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寺院草堂寺鸠摩罗什陕西户县 |
分类: 天下丛林 |

三论宗祖庭草堂寺,位于陕西户县,因曾经是鸠摩罗什的译经道场而闻名。

这次是第二次到草堂寺,两年前那次西安之行没带相机,这次正好补上一些照片。

清晨的寺院格外宁静


朝阳中的荷叶


亭子内是鸠摩罗什舍利塔


关中八景之一的烟雾井

记得上次到这里也是烟雾弥漫,当时伸手感觉凉凉的,这次再次伸手在井口感受,却是热的,好神奇!


亭子顶

很有意思的书法——“悟”






寺院内看到不少红瓣石蒜,这个花也叫彼岸花或曼珠沙华

查资料发现民间还有种叫法是蜘蛛花






这一排全是




波斯菊

紫薇花也在盛放

在鸠摩罗什纪念堂内,一位台湾法师的带领下诵了三遍心经,法师还送了鸠摩罗什所译《金刚经》等经书结缘。

模型

因为后面的行程比较紧,不得不和法师道别,离开草堂寺
附:草堂寺简介(网络资料)
草堂寺位于陕西省户县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约五十公里,是国务院确立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约创建于东晋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这里东临沣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草堂寺内松柏参天,翠竹轻拂,亭阁玲珑,意境幽邃。它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三论宗祖庭。
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院内一部分。后秦国王姚兴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经典,后在园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摩罗什译经场
隋大业二年(606年),唐高祖李渊为郑州刺史时,曾为次子李世民目疾来草堂寺求佛保佑,造石佛一尊送入寺内供养。唐朝时草堂寺曾改名为“西禅寺”,但旧名仍被沿用。天宝年间飞锡法师主持寺务,传播佛法。804年,日本高僧最澄
(767-822年)来我国游学,在天台山从道遂、行满二法师习天台教观,归国后在比睿山创立日本天台宗。13世纪,日莲(1222-1282年)在比睿山学习天台宗,1253年专依鸠摩罗什译的《法华经》建立日莲宗。这样,日本日莲宗信徒就把草堂寺作为其在中国的祖庭,并尊鸠摩罗什为初祖。1982年日莲上人圆寂七百周年纪念,日本日莲宗信徒为了表达对鸠摩罗什的敬仰和对草堂寺的向往,捐资雕塑了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坐像和修建了纪念堂。元和年间,唐宪宗敕令重修草堂寺,宗密禅师常在此弘扬佛法,被称为草堂寺的中兴之时。宋朝初年对草堂寺进行大规模重修,改称“清凉建福院”,金、元、明时期仍称草堂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鸠摩罗什弟子僧肇被封为“大智圆正圣僧”,草堂寺因此又改名为“圣恩寺”。清同治年间,寺院曾毁于战火;光绪七年(1881
年),草堂寺有被山洪冲毁。1949年前,草堂寺有僧8人,土地一百多亩。1949年后,国家曾三次对草堂寺进行维修。1984年,由县民政部门移交僧人管理使用。
草堂寺坐北朝南,高大的山门上方挂着赵朴初先生所书“草堂寺”金字横匾。沿青砖林荫道北行,道旁立一座古色古香钟亭,挂一口明万历十九年
(1591年)铸巨钟。钟重2吨,高2.6米,口径2.2米,钟脚饰以浮雕龙凤狮子图文。与钟亭相对是碑亭,内有《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定慧禅师即唐高僧宗密,华严宗祖师之一。大殿西侧门外,有一塔亭,亭内矗立着草堂寺最珍贵的文物—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舍利塔。塔身八面十二层,用纯玉石襄拼而成。舍利塔北边竹林深处,掩映着远近闻名的“烟雾井”。
草堂寺经历了千余年的历史沧桑,香火不绝,高僧辈出。历代文人墨客在此寻幽觅古,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文。今天,草堂寺修缮一新,寺内种植了竹林,培育了园圃花坛,既美化了寺院环境,又实现了自养。
草堂寺现任方丈宏林法师,83岁,陕西长安人,师从心道法师,现任陕西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户县政协委员。现任监院谛性法师,49岁,陕西长安人,1982年出家,师从宏林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