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一个悄悄离去的作家

(2012-05-13 17:20:33)
标签:

文学/原创

文化

冷启方

分类: 散文

http://s11/middle/4cdba4e4xbfe7c2fae14a&690

怀念一个悄悄离去的作家

他是我的长辈,也是我的良师益友,他虽然以开车为终身职业,可是他的业余时间都花到写作上去了,所以,他还有另外一个称谓,那就是作家。他就是刘忠仁老师。正如一首诗写道:你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离去。

他去了,一个人悄悄地一声不响地去了——http://s2/middle/4cdba4e4xbfe7b844fd51&690


  当这个噩耗传到我耳朵眼里的时候,他已经离开人世两三个月了。http://s12/middle/4cdba4e4xbfe7b994742b&690


 我刚到凤冈文联工作的时候,文联主席要我编《凤冈文艺》,那时候我们单位没有电脑,接到的要么是通过邮件寄来的纸质稿件,要么是作者自己送来的纸质稿件。刘老就住在我们上班的院子里,所以,他的稿件就不用寄了,直接送到文联来。

已经是夏天了,我正在审阅稿件,一个六十多岁,个子不高,而且比较清瘦的想必年轻时肯定是一位秀秀气气的老年人随着文联主席一起来到我们办公室,经主席介绍,我与刘老认识了。他说他有一个拙作要我给他斧正,我答应说,斧正我是不敢,拜读。过后刘老就坐在沙发上,我给他沏茶。沏过茶后,我与刘老面对面坐着谈论起文学来。

我性格内向,不擅言谈,而刘老与我是第一次见面,他更不善言谈,所以只顺便聊了几句,然后呢,他说他忙,便走了。

后来,他每一次送稿子来,我们都要聊上几句。虽然我们没有像那些装出来的大师那样侃侃而谈,但是,我们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与心意。

在他去世的两年前,刘老把自己在文学报刊上发表的小说整理成册,要我给他写序,写序这副担子实在太重了,所以我向他承诺说,写序,我是没那个能耐,也没那个资格,但是,我可以给你写一篇读后感,这篇读后感,既是读刘老的作品,又是读刘老这个人的思想。

后来刘老送来了他的一些资料,我从他的这些资料上看到,他是一九五六年应征入伍的,1963年退伍,当过民办老师,后来成为县机关的一名司机,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一九六四年在《山花》发表小说处女作《垭口田》,后来在《山花》杂志陆续发表了《劳动的第一天》、《春桃》等短篇小说。文革时期,由于《山花》杂志及许多文学报刊停刊,他也随之搁笔多年,一直到一九七四年,《山花》复刊改为《贵州文艺》后,召开了小说、散文座谈会。又一次点燃了刘老的创作热情。他重操旧业拿起笔来,再一次开始了写作,在《贵州文艺》、《贵州日报》上发表了《试验田》、《探亲》、《在安乐茶店里》、《金山粮店》、《复仇的尖刀》、《情深似海》等短篇小说和散文。这些名单虽说不如《红楼梦》、《水浒》、《百年孤独》等名著那样宏伟壮丽,但是这些名单也能体现刘老一生在文学上默默无闻、艰辛劳动的创作成果。文学创作与其他门类的艺术一样,她是追求创新的,在文革的前后,都可以看到刘老的文章,说明刘老是有这个天分的。他曾经给我说过,其实写作与做人一样,只要你朴实无华,那你的作品就会得到读者的青睐,否则,不过就是一副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的躯壳。

刘老是凤冈加入省作协会员最早的作家。那个年代,有许多人通过写作这个平台,发表几个豆腐块,就被提拔成行政领导,谋取了仕途,可是刘老尽管发表了不少小说,他却从来没有向上级伸手要个什么行政职务,他的职业仍然是司机。

现在刘老走了,我们在世的人是见不到他了,但是,每当我想到他时,他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他与他的老伴一起正在人行道上散步呢,他们的步伐是那么文静、那么幽雅、那么独特与美丽,让人永远不会忘记。从而让我想起一首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我自然是不理解这诗的意义,但是我却能够感受到这诗里隐藏的悲伤与怀念之情。刘老走了,固然是让我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但更多的是,作为一个文学人应该像刘老那样做一个平常而不浮躁、寂寞而不孤独的敬业的人。

 

附刘忠仁简历:刘忠仁,男,193610月生于凤冈龙山,1956年入伍,在部队上就爱上了文学,1963年退伍回乡当民办教师,并开始文学创作。1964年小说处女作《垭口田》发表在1964年第4期《山花》上,后陆续在《山花》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劳动的第一天》、《春桃》等。文革时期搁笔,1974年在《山花》复刊后成《贵州文艺》后,参加了贵州省作协召开的小说、散文创作笔会,同年加入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陆续在《贵州文艺》、《贵州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试验田》、《探亲》、《在安乐茶店里》、《复仇的尖刀》、《情深似海》等短篇小说和散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