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清华古琴文化遗产林友仁吴钊良宵引醉渔唱晚文化 |
分类: 古琴雅韵 |
昨晚(6月14日)有幸聆听了这个系列古琴讲座的清华站
背板上的活动介绍
活动七点开始,五点多钟,吴钊先生和林友仁先生已经在场地调试音响了,老琴家真是敬业
活动开始,本场是与学子对话之二,首先是人大的琴友弹良宵引,弹过之后吴钊先生点评
吴先生示范
清华的另外一位琴友弹阳关 吴钊点评指导
北语言的泰国留学生琴友弹醉渔唱晚.这位琴友是从电影中初次知道古琴的,但是当时泰国没有古琴老师,之后他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和古琴,这首曲子是他听着龚一先生版醉渔录音自学的,真是位很勤奋好学的琴友!
林友仁先生点评时用了好多成语,泰国琴友汉语也算不错了,自学成才,刚柔并济之类的成语都理解了,不过当林先生解释"炉火纯青"的意思时,泰国琴友还是一头雾水的问炉火为什么是青色的?全场笑声不断.为了强调醉渔的"醉",林老多次问琴友是否喝酒,结果泰国琴友腼腆的回答不喝,并且说家中从父辈开始就滴酒不沾,并且因为不喝酒的缘故,一直不敢学《酒狂》.(推测这琴友应该是在泰国虔诚的佛教家庭长大的,严格遵守五戒的好小孩)还好最后琴友和林老确认了,即使不喝酒,能体会到那种心境,也可以弹好这个曲子的.
林先生示范指法
林友仁先生说,古琴的左手好像毛笔,弹琴要有虚实浓淡的变化,切忌弹成"钢笔.圆珠笔",那样缺乏变化的美感.
可见,古琴与书法的道理有很多相通之处!
应现场琴友之邀,完整示范醉渔
现场有人鲜花给林老,可爱的林老在台上一转手又送给这位泰国琴友
提问环节,现场北师大琴友问醉渔的过弦技术问题,林友仁先生直接让琴友上台近距离观看,亲自示范
有琴友问广陵派的吟挠如何体现内心情感,林老反问,你想表达什么感情,我又不是你,怎么会知道你的内心,此番对答颇有点古人公案的意思了
清华琴友问起林友仁老师普庵咒节奏问题,时间上为何比其他常见版本长出三分钟?林老说自己每年夏天都回抽空去天台山方广寺小住一段时间,和僧人一起上早晚课,体会他们的心境,所以普庵咒自然而然就弹成现在这个样子了.吴钊老师则回答了关于普庵咒琴歌源流的问题.
指导初学琴友,如何在弹琴中正确用力,放松左手
教学经验丰富的吴老总结
在场一位北大来的听众针对"把古琴交给未来"的活动主题,问究竟如何体现创新,两位老师观点比较一致,林老用中医的固本培元来对答,倘若没有继承发掘好传统,就急于创新,会造成"虚不受补".
吴老则针对过分追求技术难度和大曲的浮躁风气,劝勉各位琴友学琴不要贪多贪难.
九点多 讲座结束
主办方,嘉宾,部分琴友的合影,临走前在侧面的匆匆抓拍
感谢林友仁先生和吴钊先生当天的精彩互动,以及这个系列活动的发起者,主办方,协办方!
以上凭借记忆写的流水账和各位琴友分享,如有疏漏错误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