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教学反思
上周完成了《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的教学,现在觉得有以下想法: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中最后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运算定律,以及整数的简便运算,对于整数的简便运算,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运用整数运算定律、减法性质、除法性质在算式中首先把整十、整百、整千的得数计算出来,以便达到简便的目的。
小数的简便运算学习基础,主要是乘法的运算定律,这三个运算定律中,分配律是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先在小组互相交流,在发表意见,既培养了学生进行简算的意识。也提高了灵活性;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学生经典错题,如:1.2×(100+2)=1.2×100+2,0.25×4.4×0.7=0.25×(4+0.4)×0.7=(0.25×4)+(0.4×0.7)用以提高学生纠错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简便运算能力,我对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题目类型做了一些归类,分类如下:
1、 能计算出满十、满百、满千或者能容易口算出结果的算式,如0.125×4.78×8。
2、
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运算,如7.2×2.5+2.8×2.5=(7.2+2.8)×2.5
3、 拆数后利用乘法分配律,其中又可分为把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数相乘(这个数能被4、8除尽,如6.4,32等)还有两个数相加减(这个数接近1、10、100、200等),如、0.25×32×1.25=0.25×4×8×1.25;0.65×10.1=0.65×(10+0.1)、4.86×99=4.86×(100-1)。其中把一个数拆分为两个数相乘的,拆分后往往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拆分为两个数相加减的,拆分后往往运用分配律计算。
另外,还需强调的是,看到125想到8,看到25想到4等“重要秘密”。
《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已经教学完毕,我想对学生进行专题测试,以便发现更多的问题,来完善自己的教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