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2009-07-31 17:51:01)
标签:

人文

灵谷塔

南京

灵谷寺

佛经

血经

真慈法师

文化

分类: 天下丛林

灵谷深松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从鸡鸣寺出来已经是下午,转车直奔钟山景区。由于时间精力都很有限,原计划不去中山陵直接去灵谷寺。结果到钟山景区才发现灵谷寺没有单独售票,也没有孝陵灵谷寺联票,必需购买中山陵灵谷寺80的联票或中山陵孝陵灵谷寺150的大联票。斟酌再三,只好买了中山陵和灵谷寺联票。

灵谷寺景区内有值得一看的无梁殿和灵谷塔。

无梁殿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灵谷塔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灵谷塔内楼梯是旋转上升式的,这天刚好是南京最热的时候,体力耗费很大,爬楼过程不免头晕,不过登

塔后视线很开阔,塔上也有凉风吹过来。

塔内楼梯,绕得好晕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登塔俯瞰: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宝公塔和三绝碑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三绝碑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复原重建的灵谷寺其实距无梁殿和灵谷塔还有一段距离,从灵谷塔下来赶紧寻觅寺院主体建筑。终于,在一条路拐弯处看到寺院山墙。寺院前面和常规寺院建筑基本相同,不过后面有个唐朝风格的玄奘院,不免让人想起西安大慈恩寺。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寺院里的文竹、睡莲等植物长得相当不错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蝴恋花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睡莲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展室内有真慈法师血书的几卷佛经,细看一笔一画依旧清晰,令观者肃然起敬: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江南行记之二:南京灵谷寺

 

更多照片请见相册:南京灵谷寺

 

   附:灵谷寺相关介绍(来源:百度知道)

 

南京灵谷寺

  中山陵东约一公里处,巨木参天、流水潺潺。林海松涛中有一处幽美的风景区——灵谷公园,灵响寺、万工池、无梁殿、松风阁、灵谷塔、宝公塔、灵谷寺等名胜古迹掩映其间。
  1928年,国民政府于灵谷寺址建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今更名灵谷公园,是个集寺、墓、公园为一体的风景区,通常人们仍称这一带为灵谷寺。
  灵谷寺原址在钟山南麓独龙阜上,始建于南朝梁代,内葬名僧宝志和尚遗骨,造有志公塔,唐代更名宝公禅院,南唐改称开善道场,北宋称太平兴国寺,明初改名蒋山寺。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为建明孝陵把蒋山寺及志公塔迁到今址。“灵谷寺”名由朱元璋亲自拟定。该寺规模宏大,后毁于兵火,仅存无梁殿。今天的灵谷寺是清同治六年曾国藩所修“龙王庙”。
  无梁殿原称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无量寿佛而得名,该殿建成于明初,从殿基到屋顶,全部用大砖砌成,不施寸木,也无梁椽,故俗称无梁殿,其建筑年代之久远、气势之宏伟、结构之坚固堪称国内同类建筑之最。
  灵谷塔原名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建于1931年。塔高60米,九层八面。塔内外壁均嵌有碑刻,录有孙中山先生在黄埔军校的开学校训等。塔的第九层没有碑刻,以供游人登高远眺。
  三绝碑嵌在宝公塔南。梁代大画家张僧繇曾为开善寺绘制了一幅宝志像。到了唐代,大画家吴道子根据此画又重新绘了一幅宝志图,由李白作赞,再由颜真卿书写,刻在同一块碑上,世称唐贤三绝。
  灵谷桂园位于灵谷寺附近,有桂花万株,桂枝婆娑,花香袭人,漫步其间,恍如置身于人间仙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