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餐厅内狂扇女朋友旁人看不下去围殴渣男!面对不当行为,家长教育孩子保护自己捍卫正义要做到这两

标签:
艾凌-赵爱玲文化情感教育 |
分类: 艾凌视角(杂谈) |
男子餐厅内狂扇女朋友 旁人看不下去围殴渣男!面对不当行为,家长教育孩子保护自己捍卫正义要做到这两点!
近日,一男子在餐厅内与女友起争执,暴躁的男子起身疯狂扇打女友,而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坏众人。对女友施暴后,男子背起背包准备离开,被打的女友则沉默不语。看到男子言行嚣张,一旁的食客实在是忍不了,与男子发生言语及肢体冲突。随后,男子放下背包与食客互殴,而另一名食客同样气不过男子的渣行为,加入“混战”。最后,渣男寡不敌众,败下阵来。
两名食客不作冷漠看客,积极出面,制止不当行为,在这寒冷的冬日,多少让人暖心。想起近期发生的万州公交车坠江事件,乘客与司机互殴导致公交车坠江,面对不当行为,一车人集体的旁观,为沉默与冷漠付出了15条鲜活生命的代价。此刻,那种积压的心痛与难受突然就有了一个出口。不过,这个暖心的出口尚未缓过气,作为家长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这种“行侠仗义”可不能作为教育孩子的范例,万万要不得!
旁观者围殴渣男是在不当行为停止之后,男子准备离开之时,不论从正当防卫还是紧急避险角度看,旁观者的行为是不合法的,男子的侵害已经停止,既没有保护女子,又容易导致新的违法犯罪,因为行为不合法可能会沦为加害者。
诚然,当事人(女友)不论有什么过错,面对如此施暴的男友,如果继续沉默不语,软弱与害怕,只会纵容施暴者更加嚣张。而周围人如果不能及时给予正义的支持,受害者面临的危险不堪设想。如果旁观者的正义行为发生在男子不当行为正在进行时,如此才能既保护了受害者又弘扬了正气。
那么面对不当行为,不论作为旁观者,还是受害者,家长如何教育孩子保护自己捍卫正义?
言传身教胜过说教,有勇有谋善于应对不当行为。
崇尚勇气是孩子的天性,家长要教育孩子英雄行为是不可以模仿的,但是生硬的说教往往无效。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著名思想家卢梭说,人的教育在他出生的时候就开始了,在能够说话和听别人说话以前,他已经就受到教育了。也就是说,家长教育孩子,不靠说,靠做,你做了什么孩子会模仿你。
在我的身边,有一位老妇人,面对不当行为,她是这样做的。
今年六月上旬,老妇人李栋花带着孙子乘坐运城一路公交车出行。车行驶到盐湖会堂站,上来几位乘客,其中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抱着一小孩上车后坐在右前方位置。车启动后,司机提醒男子投币,男人说他没带小钱,司机让他下车换钱,他说到家门口下车换钱再投。司机可能看他带着孩子,就没再要求。可该男子并不领情,在座位上不断唠叨,言语之意是怨司机让他下车换钱不近人情…
李栋花老人听后和蔼地对他说:“上公交车投币,这是公交公司的规定,要理解司机是照章办事。不料对方不认可,认为司机有意为难,且出言不善,话越说越难听……车辆行驶进入老东街,人稠、车多、巷窄,行驶难度增大。男子不依不饶的语言终于激怒司机,司机边开车边回头,与旁侧的男人争执起来。手中的方向盘也随身转动,车明显晃动起来,随时都可能撞上对方或路旁的行人车辆。二人座位相距又近,万一不理智……,二十多名乘客也紧张起来,眼见大家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李栋花老人迅速起身,来到司机面前礼貌地说:“司机师傅,请您消消气,您安心给咱们开车,我来替他交一元钱。要保人身,车辆安全可是您的责任啊!”司机看李栋花这么大年龄之人主动替对方交钱,又说安慰他的话,态度逐渐冷静下来,目视前方专心开车,不再回头和对方争辩,车体也平稳前行。李栋花老人回到坐位上,又对该男子说:“以后咱们坐公交,都要遵守公交公司上车投币的规定,若没钱或者不方便时,可好言解释,不可粗言暴语。出口伤人的语言只能激怒对方,激化矛盾,对大家都没好处。您年龄也不小了,应该知道事发后果的严重性,而且您还带着孩子,就不怕孩子受惊,应爱惜自重。”该男子不知是因为李栋花老人替他交了钱,看李栋花老人年龄比他大,还是看到车上众人态度的变化,停止了不适之言。一场即将发生的事故在李栋花老人的礼貌得体的劝解中平息。车行驶到盐中站,男子抱起孩子,一没有愧疚,二没有歉意,更没有致谢,而是狠狠地瞪了司机一眼,下车扬长而去。
在这场危险中,男子的言行对他的孩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不顾自己与他人生命,不守规则,斤斤计较,如果被孩子承袭,将是一颗潜藏的炸弹,一旦诱发害人害己!
而李栋花老人的孙子以及她周围的孩子们,从她身上学到了正义、勇敢、智慧、向善、积极,还有热心的情怀和品格。
三、有勇有谋善于应对不当行为
我们敬重文章开头旁观者的勇气,但是当孩子面对不当行为时,既不能像两名食客那样在不当行为停止之后围殴,也不能像“女友”那样沉默不语,特别是与对方力量有很大悬殊时,一定要告诉孩子不可意气用事,要学习李栋花奶奶有礼有节的智慧,在保证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有勇有谋,见义智为。
家长要通过多种体验式方法教会孩子掌握预防侵害的智慧方法:
1.义正辞严,当场制止。当受到坏人的侵害时,首先要善于斗争反抗,当面制止,绝不能让对方觉得你可欺。家长教育孩子权衡双方力量后,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大喝一声:“住手!想干什么?”“耍什么流氓?”从而起到以正压邪、震慑坏人的目的。
2.处于险境,紧急求援。11岁的婷婷在放学路上遇到坏人的挑衅、纠缠、侮辱和围困时,用妈妈平日和她角色扮演的求助方法,立即通过呼喊身边的路人,获得解救。
3.虚张声势,巧妙周旋。聪聪被绑架,不哭不闹,假装很听话,迷惑对方,拖延时间,稳住对方,等待坏人放松警惕时,抓住有利时机,趁机逃脱。当记者好奇聪聪的勇敢智慧时,聪聪说这来自小时候爸爸妈妈和她演示的一个情景剧。
4.心明眼亮,记牢特点。丽丽看到同学被一伙不良少年围攻时,她想起每天晚饭时爸妈陪她收看的法制频道的一个案例。她看清并记牢对方是几个人,大致的年龄和身高,尤其记清楚直接侵害同学的人的衣着、面目等方面的特征,了解对方的去向,悄悄报警。
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不确定的危险,与其谴责不当行为,担忧孩子安全,不如躬身践行,言传身教培养有勇有谋的正义之子。
作者:艾凌,实名赵爱玲。教师。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擅长写亲子育儿文,既有养育一双儿女的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出版《留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