹者经年的训练和苦练一个者何尝不是呢?一个者又何尝不是呢?

一路读来,读了好多晦涩懂的诗作,反复读好几遍,总不知所云,同一首诗,就是相隔年,读不懂还是读不懂。这里面的原因我想有三,一是自己的理解水平还是达不到,二是与其“道不同不相为谋”;三的确是糟粕之作,作者故弄玄虚而已我写时,告诫自己不要装腔作势的耍高尽力去写让周边人也读得懂的东西。

“……而人生很苦,有一份普通的感情就很好。我的目光在这句话前逗留了好一会儿我们都很向往浪漫唯美的爱与情,只是平庸平凡我们,往往托不起那份浪漫,撑不开那份唯美。普通的你我,能握一份普通的感情,是感情册子上的不盈不亏,是人间的善待命运的厚待了。我们有些普通人常常不珍惜,总以为下一个会更好,下一会更美。再好的下一个也同样回归于吃喝拉撒,再美的下一处,也结束于审美疲劳

“捏造者捏造的目的,只为了投射自己的想法对这句话,我起身致敬。尖酸刻薄的的你,不是真实的你,带着成见看你的眼神里面,不是真正的你。真实真正的你,是在迎来送往后,那张脸是否立刻挎下来,那些虚情假意的话语,是不是含有多半的水分。凡捏造他人的话,是酸葡萄心理和柠檬酸心理猛烈勾兑的结果

从图书馆借书看,是我20多年生活习惯了。借阅的书多了,自己对所借的书要求也多些。那些大路边的通俗书我不借,一脸倦书我不借,被借边少页的我不借,翻烂页的书我不借。我所借的大多是文学性较强的书,如文学期刊的合订本,如纯文学的书,还有哲学方面的书。这些书少有人看,它们多是孤单孤独待在架上,或泛黄或落尘。“孤独的文学书籍借阅者”,我喜欢这个身份,喜欢借多数人不愿看的书,只要有我在看,此类书就不寂寞,就有存在的价值。借书的路上我看四季景致,喜欢着书在春暖花开里,喜欢提着书走在落叶纷飞中喜欢提着书咯吱咯吱地踏在雪地上。我会对经过的那几排法桐树,轻轻喊它们的学名“悬铃木,你们好!”。

我最初读的闲书,都是简装的,一直到现在我还是衷情于简装的书籍,软软的纸页,暖暖的触感,白纸黑字的文章,让人的眼睛有舒服的感觉,斜靠着读斜躺着读,都是温馨亲和的。精装版的书,封面封底都硬棒棒的,远远看着很高贵,但端着握着就累了,仿似拒我三百里外。参加工作前,我收藏一些书,那时候的书没有盗版,朴朴素素的样子,慢悠悠告诉你一个又一个的好故事。只可惜那些书在我参加工作后,不识字的母亲,当废品给卖掉了,我心疼了好长时间,其中就有波伏娃的《第二性》。现在的书多是彩色彩图的,有大家闺秀的端庄与孤芳自赏,简装书里的黑白插图,总让我怀念。

30来岁时,再读《断章》,再读《雨巷》,再读《乡愁》等,都有了新感受,比起20来岁时候的,我懂了许多理解了许多,但有些还是要靠一些相关评论文章来辅助的。读到郑愁予的《错误》时,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人,是个过客……”,最后两句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错误”,多么美丽且哀怨的错误啊,多么让人无奈的误会啊,多么让人牵肠挂肚的误会啊。上中学时,我就爱读中学生报刊,报刊中,时不时对名篇名诗的介绍,我会认真读好几遍能多体会就体会,体会不了就深记在心中这个好习惯,让我保持到了乡村生活中,劳累且丰饶的乡村生活,是天然的最好的教科书,让我真正去认识土地、山脉、庄稼和四季然借不多少书,我还是竭力去借着读,其中接触到了最喜欢的《女友》杂志,还到了一本最好的小说集,叫作品与争鸣》,我还订阅了好几年的青年报。这些都是我田园式的理论加实践地学习。我感谢乡土,我感谢那时的自己,在简陋的生存条件下,总想点办法让自己有点东西读,有点幻想去想。

那年,我读到冰心的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感觉写得太美了太真了太好了!世间竟有如此漂亮的句子?母爱竟如此唯美真挚?随即找来《繁星·春水》边读边摘录。紧接着又读了泰戈尔的飞鸟集》《新月集,还读了纪伯伦的《沙与沫》《先知》等。因这些书垫底,我喜欢上了散文诗的写作,并借阅了多年的《散文诗》来读,自己还订阅了几年。至今泰戈尔纪伯伦的书还是“流量书”在书架上一看见了,我赶紧跑开,他们的书把我读得有点撑了。类似的还有美籍华人作家刘墉的书,他的《萤窗小语》《我不是教你诈》等,曾让我捧读多年

平时读书定是要做读书笔记的读书笔记就是我读书的目录,也是我阅读的足迹,是我练字的记录。前四五十本的读书笔记,那个要多笨拙就多笨拙,要多不经看就有多不经看,还好慢慢就写得起来了,好圆了练练字也是好的”的愿望。手边的第29本读书笔记,字写得不漂亮,但记的内容并不丑,比如三毛请客的心理你在沙漠梦寐以求的一些新衣服,现在都已经放在上了这些人正在吃你的衣服,一个扣子一条拉链一块红布一只袖子现在又在吃皮带了。”写得好幽默风趣呀,那个时期的我,在读三毛的系列作品呢。笔记的最后一页,是汪国真的《热爱生命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投入真诚”“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这三句“既然”,曾是当年同学们在元旦贺卡上,引用最多的“爆款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