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绘画我的体会(1)
瓷器绘画装饰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一年多来在网上看到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很少,绝大多数人在鉴赏陶瓷绘画中存在很大的误区严重干扰鉴定的结果。从古至今有许多关于绘画的理论书籍但都是供专业美术工作者学习的,姑且不论其观念是否正确,仅仅是读懂理解,难度就很大。比如什么叫笔墨,什么叫经营位置,什么叫潇洒飘逸。。。。。。说法多种多样不仅普通人无法准确理解,就是美术院校大多数老师也未必明白。
那么有没有简单易行的方法量化标准鉴赏陶瓷字画,以我多年研究陶瓷绘画的经验看有些标准还是可以量化的,在这里介绍给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陶瓷绘画表面看与纸上绘画没有太大的却别,实际上陶瓷绘画与纸画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纸画是画家随心所欲的画,而陶瓷绝大多数是程式化的画,陶瓷绘画工匠多数人一生只画几种纹样如解放前在青花行业就有两种画工一生只画一种纹样,景德镇称这两种画工为画双松和画茶花的,所谓双松就是一个老翁背靠一棵松树再加一些云气水纹,有两个画工完成一个画一个分水,一般从十五六岁进厂学徒到死只画这一种纹饰,茶花主要画在灰可器上,三个人绘制,一个画类似草书刀字的纹样,一个分水一个打箍,每天一般可以画五六百只,由于长期绘制同一种纹饰最重要的是需要画工娴熟的技术和工作速度其绘画技术也具有其独特的风格,由于长期绘制一种纹饰瓷器装饰中特别是边角纹饰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从纹饰笔痕的深浅变化可以知道画工用笔蘸颜料的频率,一般三五笔短线蘸一次颜料,每一次蘸料后画出的笔痕颜色呈深浅浅的规律,整圈边饰具有规则的节奏感,而现代仿品的边饰笔痕颜色深浅基本一致这是因为仿品绘制者并非专门只画一种纹样熟练程度不够,为了笔迹清晰蘸料频繁而又没有规律,画出的边饰深浅没有变化更没有规律性的节奏看上去显得呆板。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