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因为一篇篇微信号文章被转载数十万,我们在乡下的家,一下子“火爆”起来。许多朋友在微博上提问:真的每天住在乡下吗?对租住的房子投入那么多费用改造,值得吗?孩子怎么上学?冬天如何取暖?或者,你能帮我找个房子吗?
翻看房子以前的照片,想到我们搬离城市之前的种种矛盾心情,其实大家现在所提的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当初反复思虑的问题。
不过一旦决心搬离,剩下的,就是如何解决具体问题了。
改造。
乡下的房子一般都是租住,但双方都需在律师的见证下签署合同。有朋友会问,租来的房子花这么多得精力和成本去改造,值得吗?我的回答是,值得!房子构成家,是你每天最重要的港湾,住的舒服、住的开心,比这个房子最终是不是你的都要重要。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把它当成我们自己的”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造它,丰富它。
距离。
乡下距离公司,单程在五十公里左右,往返需一百公里,每天上班往返,的确很累。走京承高速,但上高速前堵,下了高速也堵。唯有回家时驶下高速后的那一段路,路旁是多年形成的茂密林荫和河道,四季皆有不同的景致。既然在乡下居住需要在路上耗费很长时间,那么我就早走,一般六点五十从乡下出发,八点左右就到公司楼下,看看书或是听听英语,心静了,反倒觉得都是风景。
取暖。
住惯了城里集体供暖的公寓,我们第一年冬天在乡下确实过得狼狈。房屋改造时铺了地暖,但烧锅炉我们却并不在行。虽然在乡下我们也请了村里的大姐帮我们打扫卫生收拾院子,他们也帮我们照看锅炉,但凡事总得有个适应期。第一个月,我们几乎冷得发抖,恨不得24小时开着电取暖器。好在解决取暖总有方法:我们在客厅加了壁炉,又在卧室装了空调,慢慢也就适应了。
自然与健康。
乡下院子大,小朋友在院子里就有的玩儿,再加上家里有只大狗,小朋友非常开心。我们自己种菜、种果树,食材都很健康。像我这样本来很不擅长厨艺的人,在新鲜食材的前提下,简单烹制的菜肴都很可口。我们在乡下基本不看电视,晚上一家人聊聊天、遛遛狗,睡得早,起得也就早了。仿佛把在城里总也睡不醒的城市病慢慢调整好了。周末我们一般不进城,约朋友们来乡下聚聚、喝茶聊天、生活做饭、或者在大坝上散散步,倒觉得比在城里充实。
乡村非桃源,但一旦搬离城市,就无比热爱地投入乡村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