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尽的盛宴

(2009-02-17 12:01:35)
标签:

杂谈

 

无尽的盛宴

《淑媛》2月15日刊,第四十四期已全面上市!

我从不将独自用餐的第一次经验,看成是一个没有人陪伴的夜晚。我把它视为第一次花时间和自己约会。没有别人的打扰,我们(我和相谈甚欢的自己)才能专注外界带来的感官刺激。

                                                   ——玛丽·坎特威尔《一个人用餐》

由露丝·雷克尔编辑的《无尽的盛宴》(《美食》杂志六十年精选作品)是一本非常好看,也很适合在闲暇时阅读的枕边读物。这本书的作者中有多位曾获普利策奖,也有多位像露丝·哈克内斯(《淑女与熊猫》)这样的作者回忆他们曾经旅行过地方的特色美食的文章,引领读者进入关于美食的奇妙世界。

我曾经在去年的卷首语里推荐过露丝·雷克尔的两本书:《天生嫩骨》和《美食评论家的秘密生活》,非常喜欢她的文风,而这本由她编辑的集子里,更是汇集了像《戴莫尔皇家糕饼店》、《印度缅想》、《上海:流金岁月》、《大蒜战争》、《美国餐饮教父:詹姆斯·比尔德的早年生活》等多篇妙趣横生的文章,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有一种说法是,食物比服饰流行更深奥,因为它能触动灵魂,改变人心。除了身体享用的满足之外,还有更多的心灵感触。的确,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关于食物引发的独特情感记忆,人生中总有几顿饭,因为当时的喜悦、震惊、新奇,让我们想忘也忘不了。更何况,饮食习惯与社会发展和物质环境息息相关,投射出人们的欲求与情感。

美食可以抚慰人心。1941年创刊的《美食》杂志曾被认为是天底下最愚蠢莽撞的投资:在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民生物资匮乏的紧张时刻,开办一本讲述“舒适生活”的杂志看起来是如此不合潮流。但杂志的创办人尔勒·麦克欧斯兰德却认为,越在面对灾难和不景气的年景时,每个人越要有乐观的精神,“过得好”是非常重要的信念。而在经济和物质发达的年代,看看我们周围,在大部分餐厅,食物不是被精心品尝而是被大部分浪费掉了,觉得很是心疼。

书中有多篇文章讲述了从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到最奢华的1920年代,从1929年经济大萧条到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期的食物发展,并配有多个食谱,得以让我们对那个已经逝去的年代有了充分的了解。其中的《丽池怀旧》一文,更是将著名的丽池酒店(Ritz-Carlton)与大时代的发展做了翔实的记叙。

1910年12月,纽约的丽池酒店开业(巴黎的丽池酒店于1896年6月开业),举行了盛大的开业晚宴。作者路易斯·戴耶特在纽约的丽池饭店任管理职位长达40年,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下酒店及餐饮业的变迁,以及人们对待饮食的态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丽池饭店保持着从容优雅的风范,那时纽约几乎所有的社交活动都在丽池举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奢侈放纵的风气下,丽池酒店的餐饮更加发达,酒店在设施方面不惜花费成本,想方设法添加了可提供用餐的法式户外花园,让客人可以效仿巴黎人在把其中享用美酒轻食;而为了让客人可以在仲夏夜的微风中享用晚餐,又修建了一座空中花园……到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禁酒令的实行和之后低落的餐饮标准几乎让丽池无力支撑。因为在1919年禁酒令实施之前,丽池酒店靠的是酒类饮料带来利润或出借场地的费用。酒店根本就不在乎厨房赚不赚钱,只需为食客奉上最上等的料理就可以了。作者曾一度因为料理赚了太多钱而受到酒店管理者的斥责——他们以为酒店没有提供市场上最好的食材给客人!

作者在文章中写到:禁酒令开始实行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人们就开始对费时用心的精致料理失去了兴趣。原因不难理解。当味觉被私酿的劣酒破坏,变得日渐迟钝,谁还有心思品味精致料理的细微差异?美国的高级餐厅在禁酒期间,普遍受到严重的打击。厨房必须自负盈亏,再也没有外援。直到禁酒令解除,人们才又开始悠闲享受好酒和美食,到1950年,丽池宣布结束营业,他在文章中感叹:世界真是变了!

另一篇《1920年代的鸡尾酒会》的作者是电影《绅士爱美人》的编剧啊妮塔·罗斯。她在文章中饱含感情地回顾了1920年代的鸡尾酒会。她说,虽然现代的派对越来越多,但是1920年代的派对女主人在选择与会的公众人物上较有影响力,气氛也更为阳刚。她认为与今天的派对不同的是,一个人可以在1920年代的鸡尾酒会上吸收到丰富的信息,那个年代并无其他娱乐可以和鸡尾酒会竞争,大家谈论的话题实用有趣,当你离开时,常会有“今天真是获益良多!”的那种感受,而且,那个年代的风流韵事比较浪漫,任何在鸡尾酒会上的邂逅,都有可能发展成终生的爱恋。在文章中她讲述了美国报业大王赫斯特和玛丽安·戴维斯的故事(他们在一次鸡尾酒会上相识,保持了34年的恋情)——不像现在的人们只关注纯粹的肉体关系。她说:参加现代的鸡尾酒会,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如今,丘比特已经不在公园大道上出没了。我们的社交友谊变得薄弱,固有的价值观也一再受到挑战。觉得很可惜的是,当今的男士似乎对男士的兴趣更高些。女士也不再为了引发罗曼史而打扮,只一心想让时装杂志的编辑印象深刻,让其他女人嫉妒。罗曼史早已随着生命力的殆尽,和开放得令人乍舌的性观念,而消失无踪……我一直相信含蓄的美感,送女孩子鲜花虽然普通,但男人在她脸颊上的一吻,就已足够透露出心中的热情。

被誉为美国餐饮教父的詹姆斯·比尔德也表示他最不喜欢大型的鸡尾酒会,把它视为娱乐里最不入流的方式:“客人拿着一杯酒,试过所有拇指大小的食物,加入一组人的谈话,几分钟后,呆板地告诉自己,好了,该换一组人了……”但他通过这种无聊的酒会却发现了商机:他改良了鸡尾酒会的食物,成立了“开胃小菜公司”,并随后出版了他的第一本食谱《开胃小菜和餐前薄饼》,这本书给他带来了极好的声望。《无尽的盛宴》一书中收录了关于比尔德的两篇传记和他自己的一篇《和比尔德一起煮意大利面》,几篇文章对应起来看,也是有趣的阅读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杯茶
后一篇:《圆舞》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