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心理小说《青春惑》1、上高中(1)
(2018-01-17 13:32:58)
标签:
文学原创赵爱玲艾凌安详心理小说青春惑 |
分类: 心理小说(长篇) |
第一章
走在北镇中学的校园里,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月季花香味,我兴奋地想着刚才在课堂上的自我介绍:“我叫李玉甜,今年16岁……”男生们发出一阵夸张的唏嘘声:“好口才!”女生们投来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
1、上高中(1)
我终于上高中了!
走在北镇中学的校园里,闻着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的月季花香味,我兴奋地想着刚才在课堂上的自我介绍:“我叫李玉甜,今年16岁……”男生们发出一阵夸张的唏嘘声:“好口才!”女生们投来或羡慕或嫉妒的目光……
我是北镇中学高一(158)班的学生了!
我感觉自己好象是在梦里,就在昨天下午,我还坐在乡中学的初三年级教室里埋首苦读,复读准备明年考中专呢。就在昨天早上,我和同学还骑车来北镇书店买了初三各科的复习资料……
今年的中考成绩一出来,我的名字和分数就在乡里传开了:“李玉甜全乡应届生第一名!”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中国,中考竞争特别激烈,优秀的初中生大部分选择报考中专、中师。中专线高于重点高中线,而中师更高。复读生尤其是两年甚至三年以上的复读生逐年增多,导致中考分数线越来越高,应届生只能望“分”兴叹。老师和家长们普遍认为第一年考中专希望渺茫,两年考上的就已经算是优秀的学生啦。
虽然我从心里羡慕那些及早摆脱升学压力,早早就业的师哥师姐们,但是我还是渴望如果有条件我能够上高中,上大学……我希望有更多未知的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接受良好的教育。我从小喜欢读书,小学二年级我读完了三个姑姑和爸爸学生时代的书,三年级时,读完了爷爷的书(爷爷曾经是私塾先生),看得多了竟然识了很多繁体字。四、五年级时,我迷上了《岳飞传》、《红楼梦》、《牡丹亭》等古代文学以及历史书……书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户,引领我进入贯通古今中外的神奇的世界。我喜欢文字,喜欢知识,崇拜写书的人,敬慕那些学者,专家和教授。我要上大学,我也要写书,成为学识渊博的人,那时候,我满脑子幻想,那些自命不凡的幻想!
七月下旬的一天,乡中学的刘校长和教导处的王主任坐着三轮车,一路打听着来找我家。胡同口闲坐的乡邻们热情地把他们引到我家的堂屋。没有思想准备的父母翻箱倒柜找不到一袋茶叶,正要吆喝我去商店,刘校长忙制止:“不麻烦,喝凉白开!”他们接过父母递来的洋瓷碗,“咕咚咕咚”一口气喝下去,用衣袖擦了把汗,我赶紧把两把破芭蕉扇给他们。
“玉甜学习好啊!”刘校长伸出大拇指,盯着我的父母说。
“好啥呀,没考上……”父亲摇摇头。
“这你就不懂了,这年头让复习生顶的有几个应届生能考上?”王主任说 ,“像玉甜这样优秀的学生补习一年,没问题!”
“补习一年,万一再考不上呢?”母亲叹着气说,“咱村的乐乐不是补习了四年才考上的吗?”
“玉甜,一年,顶多两年,嫂子,你放心,学校免掉她的一切费用。”王主任说。
“你家里孩子多,没劳力,让孩子考个中专,早点就业,跳出农门,也能给你减轻负担。”刘校长说。
“……”父亲沉默着不说话。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每天在土地上忙活,除了年跟前母亲让他负责看管我们这群孩子,他会给我们讲故事外,没有说过别的话。
“我想上高中……”我急着说。
“你只报了中师和省重点中学,其他都没报,你是上不了高中的!你根本谈不上想不想,你只有一条路,只能是复读!”刘校长肯定地说。
“……”
“……”
有个女生叫云丽,已经复读了六年,这次又来了,和我同桌,她告诉我,再考不上就不上了。不上学,怎么办?嫁人呗!听她这样自言自语地说,我对自己的未来就开始迷茫了,如王主任当初所言,我顶多两年就考上了,谁能保证?从这一届开始,为了限制愈演愈烈的复读潮,有传言说,复读生中考分数线可能提高50分!我这一年能多考50分吗?不一定!我了解自己,没有天资,理科相对弱点,只是刻苦罢了。
没有人能保证我行,我自己也没有信心!老师们信誓旦旦的话只是为了学校的升学率!
说是安心,只是自我安慰罢了。其实,我总有一种心无归处的惶恐。还好有云丽,像个大姐姐一样,晚饭后陪着我在有限的时间里散步、说话,有好吃的和复习资料她都会拿出来与我分享。
可是,云丽已经有三天没来了。