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巴菲特伯克希尔价值投资投资理念随笔感悟 |
分类: 投资视角 |
截至6月21日,伯克希尔公司A股股价收于10.8万美元。
在1965-2006年的42年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4%,累计增长361156%;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公司的年均增长率为10.4%,累计增长6479%。目前,伯克希尔公司保持着全球最昂贵股票的头衔。
1965年,35岁的巴菲特收购了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企业——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经过近40多年的辛勤耕耘,一个摇摇欲坠的纺织企业转变成了一家拥有73家控股企业、总资产1650亿美元的投资公司。
六十年代,巴菲特及其合伙人买进伯克希尔的股票时,股价仅为7元。从7元到每股10万美元。这一可怕的成绩单对于国内众多的上市公司和众多的投资人而言,或许在仰望之余更应该反思。
7美元到10万美元的“光辉历程”花费了44年的漫长岁月。44年中,不知有多少大小上市公司黯然消逝,不知有多少投资者奔忙劳碌而终无成就。
44年前伯克希尔是一只7美元的垃圾股,而44年后,在华伦·巴菲特的精心运作下,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7万美元,增长到2006年底的1650亿美元,成长为全球最贵的股票。
巴菲特在《致股东书》列出了选取其接班人的三点标准:独立思考、情绪稳定、对人和机构行为的深刻理解。
这些朴素的观点是否也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