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表达方式及作用02
(2015-07-29 12:53:29)
标签:
股票 |
分类: 表达技巧 |
写作技巧-----议论
http://cbx5862.blog.163.com/blog/static/28309522008031104748874/
议论是一种主要的行文方式,它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周密。议论是一种评析、论理的表述法。
一篇或一段完整的议论,通常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要素组成。
议论分两大类,即“立论”和“驳论”。立论称“证明”式文章,驳论称“反驳”式文章。
议论的特点是以理服人,用说理的办法,以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直接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评论、证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议论,说长道短,论是说非。在写作时,更要进行议论,宣扬观点、阐明理论,来影响读者。
详细解释
1.评论人或事物的是非、高低、好坏。亦指非议,批评。
2.
对人或事物所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或言论。巴金《<往事与随想>译后记》一:“作者随时随处发表的这一类议论,就在当时看,也不见得都正确。”
一、议论文中的议论
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作者的观点;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3论证:用证据来说明的过程,即怎样证明。
如何写好论点、论据和论证
一、论点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择材料的依据,是论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文中起统帅作用。写作时注意:论点应正确、鲜明、有现实意义;论点一经确立,在写作时就必须紧紧把握住中心论点来选择结构,不能缩小、扩大或者转移论点;对提出论点的方法进行恰当的选择。
二、论据是论点的基础。论点是在论据的基础上推论出来的,没有充分可靠
的论据,论点只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因此论据在议论中十分重要。
写论据首先要考虑:用什么作论据?可以是事实:事实论据。如可靠的事例,历史性
资料,人证,物证,统计数字,等等。也可以是理论:理论论据。如社会科学理论、自然
科学理论,权威人士的言论,还有格言、寓言、谚语等。其次,要充分注意对论据的要求:
一、真实。材料须是客观存在的,具体可靠的,真实无疑的,令人可信的;二、典型。材料
须反映事物的本质,具有代表性;三、充分。材料是必要且足够的,有很强的说服力。学习写作论据,要克服或改正以下毛病:l、论据不足,空谈理论,有实无虚。2、堆
砌材料,论据臃肿,有虚无实,材料淹没了观点。3、论点论据互不统一,使论点站不住脚。4、材料不真实,瞎编假造。
三、论证是组织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它好像一条线,把论点和论据有机结合起来。
论证方式有:归纳论证(归纳法);演绎论证(演绎法);类比论证(类比法);引证论证(引证
法);因果论证(分析法);举例论证(例证法);引中论证(归谬法);等等。
【简而概之:喻证法、例证法、引证法、正反对比论证】
论证方法有:
(一)证明(立论)
证明是指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说明它是正确的,从而把论点建立起来。证明又称“立论”。
l、举例:是一种用真事实例作为论据进行立论的论证方法。夹叙夹议,就是用“叙”表述事实材料,提出论据“议”进行评论,证明自己的观点。
2、分析:是一种通过分析问题进行论证的方法。要求作者分析问题、剖析事理,来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因果关系,从而证明观点的正确,以确立论点。
3、引证:是一种通过引用经典名言或科学公理、常识常理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要注意的是,被引用的言论、事理必须经得起考验,是客观真理。还要注意引用不可过多。
4、对比:也是一种例证法。它与一般例证法不同的是除了举例外,还要用事例加以比较,突出事物本质,确立论点。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在比较之中,容易开启人们的思想,扩展人们的眼界。它比一般论证包涵更丰富的内容,因之道理也说得较为透彻。
5、类比:这是一种通过打比方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是一种形象化的论证方法。论证时可以
讲故事,打比方,引用成语典故,以此说明抽象的道理。
(二)反驳(驳论)
这是一种反证法,作者通过议论,设法证明对方论点是错误的,从而驳倒对方,树立起自己
的正确论点。反驳有三种方法:
1、反驳对方论点。即直接反驳对方论点的错误。具体写法有:
①用事实证明对方论点错误。这是例证法在反驳中的运用。但这里不是用事实证明什么对,而是证明什么错。
②剖析论点的错误及危害性。
③引申对方论点,以暴露其谬误。
④建立对立的新论点,以驳倒对方论点。
2、反驳对方论据。错误的论点有时是建立在虚假、错误的论据的基础上的;有的是捏造的事实和理由。从驳这些论据入手,将对方的论据驳倒了,其论点也就无法成立。
3、反驳对方的论证。错误的论点,有为它服务的论据,也有它的论证过程。对方论证过程中的逻辑推理错误一经揭露,其论点也就不攻自破。这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
二、记叙文中的议论
在记叙文中,议论是由叙述和描写引发出的对事物的感想、认识和评价,是在关键处的画龙点睛之笔。但不宜多用、滥用。记叙文在发表对所叙事件发表意见、主张和看法时,就要用到议论的表达方式。
记叙中议论的位置和作用有
①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是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
②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有的议论用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是为了与文章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③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文、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记叙文中的议论句一般就是记叙内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所以,在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思想的时候,要注意抓住这些议论句,通过议论句来看作者对所写事物的评价,这是了解文章主是思想的重要途径。
写作技巧------说明
在写作中,说明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它不仅是说明文的主要表达方式,在一般记叙文
、议论文和其它文体中也常要用到它。就是文学作品也离不开说明,如小说中的插话,剧本 中的舞台揭示,诗词前的小序等,都是说明。
说明与叙述、描写、议论的区别在于:说明偏重于科学性、知识性,任务是解释说明某
些客观事物,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而叙述、描写则偏重于具体、形象地反映或表现事物
的情状、变化,使人在感知中受到感动。也就是说,说明教人以知识,叙写动人以感情。说
明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例如:人物、山岳、湖泊、花草、树木、虫鱼、鸟兽、桥梁…
…等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理,例如:立场、观点、法令、制度,名词概念,学术流派,风 俗习惯……等等。
说明的主要特性有以下三点:
一、内容的科学性。说明必须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性,必须符合客观实际;分类 清楚,种属分明;能给读者科学知识。
三、行文的有序性。这是指说明必须按照说明的对象的牲和规律性,以严格的顺序进行说明,即前人说的“言之有序”。“言之有序”要因物而异有的可以依方位为序,有的可以以时间为序,有的可以以人们对事物的观察为序,有的则可以以副手自身的牲、规律和功用等安排为序。
说明的主要方法有:
1、概括说明:对事物的牲作概括的介绍性说明。这是一种最基本的说明方法,在说明文中用得最为广泛。
2、定义说明:用简明的语言把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忏悔概括出来,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概念。它是说明要领提示事物本质的一种方法。下定义要注意准确性,不能同语反复,不能用否定的判断形式,一般也不能用比喻。要全面说明一个事物,单靠下定义不够,还需要对定义作进一步的解释和阐述。所以,下定义的方法往往是同其它说明的方法结合起来运用的。
3、分类说明:为了说明的方便,对于复杂的事物往往可以根据它们的形状、性质、
功用等的差别,分成若干类,再根据这些类别一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的方法,能使文章头
绪清楚,读者容易理解。分类要注意标准一致,每次划分只能根据一个标准,如果标准不一
,就会发生混乱。分类时还要注意各子项要互相排斥,否则就会发生重复。
4、举例说明:举出事实进行说明的方法。为了说明一般情况和比较抽象的东西,使
说明的内容具体化,往往采取举例说明。举例说明有列举法和典型举例法两种。
5、比较说明:将两种以上有关的事物加以对比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6、比拟说明:为了把一些抽象的道理、复杂的事物写得浅显生动,还常常借助拟人 、比喻等修辞手法对事物作比拟说明。
7、解释说明:说明中对难于理解的名词、术语、概念等作必要的阐述,它比下定义 更为详细。
8、引用说明:说明一个事物,必要时还要引用有关的资料作为说明的内容,或作为说明的 依据。
9、数字说明:有的事物可以从数量上表明特征和本质,这就需要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10、图表说明:如用Microfost Word写作时,插入Microfost Excel工作表。图表与数字 一
样,有助于文字的说明。
以上10种说明方法,在写说明文体时,可运用一种、二种,也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性说明。
前一篇:[转载]小说阅读知识清单
后一篇:鉴赏诗歌的形象之意象和意境 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