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说:上岸
(2023-10-29 10:45:37)作者:国红
连续忙了一个月,两个展会和两周的科普活动,终于把机器人发走了!我也可以喘口气,抽空去做个体检了。这段时间帮忙的几个朋友也辛苦了,正好带他们一起去,于是周末我给小刘发微信:
“今年我们公司体检还有,我想下周二去。你有空吗?去体检吗?”
“可能去不了呀,心意收到啦。”
“你哪天有空?周三周四呢?只要提前和我约好,哪天去都行。”我又补充一句,“早上八点就开始了,九点半结束,还是老地方,中山区那个门诊。”
“刚应聘到开发区的一个外贸公司上班。”连着发了几个笑脸,隔着手机屏幕也能感觉到他的好心情,“周一到周五,早八晚五都卖给别人啦,哈哈。”
“祝贺!”
“谢谢。”
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创业7年,在经历了事业和婚姻双重失败后,他终于又去打工,做回老本行,上岸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啊。
小刘其实也不小,40多岁大叔了,只是因为他比我小几岁,所以我一直就叫他小刘。想当初我们刚认识那会儿,他确实是小刘,一个意气风发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创业者。我们是在一个创业营的公益讲座学习班上认识的。当时我自己成立公司已经三四年了,也想开拓一下思路。而小刘则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鼓舞下,潇洒走一回,从工作了12年的外贸公司裸辞,一头扎进商海创业了。作为985毕业生,小刘也不算头脑发热,他先申请并拿到了一个专利,然后注册的公司。几期创业营他都参加了,学习很认真,也经常和导师以及其他学员互动,一起讨论品牌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和公司运营的问题。
后来,我们公司和人社局合作,承办工业4.0高研班,他也是第一批学员。他想建厂,利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让自己的专利产品实现产业化。为此,我还特意把他的需求,发给了机器人四大家族知名品牌的经理,帮忙分析可行性。也发给了我们引进的德国专家。夏季达沃斯,德国专家来华期间,我还组织了一个小型圆桌会议,一起分析了他的项目。
然而,创业终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小刘来说,创业这7年,简直就是他人生的滑铁卢。一开始,他到处听课学习,写了几百遍商业计划书!我不仅帮他完善过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部分内容,也帮他介绍过投资人。可惜始终没能融到资,反而上当受骗,赔了不少介绍费和咖啡钱。那些年有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
融资无望,他又想申请政府补贴,毕竟是专利产品,也有一定的社会效益。他按照各种补贴项目的要求,写了很多很多的申报材料。里面当然也有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的内容,他也经常把我写进去,作为技术副总、总监或者顾问等等。直到他被沈阳一个公司骗了5000元,才幡然醒悟,就此打住了。他终于明白,很多公司都是打着申报政府项目骗创业者钱的,毕竟真正符合条件拿到补贴的公司寥寥无几。
我也经常劝他,你要尽快做产品开发市场了!或者你先做贸易,利用以前的外贸资源赚点钱,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不是一天能够建起来的,前期投资比较大。于是,他做了几个产品模型,开始全国各地跑展会,推销自己的产品。但贸易他是不屑于去做的。“老子做外贸十几年了,受够了给人打工,现在专利都有了,干嘛还去当那个倒爷?我出来创业,就是要做自己的品牌和产品!中国的企业就是要像华为那样,杀出一条血路来,不能只做贸易,或者做些低端的代加工了。”
但妻子去意已决,果断离婚,而且把年仅4岁的女儿也带走了。小刘从此变成了胡子拉碴的老刘。一切似乎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着,他的人生轨迹迅速滑落。父亲和哥哥相继去世后,小刘把房子出租了,搬回老母亲那里。人去楼空,灶冷屋清,再回那个家里也是难受。儿子不孝,也没有赚钱的本事,就守着老妈,给他做点饭吃吧。
有一年冬天,我为了安慰他,特意约了几个朋友来家里吃饭,还炖了大鲤鱼,希望大家运气赶紧变好。不过鲤鱼是吃了,好运没来,疫情却来了。
2020年疫情期间,小刘又给我打电话:
“你好,最近忙啥呢?有个一夜暴富的机会,你干吗?”
“啥好机会?”我很诧异。
“现在口罩严重断货,你知道吧?我朋友在郊区有个小厂子,厂房现成的,你帮忙设计个口罩生产线,咱们马上就干起来了!”
“资金怎么解决?”
“人生能有几回搏?我想把房子卖了,反正出租的房租也没多少钱,不如背水一战。”
“那可不行,房子不能卖。口罩生产线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你也没有资质,等你生产出来,人家早就干了。”
“你总是瞻前顾后的,算了,我自己找机器人厂家去!”
孤注一掷,他这是要疯了吗?我赶紧给几个朋友发微信,让他们一定劝阻他,别盲目投资。他已经失去了老婆孩子,就剩下一个房子了,后半生就这点家业了。其他几个朋友也分别给他打电话、发微信,大家好一顿劝,总算把他按住了。他这一待下来,就是三年。期间我们公司参展过两次,他没有事就过来帮忙。他一个人,没有家庭也没有工作,也算落得清闲。他也参加过几次鹊桥会,想着再找一个。他前妻离婚没几天,就带着女儿改嫁了。但他一个创业失败的中年失意男人,想要梅开二度却比登天还难了,谈了好几个都告吹了。虽然他也曾经玉树临风一个美少年,但现在落毛的凤凰不如鸡了。再婚尤其难,一谈到实际问题钱,就没有哪个女人还敢浪漫了。
时光飞逝,转眼就是疫情之后了。人工智能更加火了,正好有个朋友做这方面培训的。
“现在都少儿编程了,你女儿也上学了吧?”
“三年级了,10岁了。”
“有个朋友做少儿人工智能培训的,就在中山区,离你还挺近的。”
“不行啊,我每个月只能见到她两次,再说我也没有钱给她交那个学费。”
“你和她妈说说,你们离婚那么多年了,孩子也大了,有啥可过不去的,就让你多陪陪孩子吧。”
“说不通,她妈就是不让我和孩子多接触,之前我还是闹到法院,才允许我每个月看两次。”
“没办法,人家后爹有钱,财大气粗。”
“哦。”本想推荐孩子学习,没想到勾起了他的伤心事。最近一次见面,是在科普基地,小刘过来帮忙两天,我也教了他机器人调试。
“不行啊,老了,也不想学了。”
“也没有钱交学费,我今天就请你喝个饮料吧。”出来路过水果摊,他买了一瓶鲜榨果汁给我。
“我想吃烤红薯,不想喝果汁。”
“下次吧,等兄弟找到工作了,请你吃烤红薯。”
境随心转,果然他现在找到工作了,回到老本行做外贸了。如今这形势,外贸也不好做了,不过有点固定工资也好啊,走一步看一步吧,人总要面对现实。不知道他是否听过周易课,从玄学的角度,有些人命里没有偏财运,只能打工。而小刘只是千千万万创业失败者中的一员。四十不惑,人总要失败以后才能变得成熟。只是有些人越挫越勇,有些人一蹶不振。今天天气真好,手机里播放着歌曲:“看风筝,飞多远,未断线。看一生,万里路,路遥漫漫。”希望大家明天会更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