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卫统〗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2007-07-22 14:45:43)
 〖卫统〗
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常用相对数
     构成比  
 又称  相对比  构成指标  频率指标
 定义  两个指标之比  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  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
 特点  可以同质,可以不同质  一定是同质的  

 

*应用相对数时应注意的问题:

1、计算相对数的分母不宜过小。

2、分析时不能以构成比代替率。(意义与概念的不同)

3、对观察单位数不等的几个率,不能直接相加求其平均率。(要经过标化)

4、资料的对比应注意可比性。(要求同质,同法,及内部构成的相同才有意义)

5、对样本率(或构成比)的比较应遵循随机抽样,要做假设检验。(率的比较如何作假设检验?)

标准化法

标准化法

至少有一组分段发生率才行。

标准化率(调整率)

SMR就象SMZ,磺胺系数?〖卫统〗 <wbr>分类资料的统计描述

 

标准化法到底有些什么意义?

记忆:(甲乙两县食管癌的比较)人口构成不同,不同年龄组的率不同,这种混杂因素造成了假象,所以,一定得经过标化。

如何标化-------  二种方法

 

A、直接法

1)知道被标化组的分段发生率和标准组的分段人口绝对数。

把被标化组的发生率引入标准人口组

被标化组分段发生率*标准组的分段人口数(累加)=标准组的总发生数→→除以标准组的总人口数。

2)知道被标化组的分段发生率和标准组的分段人口构成比。

被标化组分段发生率*标准组的分段人口构成比(累加)=(免去再除一步)直接得出标化率。

B、间接法

知道被标化组的总发生数和标准组的分段发生率。

标准组的分段发生率*被标化组的分段人口数=预期发生数

标准化发生比(SMR)=被标化组实际发生总数/预期发生数

标化率=SMZ*标准组总发生率

(说明:间接法是以被标化组的人口构成为基础求得的标化发生率,因此,不能用于互相比较)

习题

 

 

1、反映某事物现象实际发生严重程度的指标宜采用

年龄别发病构成比

年龄别发病率

性别发病比

发展速度环比

标化率

(A)

2、变异系数是反映变异程度大小的指标,它属

动态数列

相对比

构成比

集中趋势指标

(C)

3、相对数指标分析中,下列哪项正确

加权平均率属构成指标

相对比必须是同类指标之比

构成比反映某事物现象发生的强度

标化率不反映某现象发生的实际水平

率可反映某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的比重

(D)

(那标化率到底能反映什么?)

4、标准化死亡比(SMR)属

构成比

定基比

相对比

比数比

环比

(C)

5、麻疹疫苗接种后血清阳转率的分母应为

麻疹患者人数

麻疹易感人数

获得麻疹终身免疫人数

麻疹疫苗接种人数

麻疹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人数

(D)

6、经调查甲、乙两市的冠心病粗死亡率为45/10万,按标准人群年龄构成标化后,甲市标化率为52/10万,乙市为40/10万。故可认为

甲市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市年轻

甲市年龄别人口构成较乙市老化

甲市冠心病诊断较乙市准确

乙市冠心病诊断较甲市准确

甲乙市冠心病患病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A)

(标准化法到底在统计学上有什么意义?)

7、欲比较两工厂同工种工人某职业病患病率的高低,需假设

两厂该职业病的患病年龄构成相同

两厂工人数相同

两厂患病人数相同

两厂该工种工人的工龄构成相同

两厂工人工种构成相同

(D)

(去除可能的混杂因素)

8、某地1990年6月30日有男性人口13697600人,男性人口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18311人,其中冠心病死亡654人,计算该地男性人口冠心病死亡强度

654/13697600*100000/10万=4.78/10万

654/18311*100%=3.57%

18311/13697600*1000‰=1.34‰

654/13697600*100%=0.00478%

资料不全,无法计算

(A)

(何谓死亡强度?)

9、用某新药治疗急性腹泻患者31例,一周后痊愈25例,由此可认为

新药疗效好

该新药疗效一般

该新药只有近期疗效

此治疗例数少,可用可信区间推论治疗情况

无法说明该新药疗效是否有意义

(E)

10、下列关于相对数表述正确的是

治疗2人治愈1人,其治愈率为50%

构成比和率的作用是相同的

几个组的率可直接相加求平均率

内部构成比影响总率比较时要作率的标准

计算相对比时分子和分母必须性质相同

(D)

(A不对在哪里?它是符合率的定义的呀?)

(应用相对数时的五个注意事项)

 11、概括一定时期内HIV阳性率的增长速度,可选用

平均发展速度

定基比

平均增长速度

增长量

环比

(C)

12、直接标准化法选择的标准是

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组标准化死亡率

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构成比或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

各年龄组标准人口数或各年龄组标准死亡率

 各年龄组标准预期死亡人口数

各年龄组标准分配死亡率

(B)

13、关于率的标准化叙述中错误的是

标准化率也称调整率

率的标准化是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计算

率的标准化可按已知条件选择计算方法

标准化率要高于实际率

标准化率常用于反映总率间相互对比的水平

(D)

14、率的标准化法的意义是

使计算的结果相同

消除内部构成不同对总率的影响

减少第一类错误

减少第二类错误

减少抽样误差

(B)

15、甲县肺癌粗死亡率比乙县高,标准化后甲县肺癌标化死亡率比乙县低,最可能的原因是

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高

甲县的诊断水平比乙县低

甲县的肿瘤防治工作比乙县差

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大

甲县的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比乙县小

(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