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贪官为何要到被查处后才“头脑清醒”?

(2013-07-17 07:09:16)
标签:

何要到

跌到

必然性

明知

杂谈

日前,庐江县原常务副县长刘华安受贿一案在合肥市中院开庭。当法官询问刘华安起诉书指控的内容是否属实,刘华安拿出了一张纸,宣读称,“我认罪,我感觉对不起组织和人民……”《人民网》

诸如此类的“马后炮”““忏悔书”,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大凡一些贪官被查后,总是写上一大堆热情洋溢的“忏悔书”,以此悔过,并一再强调,是之前头脑不清醒,政治觉悟不强,稀里糊涂地下水了,给党给人民抹黑了,无颜见家乡父老了,有愧于党的培养了等等。比如落马者原河南交通厅长忏悔董永安,落马者原四川省成都市财政局副局长,落马者原海南省琼海市石壁镇党委书记黄声存等等,事发后都是一个腔调,也许是这些贪官的共有心声与特性和一种自我安慰罢了,用百姓常说的话就是“做贼心虚”。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为何贪官在被查处后才能“头脑清醒”呢?应该也是有其必然性。

我们来看,大凡贪官在贪官之前,都有着非凡的经历,也是从基层一步一步地努力地干过来的,也曾都有一颗雄心壮志,励志要为党为人民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并且誓言要做一个合格的廉洁的人民好干部,并约束和管好自己的为官行为。可在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在各种利益诱惑下,就慢慢地迷失了方向,渐渐地失去了原则,失去了党性,法制观念也开始荡然无存,从人家送,开始演变成伸手向人要,一些明知不可违不可做的事情,只要利益到位,就“揣着明白装糊涂”,反正是办成事拿些利,也是正常的事情的错误行为意识在作祟,正由于这样的放松警惕,也是走向堕落的开始。

其实,很多贪官,利用手中的权力,也明知自己在做些违背社会,违背国家利益的事情,可一旦上路了,就难以收手。用一位贪官的话说“一旦进入这个角色,就由不得你了,像吸毒一样,无法控制自己”,确实,像刘志军,同样是这样的演变过程,也忏悔说“要是不被抓,还要一起帮助中国完成中国梦”,如此没有清醒头脑的大贪官,要是早些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了,也许就没有今天这样锒铛入狱的结果和下场。我们说,权力其实是把双刃剑,只要用好它,就会为社会为人民谋福利,就会成为人民成为党的好干部,要是用不好它,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更会得到应有的惩罚。

话说回来,这些贪官能一步一步地贪下去,难道不是权力监督的缺失吗?有些地方的监督措施,一遇到权力就疲软。一方面是领导干部太恃权,太狂妄,监督无法靠近;另一方面,是制度执行不够,很多监督的好制度不能被严格的执行、规范的落实,很多制度只是被挂在了嘴上、贴在了墙上、行在了文中,导致权力监督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难道不是吗?很多地方的部门领导一言制,一言堂,往往权力大于法律,一些本就违规的项目,只要领导手一挥,不要谈什么文件不文件,不要谈什么上级指示不指示,都抛掷脑后,真是这样的权力泛滥,给更多的领导干部走向犯罪的深渊。这样的事例就不用再举了,举得已经让人感到心烦。

诚然,贪官的落马说到底,是在诱惑面前党性不硬、不固、不持久。要想做个好官,就要身子正,不要随风歪,更不能失去党性,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失去党性,贪欲就如同洪水决堤般一发不可。因此,与其这些贪官在被抓后头脑清醒,还不如在为官之时保持清醒,这样既有利于自己的官德品德不丢失,也有利于人民做些有功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希望庐江县原常务副县长刘华安在法庭上的“忏悔书”,让为官者警醒。死守自己的防线,不要误入歧途,更不能让自己的私欲膨胀,为官从政,只有头脑清醒,也才能在仕途上不跌到、不落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