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小说:有邀请函也不好使

(2024-09-23 10:19:05)


作者:国红

一场暴雨之后,滨城温度骤降。周日,风还是很大。我像往常一样,五点半就起来了。因为要去某大学参加一个机器人论坛,我七点多就出门了。考虑外面的车不让开进学校,估计附近停车也不方便,我只好换乘公交车了。还好今天周日,又赶上大风降温的天气,路上车不多,也不算堵。但由于旅途遥远,还是没能赶在开会之前到达。好不容易到了校门口,我连忙出示参会的邀请函,还是一份市科技局的红头文件。

“刷身份证!”一个吃得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的保安拦住了我。

“我来参会,在人工智能协会报名了。通知里没要求带身份证啊,说出示邀请函就行了。”

“不行,都得刷身份证。”保安肥硕的身子像一堵墙。

“你看,”我把手机递给他,“这是水下机器人论坛的邀请函。”

这时,又过来一个年轻人,也是去参会的。他拿出身份证刷了一下,但闸机并没有打开。

“不行啊,刷身份证也进不去。”

保安说,“那我就没办法了。”

年轻人走到一边,拿出手机打电话找人帮忙去了。

这边,我有点着急了:“都快九点半了,迟到了,论坛九点就开始了。这是市科技局组织的活动,都是有邀请函的。”

“有邀请函也不好使!”保安非常强势,满脸横肉都涨红了,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也不能因为你一个人的阻碍,就影响我们开会吧。”我也很气愤,东北的官僚主义真是无处不在,有一点权力都要放大到无限。

“你找校长啊,让他打电话过来,我就给你开门。”

话说该大学校长是谁?我还真不认识。老师倒是认识几个,但因为该校在机器人研发方面并不是强项,我们的交集不多。我一时还真不知道找谁打电话帮忙。

“我是在AI协会报名的。”

“啥玩意儿?我不管你啥协会不协会的,到我这,都得遵守学校的规定!”

我马上给协会秘书长打了电话:“你好,我在理工大学门口,保安不让进,有邀请函也不行!”

“你把电话给保安,我和他说一下。”

我把手机递给保安,保安一开始还抱着膀子不接电话。我说,“你就接一下嘛,看看是不是人工智能协会的。”

秘书长和他又解释了半天,说明了本次论坛的重要性,时间地点和邀请函都对得上。我还把协会群里发的会场照片给他看了。但那个保安还是油盐不进。

秘书长又发语音过来,让我给负责组织本次活动的科技局领导打电话。

我也不是不认识更大的领导,但今天是周日,参会这点小事,哪好意思打扰人家呢?谁知道,遇到这种四六不通的保安,节外生枝。

无奈,我只好拨通了组委会科技局领导的电话。那边也是一位女士。她说,“您先别着急,加一下我微信。”

我加了她的微信,她又把邀请函发过来了,并且让我打开给保安看。

“我刚才一开始就出示邀请函了,但他们不认啊。”我无可奈何地说。

“有邀请函还不让进,为啥呀?”组委会也很纳闷,“您开车了吗?”

“没有,考虑外来车辆部让进,外面停车也不方便。我特意起大早,换乘两遍公交车赶过来的。”

  这时刚才那个小伙回来了,说是认识某某老师,又让保安接了那个老师打来的电话。保安这才让他进去。

我一看,赶紧再次让保安接电话,刚开始他还是一副顽固不化的态度。听说对方是大连市科技局领导,语气立马缓和了。

“都十点了,AI协会也找了,科技局领导也打电话了,再不让进,我就回去了。”我转身要走,保安却笑了:“进去吧。”

他是心满意足了,我却完全没有兴致参会了。我本来就路痴,学校院里很少过来,还是五年前拜访过一位院士。

刚开学,校园里静悄悄的。也不知道会场在哪,沿途连个标识都没有。我问了好几个人,都面无表情地说不知道。高德导航也看不明白,还越走越远了。

周日起个大早,喝一肚子西北风,就为了过来吃闭门羹?我越想越气,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既然无缘,就再不见吧。

出来时,换了一个年长的小个子保安:

“你什么情况?”

“我来开会,没找到地方,就算了。下午还有事呢!”

“那行吧。”保安这回倒是痛快,可能实在没有理由阻拦了,开门了。

我一出来,赶紧去马路对面坐车走了。是非之地不宜久留,而且下午确实有事,我还得换乘两遍车,跑到城市的大东头。

车窗外秋风萧瑟,落叶飘飘。又想起2018年,我们在会展中心参展。上海一个机床厂的合作伙伴,陪我在场外坐着等到晚上八点多!后来还是这个科技局领导亲自开车过来,才和展馆协调好,让我们把机床和机器人设备拉进去。所以以后就很少在本地参展,参展也不带设备了。离开的路上才看到,群里有人发的信息:原来开会地点写错了,很多人都没找到,或者走错了地方。

路上车很少,很快就到了市中心。中午总要吃饭,经过一上午的周旋,我也感觉疲惫不堪。我买了月饼和水果,出来坐在小广场的椅子上,一边吃一边思考着。也许是商圈的高楼大厦遮挡,风小了很多。中午明媚的阳光晒着后背,很舒服。到底是什么让东北从老工业基地跌落神坛,沦为被改革开放遗忘的角落?而且那漫长的季节,长达四五十年之久!每次听到“投资不过山海关”,我们都很难过。但这里的人确实很难改变了。事后,我又给一个熟悉的科技局领导发微信。他说,现在学校还是执行疫情期间的管控,没办法。各自为政,没有凝聚力,既不和外部交流,内部也不抱团。这种营商环境何时能改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