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贴萧云子的旧文_小論書法與詩詞的關系

(2007-07-05 14:52:14)
标签:

传统文化

书法

诗词

异曲同工

分类: 诗词书画
  中国文化里的很多东西常有相通之处,比如古琴和太极,一开始学习时要领都是沉肩坠肘,全身放松。其它方面异曲同工的东西还有很多,以下是萧云子的一篇旧文,很有意思,讲书法和诗词的异曲同工,转贴过来:
          小論書法與詩詞的關系
            文/萧云子
 

呵呵,近日忽然發現書法的發展,和詩詞的發展竟然有很大的相似性,從先秦詩詞到宋詞,是一個從樸拙到工整再到自然的過程,而書法的發展,似乎也經歷了一條相似的道路,而且每一個時期的主流文風,和當時的書法演變也很相似,覺得很驚訝

  自甲骨文以后,從書法方面,首先出現的是篆書,以秦前和大篆和秦時的小篆為代表,而在這一時期的詩詞,主要是以詩經為代表,小篆圓潤,大篆雄健,這些風格,在大小雅中都可以體現出來,而總的特點,就是樸實而又古雅

  其后出現的隸書,與之相應的就是樂府,隸書的特點是蠶頭燕尾,趨于方正,在筆法上突破了中鋒用筆,幾乎同時的樂府也正在朝著這一個方向發展,在格律上趨向于規整,在保留雅韻的基礎上更加樸實,猶重收尾

  魏碑出現于魏晉,筆畫方圓兼備,露鋒入筆,整體字型窄而高,同時的魏晉南北朝山水玄言詩風,講究清麗,俊逸,體現張揚,且高瘦有力,觀南朝詩風,如觀魏碑體

  唐朝以唐楷聞名,講究中正渾厚,一筆一劃皆有規矩,無不合度,其后律詩發展至頂峰,格律完備,追求韻味,二者在美學取向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作為另外一個主流,狂草也由張旭和懷素發展到頂峰,在筆鋒和結構的基礎上,突破楷書的限制,以狂放不羈的態度追求書法內在的意境和精神,而在章法美上獲得突破性發展,在詩詞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李白,他的古體詩完全突破了格律詩的束縛,信手拈來,猶如天馬行空,在整體風格上氣韻尤其流暢

  宋朝書法以行書,行草為主,練行書必習顏柳,在唐楷方正,端莊的基礎上求變,在形式上更趨于自由,而小令的發展,似乎也是遵循著這樣一個路子,不以工勝,而見雅致風流.值得一題的是瘦金體的出現,在詞學上,以張先為首的詞人,也提出詞學以硬瘦為美的觀點,體現犀利峭硬,二者在審美情趣上,有著相同的觀點

  至于以后的慢詞,明清詩詞,由于對其后的主流書法缺乏了解,不敢妄言,但是從整體流變上看,很明顯的,二者的審美情趣有著驚人的相似,我想更進一步研究相關詩人的書法,可能會更有意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