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

(2007-04-20 16:01:19)

1.jpg

 

  2001年去越南,那时在国内还买不到Lonely Planet的旅行指南,我跑遍书店,只买到一本薄薄的越南手册,并不实用。到达河内之前我们大多数信息都是从网络上获得的——许多旅行者会把自己的游记放在网上与人分享,里面有许多有用的信息。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河内的大街小巷,有许多当地人挑着担子,卖那种旧的Lonely Planet的旅行指南,价钱大概只合人民币1元左右,那是我第一次看到Lonely Planet的真面目。

  在越南的那次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对旅行的概念,因为有充裕的时间,我们每天悠闲度过,看到好吃的路边摊就坐下品尝,对于那些目的地虽然有大概计划,但更多的是随兴而至,在与当地人或是偶遇的旅行者的攀谈中,我们往往临时更改路线。还记得到达牙庄的那个晚上已经九点多,同行中的朋友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看到海景的地方入住,为此我们颇费周折,我和另外一个女孩疲惫不堪,恨不得打他一顿!那晚我们住得最贵,可第二天早晨起来打开房门,却忍不住欢呼,碧蓝的大海就在眼前!

  旅行中最大的快乐往往来自那些毫无预料的惊喜,就像毛毛在访谈中说的,以前在旅行中一走错路就会和旅伴吵架,互相指责,但慢慢发现那些不在计划中的地方往往充满惊喜。好友红英从阿根廷回来后给我看过一张照片,她的身后有美丽无比的彩虹,那天她本来是开车走错了一个路口,却邂逅了这样美丽的景象。在她请同伴为她拍下这张照片后,那道彩虹已经转瞬消逝……

  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喜欢在大街小巷消磨时间,观察那里的人,和他们攀谈,尽量多的尝试那些路边小吃,那才是代表那个地方特色。Lonely Planet是目前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自助旅行系列,许多旅行者按照它推荐的地方去住,去吃、去玩,但也有人讽刺说:旅行者带一本手册,按照手册上指定一切去做,到了一个目的地就翻开书寻找下一个目的地,反而忘了身边那些活生生的人和事,忘了和身边的本地人交流,这样的旅行方式,还真像是个“孤独星球”呢!

  红英在2000年去印度旅行后写过一篇文章,我一直印象深刻,她和一个英国女孩一起旅行,在印度她玩得很好,很享受,但英国女孩一直抱怨印度太脏、太乱,觉得人们看她的目光太不干净,“像在剥光她的衣服”。但红英说:“谢天谢地,他们看我的目光像是兄弟姐妹一般。”我觉得很会意:旅行中要敞开心扉,爱你所去的地方,如果一味抱怨,就享受不到旅行的乐趣。

  如果是在国内开车旅行,我们一般会查阅广东旅游出版的行知书系列,很实用。每次我们会记下详细的笔记,比如每天的里程,道路的状况,汽油的消耗等。在旅行时每晚写旅行笔记充满了乐趣,回来后朋友之间也会互相分享这些线路的体会。我也很喜欢阅读那些充满个人趣味的旅行自传,但可惜的是,目前在国内,能够出书的个人旅行者很少,能够形成系列的就更少了。Lonely Planet的创始人曾经说过:最好的旅行指南应该是旅行者写给旅行者的,这些书中往往有许多个人化的“私享受”。在我们这期杂志的专题《带一本自助旅行手册上路》中,所推荐的那些个人撰写的自助旅行手册都是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毛毛和尹齐做得一手好菜,所以我很信赖他们推荐的美食;AIR夫妇是倡导慢生活理念的人,他们的系列适合那些有充裕时间享受旅行的人;而黄爱琳的书则带领我们体验一种从未有过的旅行方式……

  有的人在旅行的路上收获爱情,有的人在旅行的路上失去至爱。我读到黄爱玲的那本旅行手记,里面有一章描写她在苏格兰旅行时得知妈妈在马来西亚去世,整整哭了两天,是旅途中的那些陌生的人给了她安慰。

  我们为什麽去旅行?也许就像杰克凯鲁亚克在他的那本著名的《在路上》所写到的:“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我知道会有女人,会有幻想,会有一切;在这条路上走下去,明珠会交到我手中……”

  伴随这这个“黄金周”,我们筹备多时的《淑媛》就正式上市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淑媛》从此踏上了“在路上”的旅行,希望这本承载着我们梦想的杂志,也能给你带来一路的欢乐和惊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