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middle/4cdb87d5hb854170009b6&690
CNTV消息(微博联播记者李文学报道)光天化日之下,摆在门口的元宵竟然不见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被城管执法人员“征用”拿到敬老院慰问去了。这是2月2日哈尔滨市双城市一些商贩遇到的事情。而双城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给出的说法是,他们就是一个抢的单位,领导让他们抢他们就抢。2月6日,该局局长在接受微博联播记者采访时承认执法人员执法“走样”。
“不告诉我们一声就给搬走了,这和偷、抢有什么区别。”2月6日,事情已经过去了4天,半分利副食店的张伟在向微博联播记者讲述事情经过时仍难掩愤怒。据其介绍,元宵节前她进了些元宵卖,冰箱放不下,剩下的100多袋怕放在屋里化了,就装到几个大箱子里放在了室外门口的右侧。“2号那天早晨7点多开门时摆那的,9点多就没了”
看到这样的新闻,面对城管这样的做法,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城管,顾名思义,是为了城市的环境美化,整治脏乱差的一个执法机构,倒也无可厚非,城管确实也为城市的美化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付出了一定的力量。但各地的城管队伍素质不一,尤其是近些年来,城管也是最为敏感的职业之一,更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热门话题。主要体现在:一是执法过度,有些地方,为了对城市环境的整治,甚至出现了暴力行为,给老百姓留下了极坏的印象,是否在执法上要按照法律法规以及正常程序进行,不要过度引起过失,这样的执法是不可取的,也会让老百姓产生反感,社会上流传着一些话,比如城管就是多管局,啥事都要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存在的一种现象;二是管理监督不严,有些地方,对城管队员的教育以及在执法过程中的监督机制缺失,产生执法走样,偏失,让老百姓产生误解,给城管的执法形象以及工作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很多人不予配合,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三是要人性化执法,一些地方,为了整治摊贩,把摊贩赶来赶去,最终不但问题没解决,反而弄出一堆事情出来,对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不说,也损坏了城管的自身形象,其实,在执法过程中,要人性化一些,毕竟摊贩也是人,也要生存,可以通过某种渠道,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实在不愿意接受的,采取一些强制措施也是必要的,但不能人人都这样,如此就过了,就会失去说服力和威信;四是提高城管队员执法水平,很多城管队员都带有强权意识,认为这样做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方式方法,不通过狠招,就难以整顿,确实也有少数人不予配合,给城管执法带来难度,但城管队员的自身素质必须要加强,不要动不动就大动干戈,用没收,罚款来处置,把老百姓都吓怕了。
就像哈尔滨市双城市的这些城管一样,那还了得,不和商户去沟通,就这样把商户的东西没收了,不管咋样,总归要有一个没收的理由和处理办法吧。难道没收了,东西就不见了。虽说,把这些没收的东西送到了敬老院,看似是做了一件好事,但要是敬老院的老人知道是用这样的方式送来的,估计老人们也难以接受,难以下口。文明执法,透明执法,这是首要的前提,可我们一些地方的城管,就是置之不理,无动于衷、这样的行为真的会令老百姓们心寒,这样的执法“走样”带来的后果又是什么呢?作为城管队员们,真的要好好地反思一下,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许才是改变老百姓对城管有一种偏见的看法。诚然,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阻力,那么就要学会克制和理智,真的不能像老百姓说的那样,用“匪气”的行为来执法。再者,一个城市的美化,也不是光靠城管这一家,而是依靠整个社会,大家形成合力,齐抓共管,那才是向美好的环境和亮化生活走进文明的一步。从这起事件中,作为城管部门,要认真总结,吸取教训,把工作的失误作为新的起点,不要再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毕竟这种事情不合符规范也不合法更不合情,还是不要这样做为好,本身是正常的执法,被老百姓说成偷与抢,就难逃其咎了,还是透明、文明执法一点的好。
要让城管重新树立起在老百姓心中好的形象,杜绝执法中的乱象违规,应该从源头抓起,必须从工作中的点滴做起,更要做到人性化执法,良性循环执法,不要像本文中的那些城管,就令人心寒了,无趣了,没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