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滇行散记之万庆塔2012.1.24

(2012-02-15 22:10:44)
标签:

万庆塔

白塔

昆明

万庆寺

春节

旅游

分类: 寻古揽胜

滇行散记之万庆塔2012.1.24

春节期间偶然在昆明闹市中看到的白塔——万庆塔。滇行散记之万庆塔2012.1.24
当年的万庆寺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能看到的白塔是根据老照片恢复重建的。

滇行散记之万庆塔2012.1.24

滇行散记之万庆塔2012.1.24

滇行散记之万庆塔2012.1.24


附:相关网络资料——
昆明白塔(万庆塔)的历史沿革

昆明市民都知道白塔路,但因年代久远,均无人见过白塔的原样实物,直到法国人方苏雅拍摄的老照片展出后,当代昆明人 才对历史上的白塔有所认识。
  有关白塔的史料很少,《滇志?古迹》(明?刘文征)中记载有:“白塔,在府东三里,穿衢而建,昔为南华山(疑当年原址处系小山丘、名南华山)万庆寺,寺今废,塔存。”《滇绎》(袁嘉谷编)中记载有:“白塔在东岳庙前,又名万庆塔,六百年物也。塔基方洞容人行,(辛亥(1911年)秋毁之,冤哉。”《昆明志长编》卷二记载有:“中庆城的交通要道是从三市街东经白塔洞,东出金马关的通京大道。白塔东面不远,还建有三个白塔式烽墩,民初移至大观楼,构成‘三潭印月’这一带在元代仍为冲要之区。”其它文献资料有关白塔的记述文字多与上述相似。
  昆明晚清绝照》(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5月出版)有方苏雅拍摄的白塔照片,图说:“百年前熙攘的一条街(1899年),图中的白塔(现已毁)位于云南府城东一公里处,是当时拓东路上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图右的建筑是古真武祠,为旧“汉营”,相传是诸葛孔明南征时的屯军之所……。” 根据上述史料,可知万庆寺及寺内白塔与东侧之真武祠同为元代建筑,万庆寺至明代已不复存在,仅遗白塔保留至1911年,因塔身白色俗称白塔,白塔路也因白塔而得名。
  白塔建筑风格为藏式佛塔,其塔基开洞,除供人行外并有另一用意——简化礼佛仪式,让人每从塔洞过往一次就如同向佛顶礼膜拜一次。中国内地古建筑和宗教建筑中,藏式佛塔基本出现在元代,昆明在元代建藏式佛塔,大致基于如下历史背景: 元朝开国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西藏地区正是在这一时期归属于元为国师,将喇嘛教向蒙汉地区广为传播。为此忽必烈亲自在京师选址,敕令修建大型藏式佛塔——万安寺白塔(今为妙应寺),既为密切与西藏的关系,也为“冀神龙之扶持,资社稷之长久,保大业之隆昌,”把它作为神权与政权的象征,“坐镇都邑”。
  1254年元军攻灭南诏大理国,1274年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忽必烈选派赛典赤?赡思丁为元代首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把忽必烈的国策推向云南,针对云南多民族的特点,对各少数民族采取团结的方针,强调“以德服人”,因而“西南诸夷翕然款附”。赛典赤治滇六年,大兴水利,屯垦兴农,整顿政府机构,使权力集中,政出一门。他在昆明城中兴建了十多处清真寺,同时又于五华山建文庙,兴庙学,聘经师传经。为了拢络藏民族,故于南华山(疑当年原址有小山丘)建万庆寺喇嘛塔——万庆塔,白塔由此而来。从训诂学的观点而言,“万庆”者,万民、万年、万方永庆同欢也。而能值得如此褒扬庆幸的,在当年也只有赛典赤治滇六年的丰功伟绩。这同时也是当年三市街建有“忠爱坊”的原因。以上所述,当属白塔(万庆塔)的历史背景,万庆寺和白塔的建立既满足了当时国策的需要,又为云南府城增添了一大景观,确为昆明历史上的重要景观建筑之一。 来源:考试大-导游资格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