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2023-03-16 15:04:14)
分类: 文言阅读

2019年全国一卷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贾生谊(    )洛阳人也年十八以(   )能诵诗   )书   )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            门下   )甚幸   )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    )为天下第一,   )与李斯同邑   )而   学事   )焉,乃   )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   )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    博士   )。是时    )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    )为之   ),人人各   )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  )也。孝文帝   )之,超迁   ),一岁   )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  )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   ),而   )当改正朔   ),   服色   ),   )制度,定官名,   )礼乐,乃   草具    )其事仪法,色尚   )黄,数用五,为官名,悉   )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    ),谦让未遑   )也。诸律令所    )定,   )列侯悉   )国,其    )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   )以为贾生任公卿    )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   )尽   )之,乃   )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   )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    )之,不  )其    ),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      )往行,    )渡湘水,为   )以    )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      )。孝文帝    受釐    ),    宣室    )。上因(   )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   )。贾生       )道所以  )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既罢    ),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    )之,今不   )也。   顷之   ),   )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    )之。文帝复   )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    ),以为患之       )此起矣。贾生   )上    ),言诸侯或连    )数郡,    )古之制,可      )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   )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答案

贾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名谊(名是供长辈呼唤;字,又称“表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洛阳人也(句式:判断句)年十八以(因为。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能诵诗属(zh,连缀。见《张衡传》“衡少善属文”)书闻(闻名,出名。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于郡中(句式:状语后置句)吴廷尉为河南守(即太守,是郡守的尊称,古代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闻(听说。见《荆轲刺秦王》“乃今得闻教”)其秀才(指才能优异。见《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召(招呼。见《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置(安放。见《逍遥游》“置杯焉则胶”)门下(在某人的门庭之下)甚幸爱(欣赏)孝文皇帝(孝文皇帝是汉文帝的谥号。谥号是对古代君主、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后妃等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指为官的政绩)为天下第一,故(从前。见《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位厨”)与李斯同邑(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而常(“尝”,曾经)学事(……做事)焉(代词,代李斯),乃征(征召,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见《张衡传》“征拜尚书”)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很。见《过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博士(是学官名,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是时(这个时候。见《荆轲刺秦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都。见《赤壁赋》“肴核既尽”)为之对(应答),人人各如(好像。见《赤壁赋》“如怨如慕”)其意所欲出。诸(各位)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比得上。见《邹忌讽齐王纳谏》“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也。孝文帝说(“悦”,喜欢)之,超迁(超级提拔),一岁()中至太中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贾生以为(认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和平融洽),而固(确实)当改正朔(一年的第一天。正,一年的开始;朔,一月的开始。古时改朝换代,新王朝表示“应天承运”,须重定正朔,改正朔,就是改定历法),易(改变)服色(指车马服饰的颜色),法(订立)制度,定官名,兴(振兴)礼乐,乃悉(都。见《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草具(草拟)其事仪法,色尚(崇尚。贾谊认为汉朝是土德,土,黄色,所以尚黄)黄,数用五(“五行之说”),为官名,悉更(改变。见《荆轲刺秦王》“愿足下更虑之”)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刚刚登上帝位),谦让未遑(无暇,指没有时间。见《采薇》“不遑启居”)也。诸律令所更(更改)定,及(以及)列侯悉就(接近,走近。见《劝学》“金就砺则利”)国(列侯悉就国:要求诸侯都要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因当时有不少宗室功臣受封之后,依然不离京城),其说(思想,观点。如“著书立说”)皆自贾生发(产生。见《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之。于是天子议(商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三公九卿”的简称。夏朝始设,周代沿袭,“公”是周代封爵之首,“卿”是古时高级掌管或爵位的称谓)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即之类,指这些人。见《过秦论》“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尽害(嫉妒)之,乃短(说坏话)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独揽,独有)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疏远,不亲近)之,不用(采用)其议(提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之后,已经)辞(告辞,辞别。见《鸿门宴》“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往行,及(等到。见《过秦论》“及至始皇”)渡湘水,为赋(即辞赋,古代写景抒情的一种文体。见《滕王阁序》“一言均赋,四韵俱成”)以吊(悼念死者)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被征召)见(拜见)。孝文帝方(正。见《苏武传》“方欲发使送武等”)受釐(汉制祭天地五畤,皇帝派人行祀或郡国祭祀之后,皆以祭余之肉归致皇帝,以示受福,叫受釐),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放在脚后跟上)宣室(宫殿名,在未央宫中,是皇帝斋戒的地方)。上因(因为)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本源)。贾生因()具(详细地。见《鸿门宴》“具告以事”)道(讲解。见《桃花源记》“不足为外人道也”)所以然(这样)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古人席地而坐,前席指在坐席上往前移动,这是亲近的表示)。既罢(完毕后。见《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罢,归国”),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超过。见《项羽之死》“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之,今不及(比得上。见《师说》“其贤不及孔子”)也。”居(度过一段时间)顷之(不久),拜(任命。见《廉颇蔺相如列传》“取阳晋,拜为上卿”)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当老师)之。文帝复封(指帝王赏赐)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列侯不是侯爵,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等级,公侯伯子男为第一、二品,县侯为三品,乡侯为四品,亭侯为五品)。贾生谏(指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以为患之兴(兴起。见《劝学》“风雨兴焉”)自()此起(开始。见《鸿门宴》“项庄拔剑起舞”)矣。贾生数(多次)上疏(奏章。疏,是古代臣子向皇帝分条陈述自己对某事意见的一种文体。臣子向皇帝陈述自己的意见常用的文体还有表,如《陈情表》),言诸侯或连(接连。见《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数郡,非(违背。见《论语》“非礼勿听”)古之制,可稍(渐渐。见《苏武传》“稍迁至栘中厩监”)削(削减)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后代)。贾生自伤(悲痛,感慨)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点睛】参考译文:

  贾生的名叫谊,是洛阳人。十八岁的时候,便以能赋诗作文而在全郡有名气。吴廷尉当时是河南郡郡守,听说贾谊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把他罗致到自己门下,对他很赏识。孝文皇帝即位不久,了解到河南郡的吴郡守治理政事、安抚百姓在全国最有成绩,过去又因与李斯是同乡而常向李斯学习,就把他征召到朝廷担任廷尉。吴廷尉便向皇帝推荐贾谊,说他很年轻,颇为通晓诸子百家的学说。于是,文帝便把贾谊召到朝廷任命为博士。

  当时贾谊才二十岁出头,在朝臣中是最年轻的。每当皇帝诏令臣下商议政事,各位老先生往往无言答对,而贾谊却总是答得很完满,人人都感到贾谊所讲的,正是自己所要说的。于是,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才能赶不上贾谊。文帝也很喜欢他,一年之内,就把他从博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汉兴到文帝经过二十多年,天下已经安定,朝野和睦,应当更定历法,改变所崇尚的颜色,订正法令制度,统一官名,大兴礼乐,便详细草拟了各项仪礼和办法,建议崇尚黄色,遵用五行之说,重新确定官名,全部变更秦朝的法度。文帝刚刚即位,谦恭谨慎,一时还顾不上这些事。但一些律令的更定,以及在京城的诸侯回到封国,都是贾谊出的主意。因此,皇帝和大臣商议,打算把贾谊提拨到公卿大臣的位置。绛侯周勃、颖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等人都嫉妒贾谊,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因此,皇帝从此也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建议,并派他去作了长沙王吴差的太傅。

  贾谊已经辞别朝廷前往任所,听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而去的,心情抑郁(不愉快)。在渡湘江的时候,作了一首赋,来凭吊屈原。

  又过了一年多,贾谊被征召到京城晋见皇帝。正赶上文帝坐在宣室接受神的赐福。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便询问鬼神的本源。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一直谈到夜半,文帝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向贾谊面前移动。谈完之后,文帝说:“我好久不见贾生了,自以为超过了他,今天看来还是不如他。时间不长,就任贾谊为梁怀王刘揖的太傅。梁怀王是文帝喜爱的小儿子,好读书,所以文帝让贾谊做他的师傅。

  文帝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侯。贾谊谏阻,认为这样做祸患就会由此产生。贾谊屡次上书,指出诸侯势力过大,有的封地连接数郡,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文帝不听。

  几年以后,粱怀王骑马时,从马上跌下摔死了,没有后代。贾谊认为自己这个老师没有当好,很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就死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