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文学使我的人生丰厚而辽阔

(2019-01-28 15:27:17)
标签:

艾凌-赵爱玲

散文

文学

丰厚人生

河津

分类: 休闲美文(散文)

    文学使我的人生丰厚而辽阔
                                  文/赵爱玲
  
                                    1
  
  教学之余,我喜欢文学。每日,我从生命的罅隙里,挤出一个角落,在文字中静思与冥想。
  
                                    2
  
  我喜欢阅读。
  我一直把阅读当成一天里最美好的时光。
  当走过人生的春夏,走过喧嚣与浮华,当一切远离生命本质的琐碎渐渐褪去虚幻的光影,我的心灵如在天穹静养,洁然通透。
  世间的生死,如过眼烟云,而那些闪烁光芒的思想却能够穿越时空,如海之灯塔,指点迷津。
  文字是我最亲密的心灵朋友。不论是感性的比如散文、小说还是理性的比如诗歌、评论,都使我与安静亲近,与快乐亲近,与生命亲近。我喜欢贴近自然的声音与朴实的文字,比如班得瑞源于自然的天籁之音律,比如揭示快乐本真的哲学与心理学。我欣赏老子人生不争之争、无为而为。我赞赏梭罗的思想,简化生活,寻找生活的意义。生命十分宝贵,不应为了谋生,无意义地浪费掉。追求精神的向度,通过劳动获得生活必需品之后,应给自己留下自由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与自然交谈,与文字私语,与古今或远或近之人,神交倾谈,快乐自心底而生。
  
                                   3
  
  我喜欢写作。
  我爱诗歌,爱散文,也爱小说。
  诗歌是我的灵魂伴侣我的爱情。在诗歌里,我是虔诚的少女。诗歌是我对人性至纯的向往和追求。我的生命因诗歌而不随岁月褪色,充满燃烧的激情,即使在荒漠之中,也永远有一方属于我心造的绝世绿洲。

       燃烧的植物

    在寂静的呼吸里燃烧
  不惜成为灰烬
  那些微火
  被冷夜无数次阻隔和掐灭
  依然独自烈焰盛放
  为了掩饰恣意奔放的热度
  把自己装进厚厚的青花瓷杯
  酿成一坛经年的陈酒。埋进泥土
  锁入黑暗之中
  漫长的时光
  长出一粒种子。绿叶婆娑
  花瓣浅笑如初遇。穿越无数轮回
  依然在寂静的呼吸里燃烧。无人听到
  角落里一株安静的植物
            ——赵爱玲诗歌《燃烧的植物》

散文是我的兄弟姊妹我的亲情。在散文里,我有着多重角色,我是女儿,是姐姐,是妻子,是母亲,是游子……当我们像鸟儿飞离父母温暖的巢,在各自的天空艰难飞翔;当姐妹天各一方;当爱情随着平淡流年成为亲情,不善言语表达更不会煽情的我只能在散文里诉说、呢喃……亲情在文字之中理解、释然、聚合、提升、甚至超越时空与阴阳,升华为永恒……
  小说是我的知己我美好的友情。在小说里,我是一个善良的朋友。有一些事情触动了我,有一些人打动了我,有一些现象让我愤恨,有一些苦难震撼了我,有一些人令我敬畏,有一些人令我鄙视,有一些愿望难以实现,有一些话不可说……在小说里,我自由自在,想爱就爱想说就说,嬉笑怒骂,可以做淑女也可以做泼妇,可以哭也可以笑,可以沉静也可以妖娆,活出一个真性情。
  生活在现实,行走在文字。
  文字,是我在尘世为自己心造的精神寓所。它不是我逃避现实的空中楼阁,不是远离尘嚣的象牙塔,不是虚幻的精神寄托,不是否定现实的乌托邦……文字,是自我最真实的生命体验和升华,是本我与超我的完美结合。
  
                                  4
  
  渐入中年,不期而至的困惑让我开始给自己做减法。我在阅读之中努力修炼自己的心性。床头案边习惯放置一些书籍,晨起的时候喜欢读散文、诗歌,午睡前喜欢读小说,晚上喜欢读评论。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的阅读心境。我在阅读中省思如何做一个青春期孩子的母亲,平复时刻要爆发的委屈和怒火。
  阳台上的十多盆花草已经枯萎被废弃。后来,为了打发无处发泄的怨怼,我又把那些被我弃掉的花盆找回来,重新换上新土,在父母家或者邻居家的花盆里借新枝,插在花盆里,居然活下来十多盆花草。就说那盆“厚脸皮”(医学上叫豆瓣三七)吧,是我从百里之外的娘家采了一片叶子,然后插在我的花盆里。这片叶子在长达六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没有变化,又过了三个月,我发现这片叶子上长满了细碎的小叶子,新的生命开始了。而此前,多少回看它没变化,我几乎要放弃。
  多年前,那个被母亲无奈地指着喊冤家的小女孩,如今面对自己倔强的孩子,在心里重复母亲当年的喊声:冤家!就在这一刻,我理解了为人母的不易和艰辛。
  岁月轮回。这一刻,恍如隔世。
  成长没有跳跃。那些熬时光的岁月,那么漫长又是那么短暂。
  写作亦如生活,小荷初绽的喜悦,遭遇瓶颈的犹疑与否定,褪去虚浮领悟文学本真的淡然与从容。
  写作是人生的修行。
  
                            5

  
    终于推掉了20年来一直坚守的毕业班。那一刻,我就像放下了一件舍不得的心爱物品一样,毕竟那些书本里的每个字和我曾经朝夕相处,可我明白因为健康的缘故我该放下了,于是多了份释然和坦然。
    曾经,我们操之过急的功利之心把多少还没来得及生根的树苗,抛在了路边任其干涸无望地蔫下去。教育是慢的艺术。只有育人者有慢的心态,孩子们才会有生长的充裕时间。

    我希望在我的余生牢牢握住拯救的机会,从此把理想、责任、塑造健康人格和绅士品格作为我的教育理想,内化于学生的言行之中。我会教育孩子们正确看待考试,引导孩子们寻找生活的意义,懂得理想和信念才是远行的羽翼。
    慢时光里,少了躁动和抱怨,多了安静和思索。朋友批评我小说的弱点过于快速急促,小说要慢。我反思这可能与我多年来应试教育的工作习惯有关。
    我觉得,慢是内化而不是外显的行为,慢是叙述的节制与节奏,而不单指速度。慢有深刻的蕴含,说到底,慢是优雅的尊重。

写作亦如教书育人,是慢的艺术。我对生活与工作的觉知,丰厚了我的写作,与此同时,写作也磨砺了我坚韧的品质,充实了我年复一年的工作,使我每天充满创造的激情和快乐。                    

                            6
  
  文学不是一个人的呓语。
  文学是开放的。作为文学爱好者,最初的写作是抒发个人的独特体验与感悟,在象牙塔里建构与重组文字,纯粹是自我的精神写意,但是写到一定程度,我们会发现自己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太久,以至于不适应在宽阔辽远的环境里呼吸,对现实有太多的隔阂与戒备,试图逃避,写作便成为凌波虚渡。封闭只能导致盲目或者陷入瓶颈,无法突破,失去动力甚至停滞。融入现实,进行文学的交流和碰撞,是突破自我设限的开始。
   在相互间的欣赏与鼓励中,我坚持着;在尖锐的批评中,我成长着。直面批评,我更多的是庆幸与欣喜,因为批评是进步最正直的朋友。
  感谢文学,她使我的生命更加丰厚,精神变得辽阔。 

                                        

作者:赵爱玲,笔名艾凌,中学高级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河津市第四届拔尖人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散文、小说、诗歌百万字,作品入选多种选本。荣获第六届万松浦文学新人奖,全国征文一等奖。出版散文集《留点空白 留点想象》,著有长篇校园心理小说《青春惑》,长篇情感小说《飞雪飘扬》,中短篇小说集《星星的天空》,散文集《我的土地我的家》、诗集《燃烧的植物》、评论集《艾凌读书》、咨询集《爱的秘笈》等书书

原创公号“安详心世界”(ID:axxsj6),微信sxhjax ,邮箱1457240652@qq.com

新浪博客:艾凌-赵爱玲http://blog.sina.com.cn/albingxue

    艾凌-赵爱玲原创文字,未经授权禁止擅自使用。侵权追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