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石家庄市《京华时报》河北青年报雷锋精神中华民族杂谈 |
据《河北青年报》报道,9日,石家庄市一男子倒在快车道上先后被两辆轿车碾轧,当场死亡。据监控显示,事件发生的3分钟内共有42辆汽车经过,没有一辆停下施以援手。据监控显示,从男子倒地直到被第二次碾轧的约3分钟里,有42辆车驶过,其中13辆减速绕行,19辆车擦着他过去。(3月17日《京华时报》)
看完这篇报道,心里总不是滋味。帮与不帮,救与不救,凡事都不好说,因为啥?还不是被这个社会某些事件给整怕了,比如扶跌倒老人被冤枉,做了好事被嘲笑被讽刺,这就让民众的心里有了一个非正常的定位,帮助了就要吃亏就要倒霉,还不如避而远之,让人无法靠近去帮助的同时,也只能说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民众对道德观念越来越缺失和滑坡的真实写照与体现,这与社会的发展是极不协调的,也是令人揪心的。再说,也没有哪条法律规定要求看见事故就必须要停下来救助,要不然会惹上官司,所以只能出于个人的良心了。
诚然,做好人好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风尚,可不知何时,这样的良好行为和品德,既然悄然从我们的身边远去了,这难道不是社会的悲哀吗?应该说,是社会的气候让民众们冷漠了,因为没有人愿意冒风险,是太多好心没好报的事情使人们选择了冷漠,这应该值得我们整个社会的反思。再看事件的过程,从监控录像中可以看到,当时有4名路人发现了这名男子,一人拿出电话跑出监控区域,其他三人分散站在快车道边,向过往车辆招手示意地上有人,但遗憾的是,还是有一辆出租车轧到地上的男子。不难看出,好心人还是有的。但那位肇事者却没有采取刹车措施,将受害者拖行了20米后,将男子甩在路边,然后逃逸。这种行为时何等的恶劣,这名司机在绳之以法的同时要严惩不贷。
确实,做好人好事,有时也需要付出代价,所以更多的人选择冷漠,这也难怪。其实人人都有爱心,但做好事的成本太高,让人望而却步了。我们理应从制度和法律上全方位保护施救者的权益,给予他们助人的胆气。再说,像出现诸如此类的车祸没有人愿意救助的现象,也是常有的事情,也见怪不怪。从这起事情来看,那42辆车的司机也真的很无情,在这样的情形下,不管咋样,也要出手助人一把,总比昧着良心要来得好些,那几位拦着救人的路人,也应该值得我们学习和表扬。
时下正在号召学雷锋,可我们的雷锋精神理念跑哪里去了,还不是三月里来四月走,我们的社会是该反省了。要捡回我们的道德风尚,就得从我们身边点点滴滴做起,要不然,和谐文明永远是一句空话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